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1)
- 2023(5557)
- 2022(5008)
- 2021(4572)
- 2020(4092)
- 2019(9616)
- 2018(9615)
- 2017(18803)
- 2016(10601)
- 2015(11982)
- 2014(12408)
- 2013(12512)
- 2012(11820)
- 2011(10864)
- 2010(11023)
- 2009(10370)
- 2008(10492)
- 2007(9696)
- 2006(8254)
- 2005(7391)
- 学科
- 济(46500)
- 经济(46464)
- 管理(28398)
- 业(26128)
- 方法(23277)
- 数学(20874)
- 数学方法(20701)
- 企(19857)
- 企业(19857)
- 农(14021)
- 学(11914)
- 环境(11062)
- 财(11040)
- 地方(10868)
- 中国(10697)
- 农业(9228)
- 业经(8613)
- 贸(8468)
- 贸易(8467)
- 和(8234)
- 易(8189)
- 制(7370)
- 划(6865)
- 生态(6786)
- 务(6460)
- 财务(6446)
- 财务管理(6424)
- 理论(6321)
- 银(6226)
- 银行(6201)
- 机构
- 学院(157667)
- 大学(157284)
- 济(63570)
- 经济(62137)
- 管理(58122)
- 研究(54939)
- 理学(49941)
- 理学院(49316)
- 管理学(48341)
- 管理学院(48062)
- 中国(40831)
- 科学(36937)
- 京(33495)
- 农(31717)
- 所(29625)
- 财(28306)
- 研究所(27254)
- 业大(26580)
- 中心(25539)
- 农业(25196)
- 江(23873)
- 财经(22412)
- 范(21651)
- 师范(21431)
- 北京(21272)
- 经(20109)
- 经济学(19734)
- 州(19557)
- 院(19284)
- 经济学院(18054)
- 基金
- 项目(104756)
- 科学(81004)
- 研究(74526)
- 基金(74231)
- 家(65458)
- 国家(64910)
- 科学基金(54135)
- 社会(45550)
- 社会科(43045)
- 社会科学(43026)
- 省(42647)
- 基金项目(40119)
- 划(35825)
- 自然(35616)
- 自然科(34596)
- 自然科学(34583)
- 自然科学基金(33936)
- 教育(33726)
- 编号(30567)
- 资助(30416)
- 成果(24572)
- 重点(24398)
- 发(23574)
- 部(22922)
- 课题(21254)
- 创(21122)
- 计划(20636)
- 科研(20514)
- 创新(19794)
- 大学(19047)
共检索到227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琴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文章从精神生态视角解读小说,展现主人公玛吉的心路历程,分析玛吉精神失衡的原因,指出工业化造成了环境和社会关系的恶化,继而引发人精神生态的失衡。小说反映了艾略特所倡导的自然、人类社会与人类精神世界和谐平衡的生态哲学观。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尹成成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主要反映了工业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冲突,展现了工业文明中人际关系失衡和人性扭曲的事实。文章拟从社会生态学批评视角研究《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家庭和人际关系,通过小说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反映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多种关系失衡的现实,进而揭示小说家的人文关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汉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杨汉麟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这一学说问世后,不仅在心理学界激起强烈反响,而且对其它人文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育亦不例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继宗
张择端未将清明习俗展现在画卷中,证明他无意用"清明"一词指清明时节。图中所绘非汴京城门口,而是城外清明坊东端的虹桥上河段。"政治清明"说是后人观感,不能代表作者本意。因此,《清明上河图》画题旨在标明所画乃清明坊东的上河风光,"清明"一词的本义指清明坊。以地名命名此图的做法,是对本图逼真再现原景的一种强有力宣称。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上河 汴京 清明坊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曹惠民
马来西亚青年作家菲尔撰录的新作《古楼河上的星光》,全面地呈现了著名侨领、华商许廷炎的拼搏经历与成功人生,既写出了许氏以心处世的仁爱德行,也表现出自己以心写心的书写姿态,堪称马华文学近年来出现的一部兼具励志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佳作。
关键词:
许廷炎 菲尔 马华文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撒莹 严国泰
解析宋画《清明上河图》中的街市,分析其描绘的场所精神、户外活动空间和街市空间布局三方面,验证街市作为历史记忆和未来记忆的载体,是城市的窗口和城市设计的母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俊 孙晗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麦克莫瑞学院著名会计学教授弗洛伦斯·艾德勒·德罗弗(Florence Edler De Roover)在商业历史学会通报(Bulletin of the Business Historical Society)上发表了多篇经典论文,其中发表于1941的《十二世纪热那亚的合作账户》(Partnership Accounts in Twelfth Century Genoa,后文简称"《账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敬宝
科斯定理是寻求外部性问题内在化的一种途径与方法,它以市场经济为前提,借助交易费用这一中间媒介,通过产权制度安排这一根本办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尽管科斯定理有其自身局限性,但在客观上推动了外部性的深入探讨,为外部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科斯定理 外部性 交易费用 产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晶 包维楷 庞学勇 范建容 杨阿强
为了预测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实施对下游干旱河谷演变的影响,开展了对泸定县城以上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生态需水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干旱河谷生态需水量为能够维系干旱河谷生态功能的基本环境目标、恢复干旱河谷生态景观的生态系统所需求的水量;②研究区干旱河谷总面积1185.00km2,其中干暖河谷250.11km2,干温河谷934.89km2;③考虑输沙需水时,维持研究区干旱河谷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56.3×108m3,其中干暖河谷最小为58.8×108m3,干温河谷最小为97.4×108m3,不考虑输沙需水时,最小生态需水量仅为58.3×108m3;④河道外需水量占总生态需水量的5.7%;⑤考虑输沙需水...
