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6)
- 2023(9090)
- 2022(7687)
- 2021(7455)
- 2020(6206)
- 2019(14185)
- 2018(14420)
- 2017(26409)
- 2016(15893)
- 2015(18336)
- 2014(18526)
- 2013(17498)
- 2012(16536)
- 2011(15353)
- 2010(16113)
- 2009(14780)
- 2008(14816)
- 2007(13705)
- 2006(12463)
- 2005(11614)
- 学科
- 济(50109)
- 经济(50019)
- 管理(43666)
- 业(37422)
- 企(30662)
- 企业(30662)
- 中国(22950)
- 教育(21429)
- 方法(20784)
- 数学(17875)
- 数学方法(17608)
- 制(17103)
- 财(16898)
- 农(14999)
- 学(13591)
- 理论(12696)
- 业经(11645)
- 体(11373)
- 银(11371)
- 银行(11349)
- 行(10918)
- 贸(10314)
- 贸易(10307)
- 易(10084)
- 融(9735)
- 金融(9731)
- 体制(9375)
- 务(9334)
- 财务(9312)
- 财务管理(9283)
- 机构
- 大学(227788)
- 学院(222990)
- 济(83106)
- 经济(81006)
- 研究(79616)
- 管理(75408)
- 理学(63804)
- 理学院(62899)
- 管理学(61658)
- 管理学院(61212)
- 中国(55773)
- 京(50391)
- 科学(46230)
- 财(45531)
- 所(40527)
- 范(39176)
- 师范(38888)
- 江(36286)
- 研究所(36276)
- 教育(36003)
- 财经(34744)
- 中心(34161)
- 北京(33008)
- 农(32767)
- 师范大学(31737)
- 经(31241)
- 业大(29155)
- 院(28637)
- 州(28395)
- 技术(27819)
- 基金
- 项目(135951)
- 研究(108206)
- 科学(107959)
- 基金(94702)
- 家(81359)
- 国家(80533)
- 科学基金(67305)
- 社会(65669)
- 社会科(61788)
- 社会科学(61771)
- 教育(58650)
- 省(54204)
- 基金项目(49074)
- 划(48085)
- 编号(47625)
- 成果(43058)
- 自然(40645)
- 自然科(39583)
- 自然科学(39567)
- 自然科学基金(38858)
- 资助(38256)
- 课题(36894)
- 重点(32716)
- 部(32657)
- 制(30347)
- 年(30267)
- 发(29944)
- 性(29119)
- 教育部(28719)
- 项目编号(28614)
- 期刊
- 济(96456)
- 经济(96456)
- 研究(79737)
- 教育(59941)
- 中国(56411)
- 财(35472)
- 学报(32409)
- 农(29848)
- 科学(29641)
- 管理(28918)
- 大学(26144)
- 技术(23298)
- 学学(22916)
- 融(21351)
- 金融(21351)
- 农业(19965)
- 财经(17965)
- 职业(16709)
- 经(15450)
- 业经(15195)
- 经济研究(15039)
- 问题(13311)
- 坛(11718)
- 论坛(11718)
- 贸(11395)
- 技术教育(11293)
- 职业技术(11293)
- 职业技术教育(11293)
- 理论(10537)
- 图书(10304)
共检索到355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崔延强 吴叶林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至今尚未建立学位制度,这不仅阻断了学习者的学习进程,也阻碍了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和体系建设。学位的本质是"学"与"术",从其起源看学位是一种职业资格,与人们的职业生活密切相关。学位制度的缺位制约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和完善。总体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具有衔接、正名、导向和资本等四大功能。在构建路径上,应从顶层设计、质量标准、体系衔接、国家职业资历框架、本科层次高职院校建设等方面着手,并结合国情和域外经验,构建起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体系。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学位制度 职业资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延强 吴叶林
入选理由以辨析的视角审视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功能,探索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体系。提出从顶层设计、质量标准、体系衔接、国家职业资格框架、本科层次高职院校建设等方面着手,并结合国情和域外经验,构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厚丰 李海贵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是提升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社会地位、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学位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应加快建立专科教育层次的副学士学位制度,逐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上移至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建立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间的学位沟通与衔接机制,搭建基于大学生志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成长"立交桥"。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学位 副学士 学位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永颜
作为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自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没有设置相应学位。呼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是研究者多年来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追求和目标。就研究文献内容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研究重在必要性分析、国外学位制度介绍、我国高职学位制度探讨三个方面。这些研究侧重事实陈述,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对策思考;缺乏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价值探究;研究方法单一,缺乏方法论层面的深度研究。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研究,应重视国家的顶层设计和高职院校的实践探索,以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构建为起点探讨我国学位体系改革,深化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或体系具体化问题的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梦卿 安培 王克杰
