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0)
2023(10891)
2022(8815)
2021(8086)
2020(6502)
2019(15092)
2018(14924)
2017(27815)
2016(15014)
2015(16951)
2014(16704)
2013(16543)
2012(15902)
2011(14927)
2010(14857)
2009(13654)
2008(13517)
2007(11919)
2006(11193)
2005(10653)
作者
(44337)
(36927)
(36889)
(35163)
(23737)
(17800)
(16708)
(14329)
(14267)
(13182)
(12995)
(12454)
(12166)
(12139)
(12114)
(11578)
(11116)
(10768)
(10652)
(10445)
(9552)
(9198)
(9070)
(8657)
(8389)
(8335)
(8331)
(8153)
(7634)
(7478)
学科
(72154)
经济(72075)
管理(34907)
(33309)
中国(26811)
(24430)
企业(24430)
方法(22365)
地方(19929)
(19881)
数学(19694)
数学方法(19551)
业经(16741)
(16004)
(15156)
贸易(15141)
(14716)
(13785)
银行(13755)
(13603)
(13543)
(13442)
金融(13442)
(13186)
农业(13138)
(12918)
(11365)
地方经济(11230)
环境(11199)
发展(9872)
机构
大学(214859)
学院(213487)
(98835)
经济(97094)
研究(91378)
管理(72652)
中国(70793)
理学(60236)
理学院(59413)
管理学(58546)
管理学院(58137)
科学(53048)
(49442)
(47868)
(45130)
研究所(43177)
(39772)
中心(38906)
财经(33937)
(33526)
(32996)
北京(32982)
经济学(31982)
(31043)
农业(30980)
(30694)
师范(30335)
业大(29470)
经济学院(28529)
科学院(27994)
基金
项目(135019)
科学(106153)
研究(100059)
基金(97526)
(87038)
国家(86310)
科学基金(71410)
社会(65138)
社会科(61776)
社会科学(61763)
(50442)
基金项目(49472)
教育(45114)
(44135)
自然(43156)
自然科(42113)
自然科学(42099)
自然科学基金(41377)
资助(40726)
编号(38353)
(36154)
成果(32977)
重点(31893)
(31033)
发展(29520)
课题(29314)
(29033)
国家社会(28362)
中国(28127)
(28010)
期刊
(119928)
经济(119928)
研究(77365)
中国(55213)
(38467)
学报(34740)
科学(33137)
(32035)
管理(30683)
教育(28967)
(26472)
金融(26472)
农业(26437)
大学(26433)
学学(24492)
经济研究(21018)
业经(18593)
技术(17804)
财经(17791)
问题(15761)
(15636)
(14936)
(14625)
世界(14337)
国际(13835)
技术经济(10323)
改革(9940)
(9940)
经济问题(9937)
(9861)
共检索到359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柳学信  
我的大学时代恰逢20世纪90年代。这是中国改革逐渐发展和深化时期,因此有机会经历一些重要的改革实践。对于每次中国经济改革重大举措的出台,我都会在重要报刊中寻求答案,也逐渐养成去图书馆翻阅报刊的习惯,《改革》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视界,并逐渐成了我成长中的良师益友。《改革》真正让我喜爱,是因为其对中国改革问题的准确把握和深入分析。大学期间,中国连续出台了许多重大的改革举措,特别是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改革决策。对此《改革》连续发表了许多文章,包括很多改革领导者和参与者的思考与分析,让我获益匪浅。《改革》成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志芳  雷正光  
文章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精神宝藏进行挖掘,即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进行研究,以其职业教育思想为依托,探讨本土化的理论及实践积淀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意义和现代化运用,期望能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提供启示与借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叔云  
中国大陆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迄今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中,也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努力探索解决的途径和对策,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邓晓春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高等教育风云激荡的年代。在这个年代刚刚拉开帷幕的时候,周远清同志以负责筹备和贯彻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为使命,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和怎样建设这样的高等教育"为思考重点,提出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伯强  
本文简单回顾了电力体制改革及近期的电力市场改革。文章分析了电力市场改革应先考虑几个重要宏观问题和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改革,详细地讨论了中国电价机制经历的一系列变革,目前改革的长期目标和中短期改革重点,说明了国有企业的高度集中是电力行业许多基本问题的根源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文章还对“煤电联动”、煤价改革,以保证煤电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文章进一步讨论了中国能源问题,提出能源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硬约束”,节能、环保和能源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和机构保证,以及开展充分的能源经济研究是能源战略规划的必需条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庆奇  
广东作为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和深化改革的先行区,价格改革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价格形成机制、运行机制和调控监管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导向、调节、保障、服务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晶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系统总结了"十二五"时期会计工作成绩,深刻分析了"十三五"时期会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全面勾画了"十三五"时期会计事业宏伟蓝图,指明了未来五年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方向。贯彻落实好《规划纲要》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山东省各级财政部门将把学习好、贯彻好《规划纲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实、抓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晶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系统总结了"十二五"时期会计工作成绩,深刻分析了"十三五"时期会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全面勾画了"十三五"时期会计事业宏伟蓝图,指明了未来五年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方向。贯彻落实好《规划纲要》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山东省各级财政部门将把学习好、贯彻好《规划纲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实、抓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敬琏  
中国经济长期问题的症结在于增长模式过于粗放。中国必须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模式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到依靠效率提高的转型。而要实现这一转型,一个决定性的条件就是通过改革,消除转型的体制性障碍和建立起能够鼓励创新和创业的制度环境。只有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化、法治化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才有可能实现;舍此,绝无他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早明  冯增俊  
改革开放以来,比较教育学与教育的发展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配合并推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变。在这一进程中,比较教育学重视借鉴学习国际教育经验,逐步转变早期偏重简单移植、单纯介绍外国教育的传统教育学科概念,实现了从模仿到扬弃、从移植到创新、从批判到融合的演变历程,也促使比较教育学科创立起以理性借鉴为主导的研究分析框架,从探讨教育发展的规律上来把握和推进当代教育改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本文从产业成长、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等视角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产业发展和工业化的成就,概括了工业化"中国方案"中的逻辑和经验。从产业成长看,本文通过数据和事实分析认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大国,"工业大国"、"大而不强"是中国的最基本经济国情;从工业化进程看,改革开放40年,总体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从初期阶段快速地发展到工业化后期阶段,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2035年全面实现工业化,但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产业结构演进看,可以将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按照市场化改革划分为市场经济方向探索、市场经济构建完善、市场经济建设新时代三个大的阶段,通过对各个阶段中制度变革、要素流动、结构升级、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分析,刻画出40年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动力;从产业政策看,中国正确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业政策总体上是成功的,在产业政策操作层面努力做到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干预资源配置但又要尽量避免直接介入资源配置,这个"度"总体把握相对合理。归结起来,工业化"中国方案"的核心经验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中求进"保证产业持续成长和工业化进程持续深化;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断提高产业效率和促进产业迈向高端化;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培育全面持续的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正确处理全球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形成全面开放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确处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效率提升与社会民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卿定文  程掀  
本文从国家有关外贸发展的政策、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对外直接投资、金融国际化程度等几个因素的发展,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总结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特点,根据中国目前经济外向发展的状况进一步分析了今后发展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