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0)
- 2023(2162)
- 2022(1713)
- 2021(1635)
- 2020(1325)
- 2019(3164)
- 2018(2945)
- 2017(4602)
- 2016(3255)
- 2015(3814)
- 2014(3816)
- 2013(3227)
- 2012(3054)
- 2011(2801)
- 2010(2726)
- 2009(1945)
- 2008(2066)
- 2007(1846)
- 2006(1547)
- 2005(1323)
- 学科
- 中国(5617)
- 管理(5168)
- 业(4753)
- 教育(3505)
- 济(3442)
- 经济(3437)
- 企(3107)
- 企业(3107)
- 教学(3029)
- 理论(3007)
- 农(2802)
- 技术(2194)
- 农业(2069)
- 学法(1931)
- 教学法(1931)
- 学(1827)
- 学校(1800)
- 职业(1791)
- 学理(1649)
- 学理论(1649)
- 财(1594)
- 职业技术(1377)
- 务(1224)
- 财务(1217)
- 财务管理(1214)
- 方法(1200)
- 业经(1164)
- 企业财务(1163)
- 收入(1136)
- 分配(1046)
- 机构
- 学院(36440)
- 大学(33392)
- 研究(13712)
- 教育(12959)
- 职业(11198)
- 范(10736)
- 师范(10648)
- 技术(10317)
- 科学(9070)
- 师范大学(8322)
- 管理(8224)
- 职业技术(7719)
- 所(7561)
- 京(7363)
- 江(7171)
- 中国(7098)
- 济(6999)
- 理学(6907)
- 研究所(6864)
- 理学院(6751)
- 经济(6575)
- 管理学(6474)
- 管理学院(6399)
- 技术学院(6314)
- 中心(5956)
- 农(5901)
- 院(5336)
- 州(5119)
- 教育学(5107)
- 业大(5011)
共检索到57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小球 郭铁成 姜协武 杨峰
国家有必要制定《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标准》。在国内外比较研究、全国六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师德为先、素质为本、能力为重、专业化取向、可持续发展、"门槛"适度的6项原则。从4个维度26个领域初步构建了《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标准(建议稿)》,简称"426标准"。同时提出实施"国标、省考、市评"的资格认定制度和"档案袋"制度。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职业准入标准 “426标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斌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政策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小学教师转入幼儿园教学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对农村转岗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农村转岗幼儿教师要依托《专业标准》,转变专业理念,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晗
学科教学知识(PCK)是关于内容教学的知识,主要指教师将所要教学的内容转化成易于学生可理解的方式。PCK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是教师专业性的体现。研究证实,PCK是提升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知识,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和理清PCK的内涵及其特征,运用PCK的相关研究,对于从职前、职后教育两个维度建构幼儿园教师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PCK 幼儿园教师 职前教育 职后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随军 蒋泓洁
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是明确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促进教师来源多元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必然前提与要求。文章在分析我国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出台的背景和当前教师职业准入制度主要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深入反思了我国当前教师资格认定的现状及困惑,从重建教师资格认定过程的公信力、确保教师资格考试有效性、加强教师资格的融通性、破除教师资格终身性、完善教师资格证书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改进策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丽珠 袁茵 郭晓琴
一、立题的意义 当前,幼儿教育成为具有跨时代的战略性热点课题。促进保教质量的现代化,其核心是幼儿园课程改革。自50年代~80年代,我国全面学习和借鉴前苏联教育理论与经验,引进学科课程与教育模式,发挥了学科知识系统性、逻辑性强,教师主导作用等优势,但却易造成知识割裂,太注重上课,轻视游戏活动的弊端。8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针对学科教学之弊端,强调儿童主体性、自主性,强调整体教育,以培养完整儿童为目标,进行以课程模式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探索,但也存在着过于强调游戏活动的作用,忽视知识的价值,否定间接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问题,甚至有的综合主题活动就是大拼盘,影响丁教育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滕杰
