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329)
2022(1228)
2021(1149)
2020(1100)
2019(2345)
2018(2316)
2017(3833)
2016(2406)
2015(2798)
2014(2886)
2013(2864)
2012(2768)
2011(2549)
2010(2760)
2009(2681)
2008(2692)
2007(2458)
2006(2429)
2005(2486)
2004(2128)
作者
(7272)
(5998)
(5932)
(5829)
(3884)
(3096)
(2730)
(2401)
(2320)
(2289)
(2119)
(2078)
(2065)
(2008)
(1915)
(1884)
(1859)
(1780)
(1774)
(1757)
(1734)
(1535)
(1518)
(1497)
(1462)
(1422)
(1362)
(1359)
(1326)
(1321)
学科
(7421)
经济(7334)
管理(6648)
(5667)
(4568)
企业(4568)
中国(3271)
(3217)
(3164)
地方(2844)
(2605)
(2600)
教育(2313)
(2310)
银行(2302)
(2230)
业经(2075)
农业(2035)
制度(1909)
(1909)
(1832)
理论(1794)
(1792)
(1679)
金融(1678)
方法(1643)
(1628)
税收(1537)
(1513)
图书(1467)
机构
大学(32370)
学院(31384)
研究(12074)
(10345)
中国(10317)
管理(10301)
经济(9944)
理学(7646)
理学院(7534)
科学(7452)
(7412)
管理学(7354)
管理学院(7290)
(7276)
(7196)
(6582)
(6523)
中心(6346)
(6037)
(5725)
研究所(5666)
(5443)
师范(5400)
北京(5047)
(4998)
财经(4724)
(4608)
农业(4462)
银行(4452)
图书(4346)
基金
项目(16730)
研究(13012)
科学(12331)
基金(10976)
(9576)
国家(9447)
科学基金(7632)
社会(7257)
(6765)
社会科(6761)
社会科学(6760)
教育(6290)
成果(6201)
编号(5924)
(5596)
基金项目(5375)
资助(4781)
自然(4772)
自然科(4661)
自然科学(4659)
自然科学基金(4586)
课题(4446)
(3951)
重点(3815)
项目编号(3709)
(3662)
(3445)
(3424)
(3209)
(3209)
期刊
(16614)
经济(16614)
研究(12566)
中国(10517)
教育(7213)
(6285)
学报(6017)
图书(6005)
(5897)
(5649)
金融(5649)
书馆(5107)
图书馆(5107)
管理(4647)
科学(4512)
大学(4306)
学学(3502)
农业(3495)
技术(2970)
业经(2510)
财经(2498)
问题(2497)
(2258)
论坛(2258)
(2182)
(2038)
会计(2020)
(1966)
职业(1895)
理论(1891)
共检索到64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崔欣  
本文以清代嘉道年间上海藏书家李筠嘉的藏书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上海图书馆所藏《慈云楼藏书志》稿本与南京图书馆所藏《古香阁藏书志》稿本进行比较考察,揭示二者之传承关系,兼对《慈云楼藏书》的成书年代等问题略加考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之  
曝书是古代保护图书的一项重要制度。论文考证了古代曝书的历史,并论述了古代曝书的作用、时间、参预者和方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廖源兰  
清康熙年间,刊刻家们整理、校勘、刻印典籍,一时成为风气。纳兰成德顺应这股潮流,在徐乾学帮助下,刊刻《通志堂经解》(下称《经解》)。通志堂系成德之堂名,从康熙十二年刊刻《经解》算起,到康熙二十四年纳兰成德殁,只有十二年。即使到康熙三十三年徐乾学殁,也只有二十一年。因此其刻书数量不多,后世皆视为珍品。本文仅就与通志堂有关的两个问题作一些考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郑晓霞  
愚斋藏书是清末著名人物盛宣怀的藏书。由于藏书流散,书目编纂的缺陷以及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学界对其数量一直未有明确结论。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追寻藏书的踪迹,结合文献提供的线索,对愚斋藏书数量进行探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祁晨越  
