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2)
2023(12514)
2022(10887)
2021(10804)
2020(8856)
2019(20835)
2018(20495)
2017(38463)
2016(20954)
2015(23961)
2014(23900)
2013(23884)
2012(22075)
2011(19738)
2010(19492)
2009(17865)
2008(17640)
2007(14637)
2006(12606)
2005(11233)
作者
(58356)
(48584)
(47914)
(46045)
(30944)
(23074)
(21964)
(19157)
(18419)
(17206)
(16552)
(16345)
(15440)
(15116)
(14993)
(14871)
(14358)
(14222)
(13780)
(13513)
(11996)
(11921)
(11444)
(10990)
(10836)
(10789)
(10617)
(10570)
(9696)
(9516)
学科
(84305)
经济(84217)
管理(60475)
(55032)
(45751)
企业(45751)
方法(39329)
数学(34505)
数学方法(34192)
(31218)
中国(26138)
(21409)
(19959)
(16942)
业经(16934)
贸易(16933)
(16539)
地方(16276)
(16130)
(15835)
财务(15776)
财务管理(15726)
企业财务(14972)
农业(13731)
(13453)
理论(13405)
财政(13366)
(12824)
环境(12800)
银行(12787)
机构
大学(294744)
学院(289010)
(121972)
经济(119659)
管理(115266)
研究(102525)
理学(100052)
理学院(98936)
管理学(97471)
管理学院(96950)
中国(77647)
(63611)
科学(62068)
(60462)
(51464)
研究所(46856)
财经(45456)
中心(45319)
(43065)
(41598)
北京(41104)
业大(40718)
(39237)
(38423)
师范(38126)
经济学(37519)
(37009)
财经大学(33896)
经济学院(33742)
农业(33661)
基金
项目(198934)
科学(156261)
研究(147086)
基金(146031)
(126981)
国家(125983)
科学基金(107670)
社会(93109)
社会科(88196)
社会科学(88173)
基金项目(77476)
(73892)
自然(69079)
自然科(67456)
自然科学(67441)
教育(66809)
自然科学基金(66228)
(63363)
资助(60531)
编号(59182)
成果(48962)
(45287)
重点(44344)
(41714)
(40947)
课题(40286)
教育部(39123)
国家社会(38839)
创新(38265)
科研(38117)
期刊
(129459)
经济(129459)
研究(91611)
中国(55859)
(48710)
学报(45495)
科学(42241)
管理(41124)
(38159)
大学(34395)
学学(31954)
教育(31833)
农业(27498)
技术(23397)
(22999)
金融(22999)
财经(22484)
经济研究(22073)
(19152)
业经(18119)
图书(16741)
问题(16734)
理论(15030)
(15000)
(14981)
世界(13938)
技术经济(13804)
实践(13587)
(13587)
科技(13313)
共检索到431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闫坤研究员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学科骨干力量合力撰写的《新中国财政学研究70年》,已于2019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系》之一。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国财政制度建设和新中国财政学发展70周年。70年来,在新中国的财政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张鹏  
中国财政学是世界财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财政学发展史上,中国财政学又表现出了典型的特殊性和自足性。在遵循财政学基本框架和原理的基础上,以财政运行规律和财政权力制衡为理论延展的"双轮",结合经济体制和改革环境的变化,中国财政学先后经历了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论和国家治理论三个阶段,理论体系上有飞跃和创新,但思想体系和基本逻辑框架却始终保持着融合和统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新中国财政学70年的发展过程,是社会主义财政学的探索过程。新中国财政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可以从三方面加以把握:一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相适应的财政学;二是构建与经济体制变革相适应的财政学;三是构建与财政实践发展相适应的财政学。新中国财政学在财政本质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现代财政制度理论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正在构建之中。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辛冲冲  席鹏辉  
~~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颖全  
~~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晔  
~~
关键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傅娟  
本文研究财政学主流从德国范式到美国范式的演变史。文章通过对不同语言的“财政”一词进行文献研究,认为财政学产生于德国而非英国;然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还原经济学如何一步步取代财政学的历史过程。本文的研究表明:第一,财政学并非经济学的分支,二者产生的土壤与哲学根基都不相同;第二,经济学的几次变革反映出其内在逻辑的不一致,无法作为财政学的理论基础;第三,当代主流财政学与现实脱节的原因在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方向是矛盾的,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的财政实践在向德国学习,而英美的公共经济学却取代德国财政学,成为财政学的主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同日,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成立。10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薄一波为财政部部长。12月,财政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粮食工作会议,提出了统一全国农业税法、税率的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尚希  
1949—2019年,回顾这70年,新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来之不易,是在党的领导之下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财政起什么样的作用呢?怎么理解新中国70年发展中的财政呢?财政的逻辑是什么呢?这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志勇  
新中国70年的财政制度现代化历程,是财政在服务国家建设,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的70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同时又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支持。面向未来,财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成威  
新中国70年,财政支撑着国家发展蕴含在三条逻辑线索当中。一是不确定性与风险逻辑,即财政致力于化解各种公共风险,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构建国家发展的确定性。二是社会主义与人民逻辑,即强调以人为本,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用于国家发展目标,强调财政围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做文章。三是行为主义与创新逻辑,即按照行为主义的思路考虑财政发展和改革以及财政各项制度设计,坚持在实践当中完善各项制度,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国家发展出现重大风险。在新时代,上述逻辑依然成立,但又有新的内涵,总体上要以推动整体性发展和改革为目标,以应对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为任务,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志勇  
本文对新中国70年财政政策进行回顾和展望。70年来的财政政策可分为四个阶段,即1949—1952年以恢复国民经济为主要目标的市场型财政政策;1953—1978年计划型财政政策;1978—2012年适应经济转型需要的财政政策;2012年以来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财政政策。70年财政政策的经验表明,财政政策目标的选择需要准确认识国家作用;财政政策成功的基础是尊重财政规律;财政政策需要超越宏观经济稳定目标,为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保障;财政赤字需要在积极防范财政风险背景下理解;财政政策的实施常与财税改革相伴随;财政政策的财力基础需要多渠道夯实;财政政策的选择需充分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面向未来,财政政策应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应重新理解财政政策知识,为财政政策选择提供支持;应和其他政策目标相互协调。本文还从政府可支配财力和现金流的视角讨论未来财政政策的空间与挑战,并梳理了财政政策作用需要面对的传导机制难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振宇  
财政作为国民经济综合反映,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晴雨表。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新中国成立70年间,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62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18.3万亿元,年均增长12.5%。形象地说现在一天的财政收入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初期8个年头的规模。财政支出则从68亿元提高到22.1万亿元,年均增长12.6%。以2018年为例,财政收支占GDP比重分别为20.4%、24.5%,较好实现了从财政小国、弱国向财政大国、强国的重要转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学理论工作者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发展绘就一幅跨越70年历程的精美画卷,而这幅画卷的灵魂是"分级财政"。尽管分级财政历史悠久,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其为载体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尚不构成独立的研究主题。之后,分级财政在我国从萌发新芽到逐渐兴盛,中间还曾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目标模式被系统阐释,也曾具体化为分税制。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适应现代财政制度理论创新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蓬勃发展,为经济新常态下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保障我国财政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理论贡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振鹏  赵云旗  
文章主要就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的过渡型财政、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的生产建设型财政、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分灶吃饭型财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及其转型,进行了深入系统地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