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4)
2023(5867)
2022(5300)
2021(4839)
2020(4552)
2019(10029)
2018(9912)
2017(19766)
2016(11071)
2015(12707)
2014(13192)
2013(13319)
2012(12668)
2011(11594)
2010(11824)
2009(11093)
2008(11415)
2007(10404)
2006(8898)
2005(7921)
作者
(34364)
(28766)
(28684)
(27494)
(18431)
(13861)
(13361)
(11313)
(10799)
(10171)
(9651)
(9639)
(9189)
(9163)
(9079)
(9029)
(8938)
(8561)
(8384)
(8265)
(7141)
(7063)
(6979)
(6537)
(6526)
(6464)
(6419)
(6358)
(5889)
(5825)
学科
(51686)
经济(51631)
管理(29011)
(28160)
方法(25294)
数学(22747)
数学方法(22560)
(21619)
企业(21619)
中国(14867)
(12794)
(12133)
地方(11917)
(10974)
(9377)
贸易(9376)
(9042)
(8915)
业经(8553)
农业(8384)
(7513)
环境(7372)
(7208)
财务(7195)
财务管理(7173)
理论(7051)
城市(6993)
(6756)
企业财务(6755)
金融(6753)
机构
大学(171069)
学院(168388)
(70103)
经济(68424)
管理(63512)
研究(58600)
理学(54693)
理学院(53966)
管理学(53051)
管理学院(52706)
中国(42566)
科学(37055)
(36812)
(31342)
(30852)
(30663)
研究所(27978)
中心(26971)
业大(26514)
(25437)
财经(25306)
农业(24711)
北京(23170)
(23056)
师范(22825)
(22814)
经济学(22298)
(20667)
经济学院(20372)
(20342)
基金
项目(110860)
科学(86221)
基金(79996)
研究(78616)
(69925)
国家(69370)
科学基金(58585)
社会(49531)
社会科(46903)
社会科学(46884)
基金项目(43076)
(42816)
自然(38235)
自然科(37345)
自然科学(37333)
(36861)
自然科学基金(36641)
教育(36120)
资助(32994)
编号(32083)
成果(26317)
重点(25045)
(25008)
(24236)
(22149)
课题(21988)
科研(21533)
教育部(21058)
创新(20853)
计划(20750)
期刊
(74252)
经济(74252)
研究(48821)
中国(28746)
学报(27498)
(26735)
科学(24676)
(24493)
大学(19852)
管理(19637)
学学(18721)
农业(17748)
教育(14784)
技术(13433)
(13398)
金融(13398)
问题(12355)
财经(12324)
经济研究(11657)
业经(11480)
(10541)
(10030)
统计(8857)
技术经济(8805)
(8451)
理论(8294)
商业(8123)
(8094)
图书(7840)
现代(7807)
共检索到242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浩宇  张霁月  
《悲情城市》和《海角七号》两部影片叙事风格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是以自我意识为主体的艺术片,后者为清新影像风格的商业片。二者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均引发观影热潮。文章从叙事时空、叙事视角、叙事人物的建构等方面,对两部影片进行文本叙事分析,剖析了两个时期台湾电影的内在差异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平  张楠  
空间句法从整体论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了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并发现各个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暗合了人类社会认知与组织空间的方式。在叙事环境量化分析中引入空间句法方法,将人类活动的事件、故事与空间形态有机结合,对叙事环境的意义给予量化的解释,从量化的角度分析历史城区所存在的问题,并为历史城区改造提供相应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平  张楠  
空间句法从整体论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了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并发现各个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暗合了人类社会认知与组织空间的方式。在叙事环境量化分析中引入空间句法方法,将人类活动的事件、故事与空间形态有机结合,对叙事环境的意义给予量化的解释,从量化的角度分析历史城区所存在的问题,并为历史城区改造提供相应的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智红  
教育叙事的深化需要视角的转换、方法的更新,空间理论的兴起、叙事研究的空间走向为教育叙事提供了空间化叙事的可能。应用空间并置、多视角叙述、空间句法和意象并置等空间叙事方法和结构,有利于把握叙事的动态性和节奏感,聚焦教育情境的"关键点",使教育事件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维度上呈现,实现叙事文本的灵活性、多元性和开放性,达到叙事的深描。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屈可馨  
《盗梦空间》作为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经典之作,在引进国内之初便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该片在叙事策略上,尤其是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表现方式,一直是学界热衷讨论的话题。文章认为该片采用了空间化的时间设置,用空间割断时间的叙事手法以及梦幻式套层结构的形式,使整部影片在叙事上呈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化特点。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庆庆  
时政新闻是指媒体关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讲求用事实说话,"叙事"是新闻媒体传播信息的主要方法。但不同于文学叙事,新闻叙事是运用一定的语言系统叙述、重构新闻事实。从叙事学的角度审视时政新闻,其叙事模式主要有逻辑论证模式、问题解决模式、点染铺叙模式、时间顺序模式、答记者问模式和言论摘编模式;叙事策略主要有叙事视角多元化、语篇组织互文化、概念阐释隐喻化、表达手法多模态化;叙事功能表现为建构主流意识形态、塑造国家形象和实施舆论监督等。对时政新闻语篇叙事的规律、原理、方法加以分析,有利于新闻媒体传播手段的创新,从而切实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万海  
