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3)
- 2023(9912)
- 2022(8704)
- 2021(8586)
- 2020(7017)
- 2019(16619)
- 2018(16816)
- 2017(31082)
- 2016(18045)
- 2015(20607)
- 2014(20912)
- 2013(19766)
- 2012(17964)
- 2011(16254)
- 2010(16171)
- 2009(14052)
- 2008(13402)
- 2007(11516)
- 2006(9998)
- 2005(8600)
- 学科
- 济(59120)
- 经济(59055)
- 管理(45313)
- 业(41740)
- 企(35112)
- 企业(35112)
- 方法(29653)
- 数学(25659)
- 数学方法(25338)
- 教育(22724)
- 中国(20994)
- 学(15831)
- 农(15827)
- 理论(14893)
- 财(14356)
- 业经(13081)
- 地方(12237)
- 技术(11443)
- 农业(10497)
- 和(10392)
- 贸(10003)
- 贸易(9999)
- 教学(9961)
- 易(9691)
- 环境(9593)
- 务(9235)
- 财务(9177)
- 财务管理(9163)
- 制(9143)
- 发(8858)
- 机构
- 大学(241648)
- 学院(237583)
- 管理(93108)
- 济(82025)
- 理学(81650)
- 理学院(80663)
- 经济(79814)
- 管理学(79158)
- 管理学院(78710)
- 研究(78658)
- 京(53004)
- 中国(50775)
- 科学(49917)
- 范(41841)
- 师范(41597)
- 所(38852)
- 教育(36712)
- 财(36336)
- 研究所(35805)
- 业大(34651)
- 中心(34464)
- 北京(34275)
- 师范大学(34157)
- 江(34126)
- 农(33331)
- 技术(30485)
- 财经(29958)
- 院(28659)
- 州(28059)
- 经(27321)
- 基金
- 项目(166374)
- 科学(131742)
- 研究(129407)
- 基金(116686)
- 家(100024)
- 国家(99015)
- 科学基金(84953)
- 社会(76748)
- 社会科(72333)
- 社会科学(72314)
- 教育(67042)
- 省(66715)
- 基金项目(62574)
- 划(58000)
- 编号(56435)
- 自然(54999)
- 自然科(53670)
- 自然科学(53660)
- 自然科学基金(52660)
- 资助(47654)
- 成果(47436)
- 课题(41312)
- 部(38093)
- 重点(37972)
- 发(35815)
- 创(34763)
- 项目编号(34645)
- 年(33946)
- 教育部(33338)
- 规划(32855)
共检索到340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国庆 雷正光
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尔腾斯(Mertens)在对劳动市场与劳动者的职业适应性进行研究时提出了“关键能力”概念,并将其看做是“进入日益复杂的和不可预测的世界的工具”,是“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策略”,在西方社会和教育界引起高度关注。尽管他的英年早逝给教育界留下了许多迄今未能了结的话题,但关键能力及其后续关于职业能力的研究在理论上有许多突破,如能力结构与要素已成为西方、乃至世界许多国家认可的现代职业教育观念,成为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关键词:
职业能力开发 德国 教育理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志群 王炜波
社会和技术发展是技术可能性与社会现实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技术层面等外部因素,对实现技术可能性的关键因素——人考虑较少,结果不但生产效益不理想,而且还束缚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德国职业教育学家劳耐尔(Rauner)1985年提出“设计导向”职教思想的初衷是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但却顺应了教育民主化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大趋势,1990年成为联邦政府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并逐步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Arbeitsprocess)和“职业科学”(Berufswissenschaft)理论,成为欧盟第一个统一的职业教育课程(机动车机电一体化)和欧洲14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方案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设计导向 教育思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邦祥 吴全全
行动导向的学习起源于改革教育学学派的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一样着眼于探讨认知结构与个体活动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是,行动导向理论以人为本,强调人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进行反思的重要性,注重学习过程中交流形式的分析,其核心是优化学习过程。行动导向的学习将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这一探索创新精神和关键能力培养结合的有效方式,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提供了“行动即学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行动导向 教学组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为会议资料下发了我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就驻在国的职业教育的现状、发展经验和走向撰写的专题调研报告。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的有关人员对调研报告分专题进行了摘编和部分撰稿,本刊自2006.2期起将分期刊发系列调研报告(本期为第一部分),以飨读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丽英 张蕴芳 胡晓梅
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是研究"工作""技术"和"职业教育"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理论,学习性工作任务是其核心的要素。根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我们提供了学习性工作任务的通用结构和设计方法,以及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形成、组织与三个等级,提出了研读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理论和一般教学理论、下企业顶岗实践与开展社会服务、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开发手段和开发技术的策略。
关键词:
专业教学论 学习性工作任务 开发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阳 闫静
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方面,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先后制定了一般学科教师专业标准、职业教育专业领域教师专业标准以及见习标准。在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方面,发布了《教师培养和考核框架协定》,确定了职校教师资格框架和内容。德国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培养方面有两个阶段的培养方式,即大学阶段和见习阶段。大学阶段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由大学负责,负责制定职业教育各个专业的学习条例、培养条例及考试条例等,以确保教师教育的有效开展。见习阶段的教师培养持续12~24个月不等,由各州文教部负责,学生完成大学阶段学习并取得学位证书后,开始进行见习活动。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新教师 教学能力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小平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在世界上堪称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它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严格的师资培训制度、配套的职业教育法规,更有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功不可没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和富有特色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含义,分析了"行为导向"教学法产生发展的因素,以此提出了借鉴德国职业教育"行为导伺"教学法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行为导向”教学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约阿西姆·明希 任永秋 于爱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毅红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专任教师,我十分珍惜这次赴德学习、培训的机会,在德国的55天时间里,我系统学习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熟悉和了解了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的做法,并参观了德国的职业学校、"双元制"企业,感受了德国人守法、敬业的严谨工作之风。8周的培训、学习,对我个人的职业教育理念有了较大冲击,个人认为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和特点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借鉴和运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新民
德国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核心观点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能力培养需要把能力分解到具体的可操作的层面上,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并加以引导,如果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出色的表现,自然就达到了教学的最佳效果;采用行动导向教学,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能力本位 行动导向 教学设计 师生关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德国职业教育被誉为全球楷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为德国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制造业强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是与源远流长的德国职业教育思想分不开的。追溯古典、近代、现代具有代表性的德国职业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家的主流观点,从启蒙教育学和新人文主义的影响,到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实践模式,其职业媒介、改革主导、现实转向的发展沿革,在世人面前呈现出一幅熠熠闪光的反思图景,也为深入理解职业教育涉及的教育与职业、科学与政治、职教与普教的辩证关系,勾勒出一个思考的轮廓。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思想溯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莹 马庆发
如何"以一种正确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去研究国外教育制度"?从系统角度出发分析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是论文的主要内容。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首先,"职业性"指的是需要专门资质化的个人和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之间复杂的关系,其基本内涵是职业导向。其次,"职业性"作为诠释性概念,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再次,"职业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姜大源
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其鲜明的职业属性,职业教育的专业不是学科专业,它总是与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的职业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对相关职业领域里的职业群或岗位群的从业资格进行高度归纳概括后形成的一种能力组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学过程与相关领域的行动过程具有一致性,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要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需要专门的理论指导,因此,应该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有别于普通教育教学论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属性 专业教学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