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6)
- 2023(16054)
- 2022(13723)
- 2021(12851)
- 2020(10749)
- 2019(25141)
- 2018(24735)
- 2017(45798)
- 2016(25353)
- 2015(29205)
- 2014(29396)
- 2013(28513)
- 2012(26878)
- 2011(24509)
- 2010(24723)
- 2009(22602)
- 2008(22324)
- 2007(19709)
- 2006(17050)
- 2005(15591)
- 学科
- 济(108851)
- 经济(108750)
- 管理(66119)
- 业(64706)
- 企(51104)
- 企业(51104)
- 方法(49217)
- 数学(43632)
- 数学方法(43111)
- 中国(34431)
- 农(28952)
- 财(26211)
- 地方(25859)
- 业经(22960)
- 教育(21622)
- 贸(21456)
- 贸易(21445)
- 学(21378)
- 易(20781)
- 农业(19583)
- 理论(18325)
- 融(18059)
- 金融(18056)
- 制(18012)
- 银(17208)
- 银行(17177)
- 行(16498)
- 技术(16425)
- 务(15961)
- 财务(15906)
- 机构
- 大学(358668)
- 学院(355817)
- 济(145859)
- 经济(142781)
- 管理(133695)
- 研究(124636)
- 理学(114685)
- 理学院(113318)
- 管理学(111289)
- 管理学院(110604)
- 中国(91779)
- 京(77220)
- 科学(73600)
- 财(66820)
- 所(62179)
- 中心(57813)
- 农(56622)
- 研究所(56242)
- 范(54797)
- 江(54440)
- 师范(54345)
- 财经(52640)
- 业大(49740)
- 北京(49472)
- 经(47869)
- 院(44595)
- 经济学(44567)
- 农业(44252)
- 师范大学(44185)
- 州(43649)
- 基金
- 项目(232418)
- 科学(184464)
- 研究(175287)
- 基金(166448)
- 家(143511)
- 国家(142210)
- 科学基金(122220)
- 社会(109762)
- 社会科(104039)
- 社会科学(104013)
- 省(91900)
- 基金项目(87003)
- 教育(86788)
- 划(78950)
- 自然(77281)
- 自然科(75518)
- 自然科学(75499)
- 自然科学基金(74133)
- 编号(73684)
- 资助(68890)
- 成果(61631)
- 发(54140)
- 重点(53596)
- 部(53059)
- 课题(52800)
- 创(48471)
- 教育部(46212)
- 创新(45132)
- 国家社会(44672)
- 项目编号(44646)
- 期刊
- 济(159338)
- 经济(159338)
- 研究(112520)
- 中国(78603)
- 教育(63354)
- 财(51891)
- 学报(51485)
- 农(50814)
- 管理(48003)
- 科学(47808)
- 大学(40282)
- 学学(36348)
- 技术(35519)
- 农业(35051)
- 融(34743)
- 金融(34743)
- 业经(26366)
- 财经(25919)
- 经济研究(25911)
- 经(22278)
- 问题(21085)
- 业(19301)
- 贸(19274)
- 图书(18831)
- 统计(18008)
- 国际(17755)
- 技术经济(17330)
- 职业(16772)
- 理论(16485)
- 世界(16271)
共检索到548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斌 云如先
教育是推动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战略先导。采用1960—2020年159个国家和地区认知技能国际可比数据库,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平均受教育年限对于经济长期增长不具有显著影响,相比之下,教育质量对于所有时期的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受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高收入经济体主要依靠高阶人力资本累积推动经济增长。在高收入发展阶段,提升高技能学生占比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以教育的经济价值视角观之,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技能的实质性发展。通过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实现人口整体技能水平和高技能人口占比的“双提升”,是推动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在此过程中,应以提升学生整体技能水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重心,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切实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尽快构建教育全过程增值评价与国民技能全生命历程跟踪监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教育对推动强国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运用详实的国际数据就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推动我国教育强国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主要观点文中指出,高技能劳动力占比是推动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高技能学生占比每增加10个百分点,能使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速增加1.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对于高收入国家来说,劳动力整体素质已不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高收入发展阶段,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静
本文利用1960-2012年全球15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总的来说,金融发展越快,全球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而且金融发展通过经济增长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同时,金融发展在更大程度上拉大了总收入之间的不平等,全球经济增长对净收入的差距扩大抑制作用更强一些。(2)金融发展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收入差距影响也存在差异。高收入国家的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只有中高收入国家主要表现为缩小了收入差距,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证实。(3)对我国的主要启示:由于我国刚步入中等收入阶段,为减少金融市...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收入不平等 基尼系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晓云 杜丽群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经典明瑟方程,在利用认知能力对个人受教育年限进行质量调整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认知能力和质量可比的受教育年限对个体劳动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综合认知能力、质量可比的教育对个体收入具有显著正影响;(2)不同类型的认知能力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算术推理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对提高个体收入的作用更大;(3)对于不同的收入群体,教育和认知能力对收入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两者对于低收入者的作用更大;(4)并且,上述结论在调整样本范围和考虑可能的内生性与选择性偏误后,依然具有较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银琦 许志通 张天雪
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科技生产力、数字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为一级指标建构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究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并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中介作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呈现“S”型增长周期的双门槛效应和惠及邻近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以不同地理区域及资源类型为观测点,其影响存在异质性。据此,应以助推科技生产力提升为主攻方向,将高等教育资源视作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价值投资;引导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在传统增长动力尚有潜力、高等教育规模效应未达拐点时做出快速响应;树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空间关联意识,以区域协同发展为抓手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茂聪 黎敏辉 范晓婷
教育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利用200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教育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教育对共同富裕具有稳健的促进效应。教育通过提高税收收入、促进人口流动、提升创业活力及促进高水平就业四条路径促进共同富裕。我国教育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具有鲜明的地区异质性和教育层级异质性。东部和中部地区教育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而西部地区教育对共同富裕无显著影响。中等教育显著促进了地区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而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对共同富裕无显著影响。为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共同富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推动西部地区教育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加大中等教育发展力度,改善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教育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舒平
