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9)
2023(10479)
2022(9405)
2021(8949)
2020(7621)
2019(17617)
2018(17890)
2017(34075)
2016(18981)
2015(21533)
2014(21683)
2013(21475)
2012(19733)
2011(17784)
2010(17851)
2009(16262)
2008(15678)
2007(13728)
2006(12132)
2005(10717)
作者
(54419)
(44909)
(44770)
(42581)
(28789)
(21646)
(20403)
(17752)
(17303)
(16301)
(15615)
(15066)
(14417)
(14297)
(13877)
(13753)
(13549)
(13363)
(12879)
(12822)
(11332)
(11238)
(10874)
(10319)
(10244)
(10138)
(10031)
(9887)
(9106)
(8897)
学科
(71038)
经济(70944)
管理(53515)
(49490)
(41790)
企业(41790)
方法(32834)
数学(27804)
数学方法(27454)
中国(19578)
(19296)
(17933)
(17766)
地方(16247)
业经(16058)
理论(13851)
(13588)
(12990)
农业(12786)
(11931)
贸易(11923)
(11675)
银行(11635)
(11527)
教育(11526)
技术(11413)
(11374)
财务(11303)
财务管理(11282)
环境(11159)
机构
大学(263405)
学院(260195)
管理(105173)
(97003)
经济(94573)
理学(90635)
理学院(89635)
管理学(88064)
管理学院(87601)
研究(86518)
中国(64195)
(56890)
科学(55085)
(45597)
(43427)
(41152)
中心(40015)
研究所(39590)
业大(39540)
(38786)
北京(36423)
(36218)
财经(36190)
师范(35908)
(32740)
(32507)
农业(32151)
(31721)
师范大学(29018)
技术(28895)
基金
项目(178885)
科学(139148)
研究(132748)
基金(127298)
(110344)
国家(109358)
科学基金(93598)
社会(80290)
社会科(75852)
社会科学(75833)
(70751)
基金项目(68133)
自然(61553)
教育(61163)
自然科(60072)
自然科学(60057)
(59404)
自然科学基金(58959)
编号(55792)
资助(52685)
成果(46443)
重点(39515)
(38854)
课题(38511)
(37373)
(36805)
项目编号(34701)
创新(34190)
科研(34105)
大学(33296)
期刊
(108044)
经济(108044)
研究(78661)
中国(50303)
学报(42787)
管理(38012)
科学(37962)
(37094)
教育(34893)
(33847)
大学(31847)
学学(29016)
农业(25847)
技术(23183)
(22244)
金融(22244)
图书(20425)
业经(17599)
财经(16562)
经济研究(16097)
理论(14365)
书馆(14312)
图书馆(14312)
问题(14003)
(13982)
实践(13411)
(13411)
科技(13035)
(12960)
情报(12316)
共检索到385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韦盛年  杨权  
以函禅师为核心的佛教海云系僧人和居士,是清初岭南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政治、宗教、文学群体。十分重视乡邦文献研究的冼玉清先生在其晚年,曾费十馀年之功撰成《广东释道著述考》。此书以完善的体例,对海云系佛教文献做了详备的著录与考释,为研究这个法系的禅史奠定了文献基础。这部分内容实为《广东释道著述考》的最重要价值所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熊静  
伦明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一生以续修四库为志业,续书楼之名远播海内。作为一位学者型藏书家,收藏之余,伦明还注重利用藏书展开学术研究。由于他一直坚持亲自抄书、校书,故其版本、目录学思想颇合实用,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伦氏著作许多是未刊的手稿本,读者访求不易,故撰此文对其文献学著作作一梳理,希望引起海内外同好对伦明研究的关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剑云  
煮茗南山,挑灯看剑,回首五千年沧桑,魂幽幽萦沙场。忆昔颠峰对决,汉唐雄风,尧舜六亿,意气鹰扬;见惯勃兴忽亡,折戟沉沙,细细磨洗,凝神端详。如烟多少事,理毋乱,静思量,烛幽探微,释心中块垒,话古今治理之得失,权中洋管理之利弊,丛林荆棘间觅蹊径,大道多歧兮无极之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剑云  
煮茗南山,挑灯看剑,回首五千年沧桑,魂幽幽萦沙场。忆昔颠峰对决,汉唐雄风,尧舜六亿,意气鹰扬;见惯勃兴忽亡,折戟沉沙,细细磨洗,凝神端详。如烟多少事,理毋乱,静思量,烛幽探微,释心中块垒,话古今治理之得失,权中洋管理之利弊,丛林荆棘间觅蹊径,大道多歧兮无极之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乔好勤  
