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7)
- 2023(9939)
- 2022(8702)
- 2021(8599)
- 2020(7015)
- 2019(16620)
- 2018(16816)
- 2017(31128)
- 2016(18037)
- 2015(20581)
- 2014(20869)
- 2013(19773)
- 2012(17970)
- 2011(16253)
- 2010(16165)
- 2009(14075)
- 2008(13422)
- 2007(11534)
- 2006(10000)
- 2005(8609)
- 学科
- 济(59241)
- 经济(59175)
- 管理(45354)
- 业(41772)
- 企(35135)
- 企业(35135)
- 方法(29670)
- 数学(25669)
- 数学方法(25347)
- 教育(22526)
- 中国(21071)
- 学(15875)
- 农(15851)
- 理论(14902)
- 财(14358)
- 业经(13103)
- 地方(12292)
- 技术(11445)
- 农业(10517)
- 和(10423)
- 贸(10016)
- 贸易(10012)
- 教学(9918)
- 易(9703)
- 环境(9637)
- 务(9234)
- 财务(9176)
- 制(9172)
- 财务管理(9162)
- 发(8922)
- 机构
- 大学(241738)
- 学院(237525)
- 管理(93189)
- 济(82152)
- 理学(81697)
- 理学院(80707)
- 经济(79942)
- 管理学(79211)
- 研究(78767)
- 管理学院(78762)
- 京(53053)
- 中国(50914)
- 科学(49978)
- 范(41757)
- 师范(41514)
- 所(38922)
- 教育(36658)
- 财(36413)
- 研究所(35877)
- 业大(34665)
- 中心(34492)
- 北京(34300)
- 江(34113)
- 师范大学(34102)
- 农(33351)
- 技术(30427)
- 财经(30019)
- 院(28705)
- 州(28040)
- 经(27380)
- 基金
- 项目(166379)
- 科学(131760)
- 研究(129337)
- 基金(116739)
- 家(100100)
- 国家(99091)
- 科学基金(85005)
- 社会(76742)
- 社会科(72330)
- 社会科学(72311)
- 教育(66961)
- 省(66664)
- 基金项目(62609)
- 划(58006)
- 编号(56396)
- 自然(55028)
- 自然科(53700)
- 自然科学(53690)
- 自然科学基金(52688)
- 资助(47684)
- 成果(47365)
- 课题(41250)
- 部(38103)
- 重点(37972)
- 发(35855)
- 创(34760)
- 项目编号(34611)
- 年(33849)
- 教育部(33342)
- 规划(32824)
共检索到340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国庆 雷正光
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尔腾斯(Mertens)在对劳动市场与劳动者的职业适应性进行研究时提出了“关键能力”概念,并将其看做是“进入日益复杂的和不可预测的世界的工具”,是“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策略”,在西方社会和教育界引起高度关注。尽管他的英年早逝给教育界留下了许多迄今未能了结的话题,但关键能力及其后续关于职业能力的研究在理论上有许多突破,如能力结构与要素已成为西方、乃至世界许多国家认可的现代职业教育观念,成为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关键词:
职业能力开发 德国 教育理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志群 王炜波
社会和技术发展是技术可能性与社会现实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技术层面等外部因素,对实现技术可能性的关键因素——人考虑较少,结果不但生产效益不理想,而且还束缚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德国职业教育学家劳耐尔(Rauner)1985年提出“设计导向”职教思想的初衷是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但却顺应了教育民主化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大趋势,1990年成为联邦政府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并逐步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Arbeitsprocess)和“职业科学”(Berufswissenschaft)理论,成为欧盟第一个统一的职业教育课程(机动车机电一体化)和欧洲14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方案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设计导向 教育思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为会议资料下发了我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就驻在国的职业教育的现状、发展经验和走向撰写的专题调研报告。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的有关人员对调研报告分专题进行了摘编和部分撰稿,本刊自2006.2期起将分期刊发系列调研报告(本期为第一部分),以飨读者。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莹
为了应对智能时代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成为各国普遍追求。从国际上来看,德国已经形成轮廓清晰的实践模式。一方面,德国通过深入研究智能时代生产和服务模式特征,制定了职业行动能力基本框架,明确了职业行动能力核心要素。职业行动能力框架由专业维度(包括知识和技能)和个人维度(包括社会能力和独立能力)构成,不同能力维度又细化为12项职业行动能力要素。另一方面,德国职业行动能力的框架和要素引领了《职业教育条例》改革。通过附加资质和全面覆盖的方式,职业行动能力框架和要素得以体现到《职业教育条例》当中,直接指导了职业教育实践。以职业行动能力研究为媒介,德国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从而提升了职业教育适应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星期 郑艳 安东