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自信,探究世界典型国家多样化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实践形态,发掘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人本性、职业性、功能性和融合性等特征,有利于加速推动我国"工士"学位制度的建设进程,对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谐 吴叶林 崔延强
职业教育文凭的历史变迁经历了行会组织的身份符号、学校教育的学力证明以及学位化文凭等三个演化阶段。本质上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是获得者实践性知识的评价尺度,具有微观权力属性,标志着学位获得者在职业场域中的初级专业能力。认为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必须深入把握和科学统筹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即理清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在我国学位体系中的位置,明确学位体系构建的主体、运行机制以及标准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必文
为有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学位障碍,我国有必要为高等职业教育设置独立的职业学位。职业学位可暂设为副学士和学士两个层次,预留硕士和博士的发展空间,同时,为其制定严格的授予标准和程序,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发展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勇
学位既可标识应用型人才类型,也可体现技术技能人才的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但在我国专科职业教育缺失学位制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授予学术学位,既不形成完整体系,也难以体现人才类型。依据国外经验,我国可以在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增设准学士学位,在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学士专业学位,与硕士专业学位相接,完善从专科职业教育到本科职业教育再到研究生职业教育的专业学位体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学位 层次结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王若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学位制度的呼声由来已久,但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以何名称称之,一直没有定论,能士、技士等名称都有学者提及,相比较而言,工士学位更能准确界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特征,反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工士学位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的国情特色,又有与国际高等职业教育交流接轨的功能,以此名之,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士学位 语境 推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晔在《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11期撰文,从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发展、构建现代职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等维度,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试行"工士"学位制度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实施"工士"学位制度需要注意的问题。作者认为,实施"工士"学位制度主要的原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曹晔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本文从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等维度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试行"工士"学位制度的必要性。同时,提出高职院校试行"工士"学位制度时应处理好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关系、对颁发"工士"证书的院校实施准入制度、把"工士"制度纳入现代职教体系等问题。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士”学位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解瑞卿
目前,学界已就高职教育学位授予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达成了共识,但是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却使这一制度身陷于法无据的尴尬境地。因此,高职教育学位授予制度若要最终建立,当务之急是解决其合法性问题。文章认为结合实际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才是排除该制度构建障碍的关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副学士 工士 合法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安培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标准是我国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信号功能。民间样本的工士学位以"三证四合格"为授予标准,为未来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学位标准提供了参考。国家制度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标准设计,应遵循"学生为本,服务需求"、"综合考评,能力为重"、"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的原则,从德、能、智、技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学位授予标准 工士学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申国昌 程功群
"工士"学位的提出是对我国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有益探索,是适应社会及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特色化实践,富有特定的社会价值与教育内涵,并对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具有深刻的本体价值与丰富的派生价值。深究职业教育"工士"学位的内涵及价值,尝试建构职业教育"工士"学位制度,对建立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历史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维利 高文杰 刘文江
本文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制度方面取得的成就与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制度失灵与制度缺失的原因,提出国家出台有关法律法规的主张,并阐释了其制度设计的着力点与准则。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制度 制度缺失 制度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