教育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近年来不仅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且也正在成为一线教师开展校本教研、谋求专业提升的热衷选择。本文在理论层面归纳、剖析了当前教师开展的叙事研究中存在的误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旨在为教师规范地运用这种方法,提高校本行动研究的实效性提供一点启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红英  郝玉乐  王鑫晓  高江华  魏刚  王经武  
Compared to modern counterparts,studies have been done on the wood change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structure of the waterlogged uncovered from Changtaiguan Tomb No.7.Some suggestions on preservation of ancient waterlogged wood have been provid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aterlogged coffin wo...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仰仗着自己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宽阔的人脉关系,荣智健在竞争激烈的香港市场一手打造出了赫赫有名的中信泰富;依靠着自己的商业睿智和经营天赋,荣智健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财富定律。在荣智健手上,百年荣氏家业扩张到了极致,政治与商业的交配演绎得天衣无缝。然而,一场近乎疯狂的金融衍生品豪赌不仅终止了荣家资本延伸的符号,而且也让缠绕荣智健头上的多层神圣光环荡然无存。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钱亚玲  
发表于1943年4月的短篇小说《两条鱼》是苏青于文学体例和小说题材双重探索的结果。小说有关战时都市"底层"市民生活的叙述,既演绎了苏青小说不易察觉的技巧,也折射出苏青小说的思想力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国民性和海派市民性格的反思。苏青"底层"叙事的探路,为现代女性写作如何叙述城市生活提供了两点启示:既要重视如何将有限的现实经验植入文学世界成为自身创作的"专属物",也要重视塑造富有地域色彩和人性深度的鲜活人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仕菊   叶晓宣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旨归,进行新时代生态话语叙事至关重要。从话语叙事基础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话语叙事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原初语境,以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为本土底蕴,以中国共产党百年生态实践为直接来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其独特的话语叙事特质,对其进行全面的话语叙事分析,可以总结出其叙事立场的人民性、叙事内容的超越性和叙事主题的针对性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应在“源”与“流”的延承中丰富话语叙事内涵,在“中”与“外”的交流中塑造话语叙事主题,在“守”与“变”的结合中创新话语叙事方式,以提升我国话语叙事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仕菊   叶晓宣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旨归,进行新时代生态话语叙事至关重要。从话语叙事基础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话语叙事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原初语境,以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为本土底蕴,以中国共产党百年生态实践为直接来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其独特的话语叙事特质,对其进行全面的话语叙事分析,可以总结出其叙事立场的人民性、叙事内容的超越性和叙事主题的针对性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应在“源”与“流”的延承中丰富话语叙事内涵,在“中”与“外”的交流中塑造话语叙事主题,在“守”与“变”的结合中创新话语叙事方式,以提升我国话语叙事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谷志莲  柴彦威  
就地养老日益受到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欢迎,其中个体移动性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尤具重要意义。本文从微观个体的视角出发,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一对空巢的高龄老年夫妇作为典型案例,对其退休以来的移动性变化与日常生活历程进行叙事分析;以期揭示移动性对老年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移动性的变化特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从而为中国城市老年服务与宜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支持。结果表明,老年个体移动性具有日常活动空间向外拓展、逐渐向社区及周边收缩、局限于家及住所附近3个阶段;随年龄增长而不断下降的身体机能与健康状况,和家庭因素共同促使老年人移动性与日常生活发生阶段性演变;个人、家庭、所在社区的资源分别构成了各阶段的核心影响因素。个体的移动性空间应成为中国城市宜老社区与环境建设以及老年规划与服务的关键命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曹德军  
战略叙事是政治行动者实施的意义塑造装置,构成大国竞争的话语武器。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背景下,恐惧情绪、阴谋论、排他性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话语在社交媒体平台极速传播,“他者”叙事致力于解构对方的领导力合法性基础,推进叙事强制与情感动员。在疫情前半段时期,特朗普政府言辞激烈,敌意叙事让中美信任螺旋下降。后疫情时代拜登新政府上台为打破叙事惯性提供机会之窗。作为典型的建制派总统,拜登尽管依然会强调对华竞争,但是叙事风格更加理性平衡。针对拜登政府相对克制、保持“战略耐心”与有限多边主义的叙事导向,中国可以采取更多元的叙事应对方略,“小步慢走”重塑中美叙事空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莲  
国际评级机构频频向欧美银行业示警,使得当前陷入"冰河期"的全球银行业产生不确定的前景,令全球银行业悲情弥漫。欧美银行频遭评级示警,主要在于欧洲银行盈利低流动差,在各项监管要求的重压之下,巨额"输血"也难说能拯救得了欧洲银行,况且其行业悲观情绪已经蔓延至亚太,而"固步自封"、"无所作为"的思想对市场预期的改变很可能在不久之后反噬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