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96)
2023(14578)
2022(12033)
2021(11278)
2020(9234)
2019(20900)
2018(20947)
2017(39998)
2016(22275)
2015(25050)
2014(25411)
2013(24443)
2012(22175)
2011(19755)
2010(19668)
2009(17903)
2008(17204)
2007(15018)
2006(13044)
2005(11408)
作者
(64564)
(53388)
(53091)
(50760)
(33987)
(25549)
(24111)
(21173)
(20339)
(18990)
(18298)
(18013)
(16931)
(16923)
(16495)
(16407)
(16025)
(15931)
(15302)
(15164)
(13398)
(13246)
(13074)
(12100)
(12044)
(11878)
(11871)
(11755)
(10785)
(10663)
学科
(82414)
经济(82318)
管理(61198)
(56202)
(46114)
企业(46114)
方法(35265)
数学(29952)
数学方法(29555)
(24768)
中国(24410)
(20901)
业经(20550)
(20166)
地方(17553)
(16628)
农业(16505)
理论(15404)
(13895)
贸易(13888)
(13865)
(13466)
(13257)
环境(13237)
银行(13195)
技术(12962)
教育(12958)
(12792)
(12570)
(12560)
机构
学院(306650)
大学(306361)
管理(117864)
(112729)
经济(109964)
研究(105316)
理学(101826)
理学院(100604)
管理学(98637)
管理学院(98094)
中国(77094)
科学(68972)
(66883)
(53903)
(53606)
(51780)
研究所(49488)
业大(48703)
中心(46867)
(45290)
(42611)
师范(42155)
北京(42152)
农业(42138)
财经(41480)
(39209)
(37646)
(36884)
技术(35345)
师范大学(33885)
基金
项目(214983)
科学(167030)
研究(157515)
基金(152661)
(134387)
国家(133219)
科学基金(112789)
社会(95555)
社会科(90167)
社会科学(90144)
(85174)
基金项目(81186)
自然(73863)
(72138)
自然科(72077)
自然科学(72057)
教育(72035)
自然科学基金(70694)
编号(65938)
资助(61787)
成果(53929)
重点(48518)
(46163)
课题(46041)
(45761)
(44396)
创新(41347)
科研(41002)
项目编号(40307)
计划(39312)
期刊
(125397)
经济(125397)
研究(88371)
中国(60266)
学报(53987)
(49893)
科学(47896)
管理(42785)
教育(40093)
大学(39954)
(38507)
学学(37461)
农业(34572)
技术(26566)
(24509)
金融(24509)
业经(22003)
经济研究(19462)
财经(19260)
图书(17930)
(17308)
问题(16527)
(16316)
科技(15724)
(15467)
理论(14715)
资源(14290)
业大(14179)
现代(13746)
实践(13674)
共检索到446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叶舟  
早期《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的体系化研究强调整个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形式构建,随着体系化进程的实质化,研究转向《应对气候变化法》单行法的体系化建构。此时,面临管制性、政策性立法模式选择的矛盾,气候变化信息公开部分的立法体系化能同时兼顾气候变化特殊性与立法模式交叉属性,可作为突破该障碍的切口。应通过协调已有国际条约与国内立法、吸收司法判例实践经验完成该部分的体系化,进而形成对整部法律的体系化指导。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廖诗评   李芷馨  
经济制裁是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中国频繁遭遇他国各类经济制裁,美国甚至专门针对中国出台了颇具特点的经济制裁措施,使得中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相关利益受到威胁。对此,中国应当保持战略定力,在审慎审视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依托自身较强的国家实力和抗制裁韧性,借鉴他国应对制裁的有益经验,初步探索“内外统筹,多元并举”的经济制裁应对路径,综合运用国内与国际措施,交替使用经济、法律和外交手段,在有效应对美国经济制裁的同时,为国际社会将经济制裁纳入国际法治轨道贡献丰富的国家实践经验,充分履行国际社会中的大国责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谢海生  庄贵阳  
建筑领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其路径选择将决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成败。当前建筑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主要有三种路径,即"A路径"、"E路径"和"B路径",但三种路径都不符合当下中国国情。基于此,探索适宜中国国情的"C路径",并从建筑发展阶段、原则、视角、消费和供给几个方面来表述"C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祖斌  李洪华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立在乡土中国基础上的伦理式诚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高等学校来说,诚信教育也逐渐成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题。价值观是实践的,也是文化的,诚信教育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要进行体系化的教育安排,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舆论宣传、教育引导、文化熏陶、活动实践、制度保障等体系化的运作综合发力,从而使大学生将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要求和行为自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靖  邱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如何将文化志愿服务以体系化的方式常效延伸至基层,如何在公共文化领域开展专业化的文化志愿服务,是关涉公共文化服务、志愿服务以及基层治理等多领域的重要问题。研究选取了G市的13个区域总分馆体系作为样本,调研志愿服务现状和需求,分析志愿服务体系化和专业化程度,梳理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志愿服务实践案例,探讨总分馆体系在志愿服务方面的能动逻辑。论文指出提高图书馆志愿服务的体系化程度,是实现图书馆志愿服务专业化的基本方向。论文总结了图书馆志愿服务体系化专业化发展的三大路径,包括依托图书馆总分馆结构分层自然生成志愿服务框架体系,嫁接图书馆总分馆职能分层科学分解志愿服务功能体系,整合图书馆总分馆多层资源有效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水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谭林  高佳琳  
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自然灾害风险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导致的金融风险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在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气候变化与金融风险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并重点围绕气候变化对银行、保险等金融体系风险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导致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及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媛媛  姚恩建  徐洪磊  黄全胜  吴睿  王人洁  
交通运输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行业之一。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交通运输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手段措施、基础能力等还存在一些不足。该文从减缓和适应2个角度出发,梳理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开展的政策与行动,分析了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基础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交通运输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总体策略和路径,以及提升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思路和建议,以支撑交通运输领域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睿山  陈丹  王云  
