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2)
- 2023(12023)
- 2022(10719)
- 2021(10058)
- 2020(8512)
- 2019(19546)
- 2018(19516)
- 2017(38080)
- 2016(20855)
- 2015(23255)
- 2014(23368)
- 2013(22985)
- 2012(20964)
- 2011(18654)
- 2010(18629)
- 2009(17329)
- 2008(17162)
- 2007(15011)
- 2006(13062)
- 2005(11691)
- 学科
- 济(77180)
- 经济(77057)
- 管理(70925)
- 业(63036)
- 企(55319)
- 企业(55319)
- 方法(35684)
- 数学(30526)
- 数学方法(30200)
- 财(30160)
- 务(19892)
- 财务(19825)
- 财务管理(19775)
- 农(19733)
- 中国(19644)
- 制(19253)
- 企业财务(18863)
- 业经(18175)
- 学(16492)
- 地方(14836)
- 理论(13390)
- 体(13347)
- 和(13001)
- 环境(12976)
- 贸(12951)
- 技术(12947)
- 贸易(12945)
- 银(12859)
- 银行(12822)
- 农业(12784)
- 机构
- 大学(292434)
- 学院(289659)
- 管理(118336)
- 济(113309)
- 经济(110732)
- 理学(102539)
- 理学院(101451)
- 管理学(99937)
- 管理学院(99391)
- 研究(93096)
- 中国(69736)
- 京(61941)
- 财(58984)
- 科学(56358)
- 所(45825)
- 财经(45664)
- 江(42046)
- 中心(42026)
- 农(41576)
- 经(41370)
- 研究所(41195)
- 业大(41156)
- 北京(39158)
- 范(36810)
- 师范(36506)
- 财经大学(34009)
- 院(33959)
- 州(33915)
- 经济学(33679)
- 农业(32247)
- 基金
- 项目(197377)
- 科学(155434)
- 研究(147132)
- 基金(143723)
- 家(123564)
- 国家(122542)
- 科学基金(106234)
- 社会(92392)
- 社会科(87557)
- 社会科学(87535)
- 基金项目(76886)
- 省(76460)
- 自然(68642)
- 教育(67047)
- 自然科(66991)
- 自然科学(66979)
- 自然科学基金(65761)
- 划(63951)
- 编号(60582)
- 资助(58831)
- 成果(49990)
- 部(44083)
- 重点(43399)
- 创(41207)
- 课题(41069)
- 发(40633)
- 制(40049)
- 创新(38441)
- 教育部(38319)
- 项目编号(38308)
- 期刊
- 济(125238)
- 经济(125238)
- 研究(87959)
- 中国(54281)
- 财(49389)
- 管理(43406)
- 学报(43356)
- 科学(39896)
- 农(37727)
- 大学(33437)
- 学学(31389)
- 教育(31253)
- 农业(25950)
- 融(25199)
- 金融(25199)
- 技术(23891)
- 财经(22504)
- 业经(19576)
- 经济研究(19091)
- 经(18966)
- 问题(16008)
- 理论(15287)
- 图书(14842)
- 财会(14805)
- 实践(14052)
- 践(14052)
- 科技(13945)
- 会计(13883)
- 版(13381)
- 技术经济(13340)
共检索到423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罗林
本书分析了政府债务的性质和作用,探讨了政府债务与总需求、经济增长、投资以及通货膨胀的关系,并着重讨论政府举债用于政府购买、转移支付以及替代税收等环境下商品市场、货币市场、政府债务以及国际收支四重均衡状态的动态演变过程;探讨了政府债务规模的稳定性、可持续性以及规模控制的必要性,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笑文 傅允生
近年来国内地方政府债务持续上升,从实践看,国内地方政府债务具有机制性扩张特征,即使有数据显示现实中地方政府债务水平仍在合理范围内,机制性扩张特征带来的债务持续快速扩张,使地方政府债务比预期更快突破合理水平,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而且不可逆。同时,机制性扩张会助长违规融资,通常违规融资具有变通性与隐秘性,成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主要来源。由于隐性债务很难统计,现有的地方政府债务估算并不能反映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状况。机制性扩张与隐性债务,会放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债务风险,因此,需要从机理上认识地方政府债务成因,从机制上规范地方政府债务。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扩张 机制 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饶云清
根据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模式及其市政债券发展模式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融资方式的选择,而在于合理地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清偿问题。从市政债券市场的发展角度来说,一个有效的模式更多地体现在设计出与本国经济发展实际相适应的且切实可行的偿还机制,并创造出稳定的宏观经济、借款人与债权人权利明晰、风险管理措施具有法律保障的环境。为此,本文从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入手,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清偿的资金来源及偿还机制设计方面进行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苗庆红
债务关系从形成到终止包含"借、用、还"3个阶段,偿还性是债务的基本特征。因此,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地方政府是否具有偿债责任明确、偿债资金来源确定、偿还方式可行的债务偿还机制,而不是地方政府融资方式的选择。为此,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务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的文本研究,分析不同举债融资模式下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机制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 偿还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吉富星
当前推广PPP具有非常积极意义,但对政府微观操作、宏观体制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评估难、监管难等因素,PPP的效率具有不确定性,滥用则容易导致财政幻觉、风险隐匿及错配。从中长期预算角度看,PPP确能缓释风险、平滑当期财政支出压力,但不一定降低政府未来支出责任或债务总量。PPP模式应着眼于提升项目效率、增进社会福利,当前应着力构建有效的风险分担、激励相容机制,并将其支出责任融入中长期财政规划框架、置于权责发生制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下。这就需要市场约束和行政约束并重,统筹安排"税权、公共财产权、举债权",构建合理的分类债务管理与预算安排,硬化预算约束,提升地方治理能...
