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04)
2023(3617)
2022(3245)
2021(3022)
2020(2561)
2019(6295)
2018(6129)
2017(11801)
2016(5939)
2015(6656)
2014(6483)
2013(6423)
2012(6227)
2011(5734)
2010(6083)
2009(5580)
2008(5638)
2007(4956)
2006(4611)
2005(4237)
作者
(15476)
(12993)
(12594)
(12136)
(8437)
(6169)
(6036)
(4986)
(4771)
(4524)
(4349)
(4186)
(4174)
(4122)
(3903)
(3887)
(3804)
(3730)
(3705)
(3535)
(3291)
(3141)
(3139)
(3033)
(2892)
(2827)
(2799)
(2776)
(2622)
(2444)
学科
(25686)
经济(25654)
(17345)
贸易(17335)
(16824)
管理(10905)
(10004)
方法(9149)
关系(8351)
(8273)
企业(8273)
数学(7157)
数学方法(7026)
中国(6859)
(6833)
(6211)
金融(6211)
国际(6015)
(5632)
出口(5630)
出口贸易(5629)
地方(5305)
世界(5175)
(5167)
对外(5045)
(4977)
理论(4845)
业经(4689)
(4518)
(4488)
机构
大学(85299)
学院(82410)
(41353)
经济(40690)
研究(32708)
管理(27050)
中国(25095)
理学(22428)
理学院(22145)
管理学(21782)
管理学院(21612)
(18434)
(18389)
(16176)
科学(15938)
研究所(14347)
财经(14136)
经济学(13751)
中心(13546)
(12845)
(12668)
经济学院(12371)
(12295)
师范(12253)
北京(12201)
(12108)
(11972)
国际(10951)
财经大学(10444)
师范大学(10311)
基金
项目(47728)
研究(38550)
科学(36960)
基金(34421)
(29195)
国家(28985)
社会(24808)
科学基金(23577)
社会科(23465)
社会科学(23458)
教育(18131)
基金项目(16817)
(16324)
编号(15931)
成果(14891)
资助(14802)
(14465)
自然(12856)
自然科(12566)
自然科学(12563)
自然科学基金(12329)
(11753)
课题(11426)
重点(11065)
中国(10994)
(10849)
(10837)
教育部(10519)
国家社会(10461)
社科(10123)
期刊
(46341)
经济(46341)
研究(31178)
中国(17404)
国际(14663)
(14245)
(13169)
教育(12452)
管理(11102)
学报(10231)
(9925)
金融(9925)
经济研究(9608)
(9588)
科学(8919)
大学(8659)
世界(8296)
学学(7527)
问题(7426)
(7018)
贸易(7018)
财经(6864)
农业(6853)
技术(6121)
业经(6088)
国际贸易(6052)
(6048)
经贸(5665)
(4933)
图书(4854)
共检索到142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阳  
自2008年那场由美国引爆的系统性的、波及范围和冲击力都空前的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经济以来,迄今为止已有十年时间。在这十年时间里,不论是老牌欧美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更广大范围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进而使得经济发展停滞、衰退并导致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震荡。相当一部分国内外学者的观察和评析认为,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燕  孙羿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将世界政治经济环境推向所谓的后新自由主义时代。文章首先回顾新自由主义的起源,以及不同政治地理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在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异同。其后,文章介绍学术界对新自由主义思潮获致的三点共识:其一,民族国家的意义并没有因为新自由主义而消亡;其二,理解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对于理解新自由主义至关重要;其三,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因地而异。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全球扩散的同时塑造新的国家空间。新国家空间有三个特点:尺度重组、柔性边界与扁平化。研究指出,不论新自由主义是否终结,其局限性已经凸显,因此有必要跳出新自由主义的思维模式,思考如何在新自由主义创造的所谓新国家空间中,重塑政府监管,思考各国发展经济的全球责任,并思考创造社会空间再分配模式的可持续性等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静波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思潮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在6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并开始渗入国际贸易领域,在这一领域有重要影响的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包括:巴拉萨(B.Balassa)、巴格瓦蒂(J.N.Bhagwati)、克鲁格(A.O.Krueger)、拉尔(D.Lal)、里特尔(I.Little)斯瑞尼瓦桑(T.N.Srinivasan)等。新自由主义者从研究贸易战略和贸易体制入手,进一步在理论上进行阐释,从而探讨一系列相关的贸易政策问题,逐步形成了其贸易政策理论的主要观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华森  袁明旭  
自由主义消极自由观的发展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个阶段,其基本特点是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保障。自由主义消极自由观现实化的途径是通过自由政党执政制定自由化政策,使经济模式自由化,而华尔街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为了获利而自由地使用金融高杠杆,最终导致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海霞  蒲艳  
本文剖析新自由主义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论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变化趋势,指出新自由主义何以在某些领域遭到削弱而在其他一些领域得到修正和加强的表现与原因。最后提出正确认识新自由主义思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勤  