关键词:
生态 干旱河谷 大渡河上游 生态需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贡璐 张雪妮 安尼瓦尔·阿木提
文章运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对塔里木河上游典型农业绿洲——阿克苏绿洲1990~2005年间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荷率、能值密度、人均能值用量、能值产投比及可持续性指数、系统稳定性指数及优势度指数等重要能值指标对该时期阿克苏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状况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处于向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转化的初始阶段,以劳力、畜力和有机肥等有机辅助能为主的传统农业正逐渐被以农机、化肥等工业辅助能为主的现代农业所替代,农业模式也正从以种植业为主向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林果业、水产业为辅的多样化转化。但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依然相对落后,系统生产效率不高,...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塔里木河上游 农业生态系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星
弗洛姆和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两位批判哲学家,二者都曾对消费异化现象进行过批判。消费社会是病态的社会,消费异化带来了环境恶化、人际关系消费化、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等诸多问题,使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极权化、病态发展。通过对弗洛姆与马尔库塞的消费异化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倡导人们健康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弗洛姆 马尔库塞 消费异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国土地区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苹 袁友胜 王铎
本文从洛阳的自然地理环境、古代历史文化和古代城市园林建设以及当代城市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洛阳"山水城市"建设的优势条件和历史必然。
关键词:
洛阳 山水城市 建设 优势条件 历史必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2019年9月15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著名经济学家、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教授出席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诺奖得主面对面"活动,并发表了"工业机器人与产业就业解析——基于十国数据"的学术报告。皮萨里德斯教授首先探讨了新技术应用与劳动力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新技术的应用往往会带来经济结构转型,从而在劳动力市场带来"工作毁灭"和"工作创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琳 魏天兴 张晓明 缪今典 李亦然
【目的】探究土地利用变化有利于识别水沙变化原因,对流域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与改进具有指导意义。【方法】以黄土高原北洛河上游为研究区,基于GEE与PIE-Engine平台获取1990—2020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数据,从地类转移、植被覆盖度(FVC)、土地利用强度(LUI)及景观格局(平均斑块面积AREA_MN、聚合度指数AI、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形状指数LSI)4方面描述北洛河上游各县域土地利用情况,并结合水沙数据探究土地利用与水沙的相关关系。【结果】(1)2000年后北洛河上游农田向草地、森林转移,其面积减幅达79.05%,其中“农田→森林”集中分布于吴起县东南部,“农田→草地”在定边县分布最为密集。(2)2000—2020年流域FVC迅速增加,吴起县整体FVC高于定边县同期水平;定边县LUI变化较吴起县存在滞后性,但二者均在2010—2020年间明显下降。(3)2000年前后年径流、输沙减少率分别为46.68%、81.83%;2000—2020年来沙系数0.42小于1990—2000年来沙系数0.80。(4)FVC与水沙量呈显著负相关,森林AREA_MN、AI分别与径流量、输沙量呈显著正相关,森林LPI、LSI与径流量、森林LSI与输沙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北洛河上游水沙与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关系密切,不同县域地表覆被与用地强度差异明显,在退耕还林(草)驱动下该地区土地总体变化趋势有助于削减径流泥沙。研究结果将为流域土地利用与黄土高原径流泥沙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