当前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增加以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风景园林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但风景园林在我国气候变化应对中的话语权仍显不足。为提升风景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学科地位,厘清风景园林在气候变化应对领域的责任和担当,探索风景园林气候设计的创新路径,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气候变化应对相关文献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从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考察了风景园林能够做出重要贡献的领域。结果显示,风景园林应该面向气候变化适应、灾害治理、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需求,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一方面通过气候积极性设计在城乡人居环境中固碳增汇、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通过景观规划设计适应气候变化,降低灾害风险,增强城乡韧性。风景园林气候设计的创新路径包括:标准化定向、空间化定量转向、生态完整性取向、多尺度面向以及教学改革创新。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风景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大有可为,气候设计的创新探索可推动风景园林学科范式转型和创新发展,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方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耀宗  张勃  刘艳艳  张多勇  王东  
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国际社会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共同发展问题已经开展了积极的磋商与合作,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偏差和国家利益的博弈,目前气候谈判还没有达成各方满意一致的协议,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困难做了分析,对未来中国气候外交坚持的原则、任务、策略做了进一步有益的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韬  刘玉洁  张九天  王文涛  
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式之一,适应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是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关键内容。在不同层面建立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构建不同部门或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体系是我国实现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途径。本文解析了"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的内涵,即不同适应主体和部门对各种适应技术进行选择、优化、配置,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匹配的有机体系,从而使适应技术体系的整体功能发生质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集成创新可以使适应气候变化不同主体或部门的资源、技术、能力等实现重新组合并且优化,进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效果。提出了我国适应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秋雁  刘业帆  
气候变化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和举措必将对未来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MRV)成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从探讨MRV内涵和价值入手,分析了中国MRV体系的现状和不足,借鉴欧盟和美国MRV体系,提出了秉承"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理念,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有中国特色的MRV体系的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秀娟  
中国社会结构及经济环境在剧烈演变之下,开启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黄金时代,尤其经济"新常态"现象出现后,国家明确表示要放弃粗犷型经济高速发展,转而寻求高质量经济增长,这就意味着应用型人才替代低素质劳动力是一个必然趋势。基于这一前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除了要遵循职业岗位定位外,还应注重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及法治等秩序内涵的渗透,其中"法治秩序"是应用型人才参与一切活动的基本准绳。结合现状,应用型高校教育体系中大多忽视法治教育重要性,一味将重心放在应用型技能、经验、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建春  杨昱莅  张娅妮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21世纪对人类最大的考验。山西省要紧紧抓住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机遇,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竞争力。本文首先阐述了世界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实践及中国的态度和努力,然后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山西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提出了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围绕"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单位GDP能耗降低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减排目标,从健全管理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法规政策,强化制度保障;加强监督考核,落实发展目标;创新科技体系,提高研发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燕华  钱凤魁  王文涛  葛全胜  马翠梅  张九天  何霄嘉  
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方面,适应则更为现实和迫切,而适应技术的正确选择与表述是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内容。本研究以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农业、林业、水资源、海岸带、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等领域为对象,在分析各领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危害及其适应技术响应基础上,初步总结归纳出11项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表达方式,主要包括预警、工程研发、动态监测、评估、灾害防控、适应空间、适应长效性、模型分析、重大工程、行业标准和规范以及社会影响与宣传等类型的技术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选择框架,对各领域适应技术进行初步归类;最后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类型适应技术选择的基本操作步骤。研究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