以苏轼在岭南的著述为例,论述了流寓名人著述的重要地方文献价值,从而提出凡"入籍"流寓名人的著作应该酌情收入地方文献专藏和录入地方文献目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传忠  
怎样看待文献对于著述的作用———摘自《中华读书报》1996年6月19日周传忠主持人:近两年学界关于思想家与学问家之异同”的论争非常热烈,其着眼点之一就是著述与文献(或曰“参考文献”)的关系问题。著述与文献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是体用不二、不可分割,还是...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乔好勤  
关于地方文献范围的讨论中,地方人士著述的取舍问题,一直存在分歧。本文主张地方人士著述应当全部收入当地地方文献,并在分析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各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界定"地方人士"可以遵循的两个原则,即出生地原则和户籍原则,认可在这两个原则下同一文献同时收于两地地方文献的情况。参考文献1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微  
清末著名学者王闿运的楹联,将宋代以来的儒学发展隐括为"濂溪一脉""吾道南来""大江东去"三个阶段,从儒学文献的角度而言,可以将这三个阶段的学派源流著作统称为"道南文献"。"道南文献"有《道南录》《道南渊源录》《道南一脉》等共约80余种400余卷,主要可分为四类:濂溪学相关著作;《伊洛渊源录》及续作;以"道南"命名的著作;概述道统、学统类著作。"道南文献"的道统谱系以濂学为"元创",以濂洛关闽为"正脉",概述圣学"统宗",意在梳理宋代以来儒学的传承脉络,确立儒学正统、理学正宗。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向远  
东晋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中的"三不易"之"不易",一直被训释为"不容易"。而从文字训诂及道安一以贯之的翻译思想来看,"不易"之"易"宜作"轻易"解,"不易"宜作"不变"解。"不易"并非"不容易",而是不变、"不轻易"或"勿轻易"之谓。"三不易"是为了规避"五失本"而对译者提出的三条"勿轻易而为",概言之:勿轻易以古适今、勿轻易以浅代深,勿轻易臆度原典。可视为翻译的"三戒"。假若将"不易"解释为"不容易",便会把"三不易"当做三条"不容易"做而又要努力去做的事,这不仅不符合"五失本"与"三不易"之间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坤  
[目的/意义]《清代著述考》是顾颉刚编纂的一部有关清代学术的目录学著作。书中所体现顾颉刚的治学路径、思想和方法至今仍值得借鉴和吸收。[方法/过程]通过对《清代著述考》成书、体例及创新点的分析,结合顾颉刚早年有关目录学与清代学术的相关文献论著,探索其早年治学观念,揭示其构建清代学术统系的路径、内容和影响。[结果/结论]经过《清代著述考》的编撰,顾颉刚深化了对清人治学成果的吸收,对他形成"由经入史"的治学路径,在古史研究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打下重要基础。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罗彧  
王重民是我国著名的文献学家。他勤奋钻研、治学严谨、著述宏富,其文献学治学领域与成就主要表现在目录、版本、校勘、辑佚等多个学科。在其丰富的著述中,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形成了视野开阔、内涵丰富、方法多维、勇于创新、富有特色的博大精深的学术体系。学界对王重民的著述进行过一些分类和整理,但由于时代的特殊原因或材料的沉浮隐现,已有目录对王重民学术著述的分类情况颇值得商榷,同时有线索表明以往的著录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全面而清晰地彰显王重民的学术成就,文章对王重民的学术著述进行了系统分类、整理和考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利安  李永斌  
唐时是明末清初信仰佛教的一位士大夫,在学佛修持方面师承云栖祩宏,并与蕅益智旭、觉浪道盛等名僧交往密切,与明末竟陵派钟惺等文人及明末诸生也过从甚密。唐时效仿《弘明集》等佛教论著的编纂形式,出于方便世人及汇集隋唐以降重要佛教文献的意愿,编成《如来香》十四卷。其编纂过程中的文献取舍与志趣流露鲜明地反映出明末文人士大夫阶层对佛教的复杂心理,以及明清居士喜好禅学、皈命净土、圆融三教等文化向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洪升  
晚清民初文献学家缪荃孙的著述,《清史稿.艺文志》始有著录,其后经《清史稿艺文志补编》、《江苏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缪荃孙研究数据索引》等史志和专著,以及《缪艺风先生著述目》、《〈缪艺风先生著述目〉补》等专门论文的逐步清理和续补,已得缪氏著述百余种,但各家限于条件,所载数量与缪氏实著仍有差距,本文新考得各家失载缪著三十种,并一一撰写了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