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2)
2023(12764)
2022(10548)
2021(9545)
2020(7543)
2019(17249)
2018(16845)
2017(31493)
2016(16707)
2015(18932)
2014(18862)
2013(19080)
2012(18426)
2011(17354)
2010(17695)
2009(16659)
2008(16391)
2007(14900)
2006(13857)
2005(13243)
作者
(51095)
(42645)
(42361)
(40318)
(27378)
(20368)
(19038)
(16465)
(16274)
(15368)
(14998)
(14163)
(14016)
(13849)
(13676)
(13299)
(12572)
(12369)
(12222)
(11640)
(11037)
(10399)
(10285)
(9967)
(9642)
(9604)
(9399)
(9054)
(8652)
(8337)
学科
(99921)
经济(99845)
管理(45874)
(40636)
方法(31816)
(30475)
企业(30475)
中国(29935)
数学(27746)
数学方法(27592)
地方(26321)
(22644)
业经(19622)
(19105)
环境(18931)
(18165)
贸易(18147)
(17538)
(16983)
金融(16982)
地方经济(16246)
(16037)
银行(16022)
(15846)
(15746)
(15052)
农业(15045)
(14796)
(12686)
(11618)
机构
大学(262015)
学院(260548)
(126522)
经济(124347)
研究(103419)
管理(92192)
中国(81098)
理学(76708)
理学院(75761)
管理学(74779)
管理学院(74284)
科学(57919)
(57510)
(55626)
(52951)
研究所(47430)
中心(44421)
财经(43636)
经济学(41544)
(39923)
(39680)
(39627)
北京(38107)
经济学院(37001)
(36504)
(36255)
师范(35989)
业大(32471)
财经大学(32193)
(31807)
基金
项目(159796)
科学(126947)
研究(119394)
基金(117553)
(102165)
国家(101362)
科学基金(85828)
社会(80709)
社会科(76785)
社会科学(76767)
基金项目(60241)
(59615)
教育(52647)
(50861)
自然(50778)
自然科(49519)
自然科学(49505)
资助(48736)
自然科学基金(48629)
编号(45032)
(41268)
成果(37644)
重点(36880)
(36436)
国家社会(35040)
发展(34355)
(33799)
课题(33288)
(32693)
中国(32312)
期刊
(155715)
经济(155715)
研究(92088)
中国(58347)
(40254)
(38118)
学报(38031)
管理(37698)
科学(37105)
(31581)
金融(31581)
大学(29352)
学学(27483)
教育(26924)
农业(26108)
经济研究(26062)
财经(24395)
业经(22641)
技术(21831)
(21339)
问题(20408)
(18635)
国际(17605)
世界(17071)
技术经济(14853)
(14713)
统计(12669)
经济问题(12639)
资源(12139)
现代(11988)
共检索到429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卓元  王松霈  
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湖北人民出版社近期出版了中南财经大学刘思华教授新著《当代中国的绿色道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简称《道路》)。该书敢于就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陈述人所未述的己见,诸多创新让人读后启发良多,择其要者略作评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振华  王敏轶  
20世纪50~60年代以后人类环保意识逐步觉醒,并在80年代以来迅速渗透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层面,绿色运动在世界各国纷纷兴起。绿色营销正是在这种绿色浪潮推动下,于80年代首先在工业发达国家发展起来。当前,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及其企业在绿色产品技术和市场方面已经较为成熟,绿色营销浪潮已经形成。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环境成为消费者的关注点,绿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超毅  李兰  
文章以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绿色物流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的动态演进特征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与绿色经济之间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实现了从勉强协调等级向初级协调等级的转变;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协调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且各地区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科技创新、城镇化水平和政府支持是影响两系统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子,且多数因子在与其他因子叠加后会产生双因子增强作用。由此,文章提出了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淑红  
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国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是核心问题。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成果不断改善和提升,但绩效提升幅度有限,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尤其是自然生态规律和市场经济矛盾、城市现代化发展与生态贫困矛盾以及资本逐利性与环境保护公共物品内在属性之间的矛盾。对此,需进一步深化绿色改革,通过提升绿色供给发展低碳经济,创新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符合中国绿色经济发展需求的机制、体制,推进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淑红  
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国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是核心问题。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成果不断改善和提升,但绩效提升幅度有限,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尤其是自然生态规律和市场经济矛盾、城市现代化发展与生态贫困矛盾以及资本逐利性与环境保护公共物品内在属性之间的矛盾。对此,需进一步深化绿色改革,通过提升绿色供给发展低碳经济,创新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符合中国绿色经济发展需求的机制、体制,推进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文进  
通过揭示市场经济与生态农业的关系,阐明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农业发展的条件和阶段性,分析了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晓欣  
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南北横跨北半球49个纬度,东西跨越经度60多度。同时,我国辽阔的国土南北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多个热量和气候带,东西地质形态差异大,地表高低起伏,海拔高度由西南地区的青藏高原逐渐梯次下降。复杂的地质形态和差异巨大的南北热量分布,造就了我国多样化的区域生态系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晓欣  
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南北横跨北半球49个纬度,东西跨越经度60多度。同时,我国辽阔的国土南北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多个热量和气候带,东西地质形态差异大,地表高低起伏,海拔高度由西南地区的青藏高原逐渐梯次下降。复杂的地质形态和差异巨大的南北热量分布,造就了我国多样化的区域生态系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照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一般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绿色经济则主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绿色经济是在20世纪后半期,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遇到能源危机、生态危机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换句话说,绿色经济不过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快达到环境和资源无法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晓理  
作者从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人的特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了人工生态系统应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一致的观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立中  盖志毅  
通过探讨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文化、政治、经济、政策等方面剖析成因,提出促进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运行机制、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大力发展沙产业、开发生态旅游业等,这些对实现牧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康晓虹  赵立娟  红花  肖娅星  
绿色投资和循环经济二者耦合协调、相互促进,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有利于协同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建设。文章基于2010—2019年内蒙古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绿色投资和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内蒙古绿色投资与循环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内蒙古绿色投资发展滞后,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从空间上看,内蒙古9个地级市绿色投资与循环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均达到中度以上的耦合协调状态。从时间上看,2010—2019年内蒙古绿色投资系统与循环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整体上保持平稳递增态势。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绿色制度体系建设,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加大绿色投资力度,倡导环保理念,提升参与意识,深入推动内蒙古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建华  王虹吉  郑鹏  
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二者耦合协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文章基于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以2011—2015年贵州省9个市(州)的面板数据为例,研究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其结果表明:①贵州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整体评价指数得分较低,绿色金融发展滞后;②贵州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整体表现一般,循环经济发展与绿色金融支持基本保持初步耦合与协调状态;③从时间上来看,贵州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耦合度与协调度在2011—2015年以保持稳定为主,但个别市(州)出现了下滑。因此,贵州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务必协调好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避免陷入"低发展陷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翔   邹莎  
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绿色金融秉持环境保护的理念,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基于2009~2020年湖北省12个地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对湖北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2009~2020年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绿色金融表现为波动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基本超前于绿色金融。(2)湖北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度发展水平较高。从时间维度看,12市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系统耦合水平在不断发展;从空间维度看,12市耦合水平发展分布较均匀。(3)湖北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并表现为东西部高、中部低的格局;在湖北省12个地市中,武汉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领先。(4)2009~2020年湖北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负自相关,以武汉为中心表现出“高-低”聚集,表明湖北省各地级市两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最后,为进一步提升湖北省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促进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