开发职业心理资源,将学生潜在的职业心理能力纳入职业考试选拔范畴,在职业教育中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动机、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增强学生的职业学习认知能力和职业天赋能力指数,实现教育生源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使职校学生有价值、有自信、有成就、有自尊。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职业专长、具有职业信念、职业人格完善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心理资源 开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艳华 陈莹
阐述了在德国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中技术、工作组织形式和职业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既依赖于技术和工作组织形式,又是独立于这两者之外的变量。它通过工作过程这一媒介,以发展性任务为载体,以建立职业形象为依托,培养设计导向职业能力。探讨了德国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中职业能力的内涵、应用、养成及其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约阿西姆·明希 任永秋 于爱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邦祥 吴全全
行动导向的学习起源于改革教育学学派的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一样着眼于探讨认知结构与个体活动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是,行动导向理论以人为本,强调人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进行反思的重要性,注重学习过程中交流形式的分析,其核心是优化学习过程。行动导向的学习将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这一探索创新精神和关键能力培养结合的有效方式,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提供了“行动即学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行动导向 教学组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新民
德国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核心观点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能力培养需要把能力分解到具体的可操作的层面上,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并加以引导,如果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出色的表现,自然就达到了教学的最佳效果;采用行动导向教学,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能力本位 行动导向 教学设计 师生关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德国职业教育被誉为全球楷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为德国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制造业强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是与源远流长的德国职业教育思想分不开的。追溯古典、近代、现代具有代表性的德国职业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家的主流观点,从启蒙教育学和新人文主义的影响,到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实践模式,其职业媒介、改革主导、现实转向的发展沿革,在世人面前呈现出一幅熠熠闪光的反思图景,也为深入理解职业教育涉及的教育与职业、科学与政治、职教与普教的辩证关系,勾勒出一个思考的轮廓。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思想溯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小平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在世界上堪称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它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严格的师资培训制度、配套的职业教育法规,更有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功不可没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和富有特色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含义,分析了"行为导向"教学法产生发展的因素,以此提出了借鉴德国职业教育"行为导伺"教学法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行为导向”教学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跃 李静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倡导使用工作手册式教材,分析国内目前真正意义上出版的面向职业教育领域的工作手册式教材基本没有,根本原因主要是开发这类教材的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对于工作手册式教材如何开发的学术支撑基本处于空白。德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图表手册式教材对我国职教20条中提到的工作手册式教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工作手册式教材编写体例及开发要点的分析,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定义、编写内容及教学应用等提出指导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春燕
为使新时代职业教育更好应对社会与经济的变革,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提出的PGSD能力分析模型,实现了从职业人才需求到教育教学的过渡互通。PGSD能力分析模型是从职业领域出发,分层剖析职业对不同层次和类型专门人才的需求,确定各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再通过"鱼骨式"能力分析会解析典型职业活动及职业能力,进而深入挖掘通用能力、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应用PGSD能力分析模型可以开发职业教育某一层次或各层次衔接的课程体系,也可以开发职业培训课程,研制课程标准、实施质量评价、开发教学资源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