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1)
2023(8505)
2022(6977)
2021(6693)
2020(5450)
2019(12119)
2018(11452)
2017(21201)
2016(11333)
2015(12642)
2014(11953)
2013(12050)
2012(11088)
2011(10271)
2010(9945)
2009(9035)
2008(8825)
2007(7217)
2006(6300)
2005(5674)
作者
(33714)
(28255)
(28187)
(26576)
(17767)
(13628)
(12429)
(11172)
(10780)
(9947)
(9561)
(9206)
(9018)
(8902)
(8796)
(8690)
(8462)
(8385)
(8088)
(8010)
(7109)
(6806)
(6729)
(6352)
(6337)
(6269)
(6009)
(5885)
(5645)
(5610)
学科
(48298)
经济(48244)
管理(29320)
(28242)
方法(22473)
数学(20800)
(20759)
企业(20759)
数学方法(20719)
中国(16764)
(13850)
贸易(13844)
(13601)
(13071)
(11567)
(9598)
业经(9156)
(8876)
农业(8754)
(8066)
银行(8034)
(7781)
(7780)
环境(7753)
(7615)
金融(7615)
关系(7379)
技术(6817)
(6336)
财务(6324)
机构
大学(168001)
学院(162584)
(77781)
经济(76810)
研究(63796)
管理(60469)
理学(53195)
理学院(52540)
管理学(51846)
管理学院(51551)
中国(48621)
科学(37810)
(35561)
(33235)
(32545)
(31652)
研究所(30222)
中心(27327)
业大(26866)
农业(26622)
财经(26294)
经济学(25843)
(24525)
经济学院(23496)
北京(22709)
(22442)
(20877)
科学院(20434)
财经大学(20041)
(19980)
基金
项目(115442)
科学(91492)
基金(88741)
(80837)
国家(80228)
研究(78202)
科学基金(67095)
社会(54628)
社会科(52035)
社会科学(52022)
基金项目(46633)
自然(43519)
自然科(42606)
自然科学(42589)
自然科学基金(41919)
(40264)
(36295)
资助(35722)
教育(34720)
(27318)
编号(27078)
重点(26481)
国家社会(24845)
(24631)
中国(24376)
(24230)
教育部(23319)
创新(22873)
科研(22778)
计划(21703)
期刊
(76068)
经济(76068)
研究(48535)
学报(32596)
中国(30656)
(29122)
科学(28537)
大学(24062)
学学(22783)
(22613)
管理(20736)
农业(19983)
经济研究(14952)
(14281)
金融(14281)
财经(13573)
(12117)
(12074)
(11801)
国际(11261)
世界(10990)
教育(10961)
问题(10752)
业经(10424)
技术(9899)
(8720)
业大(8214)
科技(7740)
技术经济(7643)
资源(7290)
共检索到237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韩仁熙  李东哲文  李京美  
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王余光教授主编的《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曾先后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出版。1993年,韩国建国大学韩仁熙博士与高丽大学李东哲博士合作将此书译为韩文,由汉城知永社出版。《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是1989年中国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邦和  
中国古代历史周期变化,其性质为土地文明运行,形成"人口—土地"生态链。古代调节手段已经失效,出路是转换生态链,从旧有的"人口—土地"链接转换为"人口—市场"链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余光  
2018年1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卷本《中国阅读通史》在北京举行新书发布会,标志着历时13年的《中国阅读通史》编纂计划终告竣成。"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作为编纂计划的发起人和这套丛书的主编,在感叹时光易逝之余,回顾编撰过程中的种种艰难,要衷心地感谢关心支持《中国阅读通史》的各界朋友。在当今略显浮躁的学术环境下,在学术出版举步维艰之时,正是由于作者团队和各界朋友不
关键词: 阅读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洪斌  
抗日战争洗雪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并继续在新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挥重大影响。抗日战争不仅为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创造了必要前提,锻造和考验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而且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与民族精神塑造等提供宝贵经验和精神动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钢  王乃昂  李卓仑  
人类发展史是一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史。水、旱、蝗并称中国历史上的三大自然灾害,其中尤以蝗灾为甚。水旱与气候环境关系密切,而蝗灾与气候环境的相关研究复杂且不足。因此,本文首先基于系统收集的飞蝗史料构建中国历史蝗灾记录数据库,建立不同时空尺度的蝗灾年份、等级、频数和县次序列;然后以蝗灾序列为主线作了一系列的比较研究,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进而探索中国历史时期蝗灾大发与频发的社会影响和环境意义,并给出科学的生态解释,以期为探究"气候—灾害—社会"之动态巨系统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船舶压载水是海洋外来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有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生态、经济和人类健康问题,为了防止船舶压载水导致的外来生物入侵,防控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的无控制排放导致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转移,对环境、人体健康、财产和资源造成损伤或损害,2004年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以下简称船舶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冈  