藏书志是清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版本目录体式。本文试图通过对清代到民国年间藏书志的考察,结合以往目录学家的研究成果,从编纂对象、操作模式和内容形制三方面入手,探讨藏书志的特征,界定藏书志的涵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凌一鸣  
随着印刷出版业的发展与书籍收藏的成熟,士绅家族的藏书活动在明清时期臻于极盛。除了对书籍的喜好,地方士绅在书籍搜集和藏书累积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在扩张自己及家族的文化辐射力,并通过藏书建构博取同侪的认可,成为地方文化权威。在较为封闭的藏书保藏过程中,书籍的所有者通过制定流通、保藏与阅读秩序维系与巩固文化权威地位,并冀图以家族形式予以延续与继承,从而达到血缘、学缘、地缘的扭合与统一。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海明  
介绍了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戏曲理论家李调元的“万卷楼”藏书始末、藏书类型和藏书管理 ,以及利用藏书著书立说所取得的成就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梁基永  
泰华楼是广州地区现存唯一的古代私人藏书楼,由近代学者李文田建于清代光绪初年,与当时广州一些学者的私人书斋所不同的是,泰华楼采用了模仿江南藏书楼的建筑形式,并且保存了相当数量的藏书楼专用文物。泰华楼的藏书以清代禁毁的明代人文集和西北地理史籍最具特色,虽然大部分今天已难觅踪迹,但是从近代的三种藏书纪事诗中,仍然可以看到泰华楼藏书的面貌。泰华楼所藏劫余书籍,大部分归入各大图书馆中,文章对其中部分珍本也加以考证。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姚伯岳  
京师大学堂于1898年创建初始即有藏书楼的设置。现有文献证明,其第一座藏书楼的准确位置在原和硕和嘉公主府中路的公主寝殿。可惜该建筑在1979年被拆毁,原中路建筑中只有一座经过后来改建的公主府正殿保留至今。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蔡迎春  
[目的/意义]对目前藏书采选机制的形成原因以及对藏书质量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基于目前藏书采选机制的三级控制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图书馆的藏书质量。[方法/过程]对当前图书出版状况和可供书目来源进行分析,探求采选机制对藏书质量影响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文献采选不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专业的方法,还要通过经验积累保证采选的质量,从而满足图书馆服务对象的需求。而一套成熟的采选模式,需要依靠相关制度的完善和经验的积累,从图书的内容和质量两方面去把关。[结果/结论]当前藏书采选机制下,可以通过"馆员选验——专家把关——馆长审核"的三级控制制度对藏书采选质量进行控制,其中馆员和专家主要负责对藏书的内容质量进行把关,而馆长则主要负责对馆藏图书的结构质量进行控制和完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红秋  
黄萱因"门风家学之优美",被选聘为陈寅恪的助教,帮助他学术研究14载。期间,她购买了大量书籍,逝后,藏书被无偿赠予厦门市图书馆。探析其藏书风范和特色、藏书思想及价值,可知黄萱藏书是研究陈寅恪后期历史研究方法的重要参考资料。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曹之  郭伟玲  
《云仙散录》是一部伪书,本文从作伪时间和作伪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考证。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顾飞  
对《皕宋楼藏书志》所录域外文献学术价值的考察,需在东亚文化交流畛域下,穷究陆氏辑录域外文献之因,追溯汉籍在东亚文化融通中的传播轨迹,方可加以洞悉。其学术价值体现于三方面:一是书目提要于原书序跋、名家手跋多所辑录,二为《四库全书总目》之补充,三是补撰《清史稿.艺文志》、《续修四库全书》之阙漏书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霍艳芳  
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作家李开先,也是位著名的藏书家,其藏书宏富,与其戏曲成就一样闻名天下。他的藏书在其死后因家难及国变逐渐流散,家难虽未直接导致其藏书流散,而和它密切相关,家难之后他的藏书即流向朱睦的万卷堂,明末清初社会更替时流向徐乾学的传是楼、毛扆的汲古阁等,重新在私人藏书家手里得以集中。不过,这些藏书最终散佚无存,不仅是藏书界的损失,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而言,也是难以弥合的裂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