一、拉美国家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历程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国家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改革在拉美国家进行试验;80年代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在拉美逐渐形成;90年代,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在拉美国家广泛推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聂圣平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一直以"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观著称于世,但这种消极保守式的政治经济主张已无法适应风险社会的要求,这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政府积极有为才是应对风险社会和抗击金融危机的根本之道。但在政府积极有为的过程中,需时刻防范"利维坦"的出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本文在系统分析研究新自由主义理论流派及其发展的基础上认为,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和全球“一体化”,其本质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向国际垄断资本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作为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同将新自由主义范式化、政治化和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华盛顿共识”不能等同;对于前者应批判性地吸收、借鉴;对于后者须坚决批判、抵制,谨慎落入“一体化”陷阱。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乔纳森·奥斯特里  普拉卡什·洛嘉尼  达维德.富尔切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出现了新自由主义的热潮,主张通过消除管制、开放金融市场加入国际竞争,通过私有化、限制政府实施赤字能力以减少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的推行显著增加了全球贸易和直接投资,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提高了国企效率,减少了政府赤字。但其强调的消除资本跨境流动限制,加强财政紧缩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平等,抑制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当前有必要对新自由主义进行反思,应适度实施资本管制,特别是限制短期债务流动以防范金融风险;财政稳健的国家,即使其债务GDP比率很高,但由于缩减债务的益处较小,而紧缩政策会削弱需求、恶化失业,仍建议其承受较高的负债以促进增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韩保庆  
从投资收益差角度研究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对美国贸易逆差的影响,指出美国通过对外投资不仅达到了输出美元的目的,而且不会削弱美元的国际地位,但会造成美国持续的贸易逆差。采用2000—2019年各国持有的美元外汇增加量之和及美国贸易逆差额季度数据进行了VAR分析。正交化的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各国持有的美元外汇储备增加量之和的一次正向冲击会对美国贸易逆差额产生3—5年的正向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美国通过对外投资向其他国家输送美元获得收益差会造成美国持续的贸易逆差。这一实证结论在变换变量的先后次序和改变滞后期的脉冲响应中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说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在此基础上,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中国无风险金融资产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伟贤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而国际贸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在国际市场上保持商品供需均衡对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文章通过分析造成国际市场供需失衡的原因指出现行国际贸易交往中存在的弊端 ,并对怎样达到国际市场上的供需均衡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曲丽娜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市场规模与国际贸易额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我国推行"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双边与多边贸易,以促进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在面临机遇的同时,我国也需要充分应对国际贸易带来的挑战,应审时度势,防范各式各样的风险。由刘树海所著的《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年9月)一书对复杂的国际贸易流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传君  林钦  
本文从系统工程基本理论出发,评论《国际贸易与系统工程》一书。其主要内容有:问题提出的依据;系统工程的概念;系统的涵义及应用;系统概念的特性等几个方面。本文还以广州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型为例,说明系统工程定量方面的思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燕芳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的三大传统支付方式之一。在实际业务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需要对信用证进行修改的情况。UCP600第10条就针对信用证的修改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本文拟从实际案例着手,就信用证修改导致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并寻求灵活应用UCP600第10条的规定解决问题并总结从中得到的一些启示。一、信用证修改书的效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敏  
文章基于隐形碳关税的形式,就隐形碳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发现,以碳标签、碳足迹、国际生产标准等为代表的隐形碳关税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比碳关税措施的影响要更加突出,不仅提高了出口方的出口成本,更是使得出口方产品及服务市场注入受限,甚至还影响到发展中经济体的低碳贸易话语权的丧失。研究结论认为:中国应该以低碳外贸体系构建为主线来规避隐形碳关税壁垒,推进低碳外贸体系构建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及外贸结构优化。据此,文章建议通过强化立法保障,强化国际合作完善隐形碳关税治理机制,利用好GATT例外条款,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及推进区域价值链体系建设来构筑中国低碳外贸体系,以期为中国低碳外贸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