一,比较观察 近几年国内掀起了一阵市镇史的研究热潮,佳作迭出。许多学者化费大量精力与时间,将地方志与碑刻上有关市镇的资料,发掘搜集,并悉心整理,使后来的研究者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这些市镇发展的轨迹与经济活动。但是不幸这些精彩的研究作品却对这个课题留下了一个很关键性的空白点——缺一个宏观的注释。大家指出明清时期市镇的数目与规模都有快速的增加,是因为这时期的人口、商业、手工业都有快速的增长。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这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自然而正常的过程。 如果我们进一步深究一下,可能就不会满意上面的简单答案。如果我们追问,人口增加,为什么不进城去?不向大城市发展?不在大城市里从事商业与手工业?为什么要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德海  
在笔者看来,“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难度不小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作简要论述。纵观中华民族整个悠长的历史,可以说: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中国社会历来是一个重视教育的社会,中国人民也历来具有热爱知识文化和尊师重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平  
2013年6月中国出现了以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高企、流动性短缺的情况,有人称其为"钱荒"。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代中叶和宋代都出现过具有典型意义的铜钱流通短缺的现象,那才是真正的"钱荒"。钱荒的危害及成因中国古代的钱荒最早出现在唐代。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刘秩谈到"物之贵贱"与"钱之轻重"的关系,就涉及当时的通货不足问题。到唐德宗时期,杨炎于780年实行两税法之后,"物轻钱重,民以为患",通货不足越来越成为一个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德馨  
在游猎采集为生阶段,无城无市。进入农业定居阶段的氏族社会,城兴,有城无市。家族社会里,市随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生而兴起,城中有市,市被垣围住。地主经济形态下,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破垣而出,散布全城,城区即市区。市场经济兴起后,市破城墙而出,市比城大,城在市中。城成为市发展的障碍,相继被拆除;新兴之市不再修城,于是有市无城。城与市关系的演进过程显示:市场的力量可以突破市垣与城墙的限制,并最终摧毁市垣与城墙,自行前进;中国市场经济是几千年历史客观进程的必然产物,它是内生的,而不是从国外搬来的或主观设定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学军  
实物借贷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信用活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兴起之前,实物借贷一直是主要的借贷形式。粮、布、菜、茶、柴、猪等生活资料都曾作过借贷物,其中粮食是最重要的借贷品。历史上私人之间的实物借贷方式,从简单的单一实物借贷,发展为多种多样、多种借贷机制的实物借贷。除邻里之间、亲友之间的实物借贷是无息或低息外,其他私人实物借贷都具有高利贷特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姚远  
要了解中国国情,首先应该研究历史。同样,要制定符合国情的人口政策,也应该对历史人口政策进行系统研究。 一、历史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 中国历史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在人口数量上,追求人口总量的增殖。 刀耕火种是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生产方式,广种薄收则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为了弥补简陋工具造成的低效率,人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学军  
实物借贷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信用活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兴起之前,实物借贷一直是主要的借贷形式。粮、布、菜、茶、柴、猪等生活资料都曾作过借贷物,其中粮食是最重要的借贷品。历史上私人之间的实物借贷方式,从简单的单一实物借贷,发展为多种多样、多种借贷机制的实物借贷。除邻里之间、亲友之间的实物借贷是无息或低息外,其他私人实物借贷都具有高利贷特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筠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国呈现出了差异化的历史风貌与社会形态。在长久的历史前进历程中,国民精神为我国的长期存续与繁荣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当历史行进到新时期,国民文化自信的成功树立使得中国历史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由钱穆编著、九州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精神》一书,作者以博大的历史情怀、广阔的视野与锐利的目光,将中国历史的各个维度进行详细介绍、深度解析与精准评价,为国民认识过往的历史与当下所处的环境、建设和完善当代的中国历史精神提供了理论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