关键词:
PPP 政府性债务 财政规划 财政预算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杰 陈秀权
本文从政府跨期预算约束角度,构建包含公共债务投资收益率、综合融资成本和政府可用于偿还债务本息的财政盈余比率等变量的模型,借鉴会计分析经营理论,分析政府债务承受力均衡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公共投资收益率、债务综合费用等概念,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模拟计算我国政府债务承受能力水平。最后,针对提高政府债务承受能力、防范债务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丽珍
PPP模式的工具性特征使其具备政府债务治理功能,但在其运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结合文献研究、政策法规梳理和专家访谈,对PPP模式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边界、认定标准进行明确界定,从项目合规性、融资机制、回报机制、运营机制、地方政府行为动机以及融资平台转型等多维视角分析PPP模式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独特形成机理,建议针对PPP模式加强规范化管理、巩固债务治理功能、促进提质增效、强化绩效管理、优化风险共担机制、完善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制度等隐性债务规避机制。
关键词:
PPP模式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科 孟源祎 尹李峰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持续累积可能会引发债务危机,并在很大程度上会向金融体系传导,引发金融风险。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数据,分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积累能够显著地传导并引发金融风险。在经济增速较慢、财政分权程度更高的地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会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行为与地方政府行为渠道影响金融风险。本文将土地制度、财政制度与金融制度等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所得结论对于深化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并以此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与决策参考。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隐性债务 金融风险 传导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源 秦玉奇 王群群
本文以公共需求偏好匹配标准为导向,设计出债务需求偏好匹配指数作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绩效评估指标,结合我国2002-2012年31个省(市)的相关样本面板数据,对我国省域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绩效开展实证评估。在此基础上,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出发,运用多元选择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绩效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举债活动所处的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制度环境,以及地方政府在举债过程中面临的晋升激励机制和预算软约束机制,共同显著影响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绩效的状况和水平。据此,从改革财政分权制度环境,调整地方政府举债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治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绩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亮
近年来,河北省各级政府多渠道举借政府性债务,在落实保民生、扩内需、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中央政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城市面貌水平、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多年形成的政府性债务规模超过了一些地方承受能力,累积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地区风险较大。在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压缩地方政府融资空间的大格局下,如何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和预警控制体系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
政府性债务 债务风险 风险预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傅建源
本文从20世纪90年代历次政府债务危机出发,设计了政府债务危机分析框架和债务危机四大触发机制,进而依次从财政收支、债务负担、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行为特征四个维度分析中国和日本的政府债务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日本政府债务规模难以持续,其债务偿还存在诸多风险,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债务总体上仍处于安全区域,风险主要来源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个别地方政府债务过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军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凸显,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及其债务只是其现阶段的形式体现,深层次的原因应从地方财政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探寻。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先"治"后"理"是基本逻辑主线,近期目标是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及其债务,但从长计议则应构建加强地方政府财力建设、规范地方债务管理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磊 王宇 刘金硕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增长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妥善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对实现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至关重要。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财政部也强调,要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隐患,确保财政可持续。笔者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应结合我国当前发展阶段慎重而为,重点是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英杰 张良贵
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及债务风险,审计署三次摸底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引起各方关注,由于数据的缺失和信息的不对称,债务规模引起各方的猜测。本文认为,总量和规模只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一个方面,为能够全面深入分析债务问题,本文以审计署公布的2010年的数据为分析基础,从宏观经济基本面、金融系统以及政府部门三个层面分析风险的产生、可能的风险积聚,以及通过融资平台枢纽风险的金融、投资及政府三个传导路径,显然,防止局部风险的集聚、扩散以及切断传导途径是控制和化解债务风险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风险 风险传导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靖
经济新常态下,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从国内外实践看,要实现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有效管控,就需要构建起"开前门、堵侧门"的运行机制。因此,应在强调政府对债务规模、投资领域以及风险处置等进行有效监管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积极创新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