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6)
2023(1994)
2022(1521)
2021(1684)
2020(1199)
2019(2997)
2018(3120)
2017(4027)
2016(3529)
2015(3989)
2014(4285)
2013(3323)
2012(3089)
2011(2990)
2010(3231)
2009(2560)
2008(2443)
2007(2324)
2006(2171)
2005(2086)
作者
(6483)
(5333)
(5220)
(5206)
(3357)
(2589)
(2539)
(2291)
(2084)
(2014)
(1862)
(1853)
(1850)
(1713)
(1683)
(1653)
(1640)
(1634)
(1615)
(1595)
(1540)
(1452)
(1426)
(1295)
(1260)
(1253)
(1211)
(1166)
(1158)
(1135)
学科
教育(18080)
中国(8243)
理论(5356)
教学(5265)
(3539)
(3164)
(3104)
改革(3102)
发展(3061)
思想(3034)
高等(2984)
(2939)
政治(2858)
管理(2829)
研究(2804)
教育改革(2762)
思想政治(2741)
政治教育(2741)
治教(2741)
德育(2720)
(2574)
经济(2571)
学校(2445)
学法(2326)
教学法(2326)
(2211)
教育学(2197)
计算(2183)
算机(2180)
计算机(2180)
机构
大学(40531)
学院(35377)
教育(24902)
(16759)
师范(16735)
研究(16466)
师范大学(14141)
(10581)
职业(9928)
教育学(9727)
科学(8837)
技术(8499)
(7854)
北京(7750)
研究所(7174)
教育学院(7125)
(7011)
职业技术(6767)
管理(6408)
中心(5936)
(5922)
(5648)
技术学院(5612)
理学(5360)
(5245)
经济(5216)
理学院(5162)
教育科(5115)
教育科学(5079)
中国(5067)
基金
研究(22355)
教育(19843)
项目(19410)
科学(16902)
成果(12923)
课题(12227)
编号(12203)
社会(11134)
(10918)
社会科(10179)
社会科学(10178)
基金(10125)
(10023)
(9042)
规划(8550)
(7889)
(7728)
国家(7488)
研究成果(7256)
年度(7229)
项目编号(7136)
(6684)
(6364)
(6354)
(6327)
阶段(6312)
教育部(6267)
(6136)
重点(6050)
阶段性(5801)
期刊
教育(42982)
研究(22448)
中国(18104)
职业(10263)
技术(7350)
技术教育(6721)
职业技术(6721)
职业技术教育(6721)
(6400)
经济(6400)
高等(4770)
成人(4570)
成人教育(4570)
高等教育(4251)
(3997)
论坛(3997)
大学(3750)
(3597)
职教(3516)
发展(3379)
(3379)
比较(3292)
学报(3174)
教研(2767)
高教(2767)
科学(2719)
(2419)
远程(2155)
远程教育(2155)
图书(2000)
共检索到65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凤芹  霍涌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研究公平和教育公平有着特殊重要和急迫的现实意义。郝文武教授等完成的《教育公平的本质与测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既是其教育哲学系列著作之佳作,也是我国教育公平领域研究又一力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般公平的特殊化,又有不同于一般公平的特征。作者首先提出平等和效率相互促进的全新公平观,强调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超华  
教育公平实质上是人们对教育领域中人与人之间教育利益分配关系的评价,表现为一种在社会各阶层和社会成员之间按比例平等分配教育利益的理想和制度。教育公平具有客观性、规律性、相对性、动态性和永恒性等特征。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价值力量。要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必须强化教育公平理念、完善教育公平政策、革除教育公平屏障、优化教育公平环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郝文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理想目标是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是义务教育的平等与效率、均等与优质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及其水平持续不断提高的发展,是区域内和区域间义务教育公平水平平衡协调和持续提高的发展,是促进每个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平等、有效、均等、优质的发展。量化测评义务教育公平和均衡水平是准确评价和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和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量化测评不同学校间、不同区域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平等程度与办学效果的效率水平及其相互促进的水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文武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本质规定性的纯正度充实度、教育价值满意度、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和转化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统一和促进,既有机会、过程和结果公平,也有区域、城乡和学校间的公平;既是教育正义的重要内容,也需通过推进教育正义来实现。高质量教育公平,是在受教育权平等基础上接受高质量教育、教育资源高质量均衡与高质量教育成效相促进、东中西部及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互转化促进的教育公平。推进高质量教育公平,就是不断努力提升教育本质规定性的纯正度充实度、教育价值的满意度、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和转化促进的质量水平,不断努力提升教育机会、过程、结果公平和区域、城乡、学校间的公平及其相互促进的质量水平。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对“远程教育”的“教育”本质认识不足,导致业界将更多智力与资源,投在技术与硬件配备上,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长久以来对教学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的轻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陶美重  