本文运用牛市和熊市两种不同市场行情下的基金经理及业绩数据,实证分析了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股票型或偏股型开放式基金业绩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与事件有关的基金经理个人特征比与时间有关的个人特征对基金业绩的影响更大,且从总体上看,前者的影响倾向于促进业绩增长,而后者则倾向于抑制业绩增长。而从牛市转向熊市的过程中,男性基金经理的性别优势变的不明显,基金经理年限从有利于业绩增长转变为倾向于不利于基金业绩,基金经理是否具有实业工作经验对熊市中的基金业绩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如基金任职天数越多则可能获得更高收益,具有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军
不断发展的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教育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教育也逐步被纳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之中。利用1980~2006年中国的教育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等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在对所研究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向量自回归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教育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的教育发展确实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在肯定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为中国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实证依据。
关键词:
教育发展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军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教育发展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回顾37年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加入教育变量的方法,拓展出体现教育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教育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等相关数据,实证估计了1978—2014年教育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4年期间,中国教育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平均提高约0.2311个百分点。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提高人力资本积累质量,不断提升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是今后中国教育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教育发展 人力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卫燕 胡秋阳
将高端服务业发展、非认知能力与技能溢价纳入统一理论框架进行分析,并基于非认知能力视角将高端服务业发展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机制分为工资效应与技能配置结构效应。采用2010—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与省级层面匹配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端服务业发展可通过提升技能劳动的非认知能力回报影响技能溢价,并且经过控制选择性偏差、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结合美国职业信息网O*NET数据,通过自选择效应检验高端服务业影响技能溢价的技能配置结构效应,结果表明,非认知能力较高的技能劳动者会自选择进入非认知能力密集度较高的职业组,以发挥比较优势获得更高的技能溢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文静 赵宏玉
阅读困难儿童是学习困难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遗传、脑神经机制以及认知技能等多方面同普通儿童相比都存在差异,其中脑神经机制和认知技能的差异是研究者比较关注的两个方面。在脑神经机制方面,阅读困难儿童在脑结构和脑功能上存在异常;在认知技能方面,阅读困难儿童存在语言学范畴和非语言学范畴两个方面的缺陷。在对以上两个方面的差异与缺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汉语阅读困难儿童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阅读困难儿童 脑神经机制 认知技能缺陷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要要
基于2014-2015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考察教师支持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教师支持(学业支持、情绪支持和关系支持)对学生非认知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即教师支持能够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且这一研究结论在替换因变量、考虑到情境效应和关联效应,以及应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保持足够的稳健性。进一步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教师支持通过提高学生自我教育期望促进非认知能力发展。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完善教师绩效考评体系,激励教师给予学生支持;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行为表现,与学生及其家长密切沟通,为学生提供适时引导和帮助;学生应主动与老师交流、互动,争取教师支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秋月 马丹
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主力军,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办学目标,与普通高校共同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时代使命。文章以《H省2020年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为切入点,发现高职院校当前仍不同程度存在竞争优势不突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充分、师资队伍不稳定、服务地方和行业能力不强、实践教学能力薄弱等问题。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大背景下,以更为宏观的视野审视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构建外促内生的多路径模式,通过"变思想、建机制、搭平台、夯内涵、转评价"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其育人质量,增强其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和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金岭 方上玮
国际科研合作程度的加深催生了其合作网络的形成,教育学科领域科研合作网络形成与演化机制亟须深入研究。基于科学网2009-2020年的教育学科国际合著论文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及相关工具,构建国际科研合作网络并对其演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整体网络结构上,教育学科国际合作网络的规模、联系性与集聚性均有所扩大与增强;在地理空间结构上,教育学科国际网络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加深,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一超多强”格局;在中心-边缘结构上,教育学科国际网络半边缘层级节点变动明显,但整体等级结构较为稳定;在凝聚子群结构上,教育学科国际网络新进入节点与原有节点在演化过程中重组形成新的子群。中国教育学科科研积极融入国际合作网络,教育学科的国际化发展与国际影响力均有所提升,未来可拓展与深化科研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并加强中国教育学科国际科研话语体系建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盛卫燕 胡秋阳
新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为深入分析长期备受关注的技能溢价问题提供了有利契机。本文首次选取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视角,分析了个体能力特征对我国技能溢价的影响。基于CFPS2010-2016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认知能力可以显著提高劳动收入,但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并不稳定且不显著;非认知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低技能劳动收入,还可以显著提升技能溢价水平;经控制选择性偏差与内生性问题,并进行各类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而就非认知能力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发现非认知能力可通过职业选择偏好效应影响技能溢价,社会资本效应并不显著。以上发现和认识,对贯彻全面素质教育理念及协调各类劳动技能积累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 技能溢价 机制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证分析与政策调适——基于“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的数据
生活质量提高、城镇化推进与经济增长——基于1960-2011年9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953年2014年的数据分析
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953年~2014年的数据分析
数字经济何以成为区域创新发展新动能——基于要素融合的实证分析
社会组织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2007年-2014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数字金融、网络中心性与区域创新水平——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第三方支付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基于2013-2020年经验数据的实证
土地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2020年10省份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互联网深化与网络犯罪治理——基于2008~2020年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