教育消费是为了获取知识与技能,受教育者本身与家庭用于教育方面的各种货币支出。教育消费不单纯是一种消费,还是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教育消费属于生活消费的范畴,是一种文化消费,也是一种发展消费。教育消费要求消费者参与服务过程,并对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一定要求。教育消费存在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具有阶段性和非重复性等特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蔡迎旗  唐克军  
学校的本质与公民教育密切相连。学校理当是培养公民的场所,也就是具有爱、社群意识和民主特征的共同体。学校应是爱的家园,关爱学生并被学生理解和接纳,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有能力关爱他人、充满爱和可爱的人,具备创造民主正义世界的内在动力;学校应是一个道德的、关心每一个人需要的和分享其传统的社群,唯其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公民美德;学校实施民主管理,尽可能地为所有学生提供发展潜能的条件,让学生协商与对话,积极参与改善学校和周边社区环境,才能让学生获得参与民主的经验与能力,成长为民主社会的未来主体。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智运  胡德海  
教育的本质问题是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几十年来争论迭起。本文阐释了教育的基本概念 ,从新的视角对教育的本质进行再认识 ,简介并评说了不同的观点。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学男  李五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促进教育公平问题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在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对教育公平的意涵及相关问题的理解及侧重也因社会发展阶段及背景而异,教育公平与效率、均衡、机会、质量和差异的关系以及主要矛盾也是不同的。教育公平的内涵是历史性的,并且有其自身一定的概念逻辑体系。对此问题的清晰化,将对我国全面实现教育公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将教育公平置于历史时空予以探讨。同时将教育公平的内涵和教育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雪梅  
清华大学罗家德教授所著《中国商道——社会网与中国管理本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是作者10多年关于中国管理的定性研究成果及思考表达。作者通过多年的田野观察,发现并认为中国本土管理学是存在的,是对西方管理学主流理论的修正,即"要从中国企业的关系管理与网络结构中去了解中国企业快速反应与保持弹性的原因",从而开辟了对中国管理研究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范化理  
效率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投入和产出的比较,其实它反映了各投入主体的权利,以及这种权利对投入主体的激励程度,即效率的基础在于权利的和谐配置,它以权利为基础,并受权利所制约;公平本质是对自身权利及其权利实现程度的认知,即公平是已有权利与期望权利的比较。因此,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权利的统一关系。由于权利界定与实现广泛涉及政府、市场、社会其它组织以及意识形态等不同主体,故效率与公平受到政府、市场、社会其它组织以及意识形态等共同调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琴  庞丽娟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定义和内涵两个角度对科学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科学既是一种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结果。科学活动的过程和科学活动的结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作为探究与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是科学内涵的三个重要体现。在对科学本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本文从国内有代表性的关于比较教育的界定入手,分析国际上关于比较教育本质认识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交流论坛”论所达到的认识高度及其局限性,以有益于对比较教育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润洲  
教育本质是教育言说的逻辑起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本质研究大致经历了由"一"到"多",再到对"多"的省思与新说阐发的过程。未来的教育本质研究,应廓清教育本质研究的逻辑前提,搞清楚教育本质到底是"一"还是"多",是"有"还是"无",并在洞察教育本质探寻意含的基础上,用关系思维取代实体思维,确立新的教育本质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伯庚  
《公平分配─—理论和战略》评介陈伯庚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劳动工资问题研究专家钱世明、童源轼两位教授主编的专著《公平分配─—理论和战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公平分配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分配问题,则是一个崭新的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