入职期幼教教师职业适应性发展是否顺利将对其未来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政府、高校、幼儿园须为新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提供资源支持,教育培训是支持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幼儿教师入职期职业适应性发展的特点,探索有效的培训策略,为幼教教师入职期职业适应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入职适应期 幼儿园教师 教师培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鑫彤 王英
随着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日益重要。当前职后教育以理论学习为主、培训内容过于单一,职后培训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政府对教师职后培训的支持力度不够、教师素质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真正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职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职后培训 专业成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耿泽 高宏钰 张艺 张静漪
文化回应性评价作为近些年来多元文化教育的重点,倡导充分考虑文化之于评价的意义,将文化纳入评价之中,其影响日益扩大到学前教育评价领域。本研究通过对美国12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进行文本分析发现,美国幼儿园教师文化回应性评价素养的核心指标包括:重视文化影响的评价理念,教师须了解并尊重儿童的文化多样性并将其纳入评价设计,即“尊重性评价”;适宜文化情境的评价实践,教师须采用文化适宜的评价方式以适应儿童的文化多样性,即“适宜性评价”;强调文化沟通的评价结果,教师需吸纳熟悉儿童文化背景的家庭、社区人员、其他专业人士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价,即“协作性评价”。由此对我国幼儿园教师开展文化回应性评价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建设适宜我国多元文化背景的评价体系、构建吸纳多元文化主体参与的评价共同体、加强我国幼儿园教师的文化回应性评价素养培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国锋 倪斯雯
中等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由于传统观念及就业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造成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差,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职后培训针对性差等问题。美国中等职业教育是从教师的职业准入入手,保障职业教育的质量。我国应吸取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改革中等职业教育。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 职前培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韦璐 罗小龙 田冬 顾宗倪
城镇幼儿园接送交通出行是重要的城市交通行为之一,也是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重要方面。文章以江苏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幼儿接送交通出行的特征,包括交通方式与距离关系、地域化差异特征和不同交通方式的停留时长等。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相关标准和规范的不足提出完善建议——重新界定幼儿园服务半径,因地制宜布局幼儿园并进行交通引导,设置家长接送等候区和停车场等。研究对幼儿园规划建设和交通管理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网站23日发布《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在配发的通知中指出,各地要将标准(暂行)作为办园的基本标准之一,各地可据此制定适合本地具体方案,补足配齐幼儿园教师。同时还要加强各类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情况动态监管。根据标准(暂行),幼儿园教职工包括专任教师、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太阳幼儿园是上海协和教育集团(中心)下属的一所幼儿园,开办于2002年9月1日,至今已四年。现有教职工38人,入园幼儿250人。幼儿园占地面积3084平方米,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功能齐全的户外活动场地和供幼儿嬉戏的游泳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水平 应孔建
为了探索幼儿教师职业韧性的现状及其与职业承诺的关系,本研究随机选取江西省324名幼儿教师,用自编的《幼儿教师职业韧性问卷》和《幼儿教师职业承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幼儿教师职业韧性和职业承诺整体水平均不高,处于中等水平;(2)幼儿教师职业韧性与职业承诺存在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职业坚韧性、职业适应性、职业主动性和职业期望对继续承诺的正向预测力为20%,职业适应性、职业坚韧性和职业主动性对情感承诺的正向预测力为12%,职业主动性和职业期望对规范承诺的正向预测力为8%。
关键词:
幼儿教师 职业韧性 职业承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月明 白云丽 张林秀
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2016年和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robit、线性概率模型(LPM)和二值选择随机效应模型(xtprobit)实证分析村幼儿园的设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究村内幼儿园设立状况对适龄儿童入园地点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16-2019年,设立幼儿园的村庄占比保持在30%,但同期村内3~6周岁儿童上幼儿园的比例从86%提高到91%。(2)适龄儿童数量越多,村内设立幼儿园的可能性越大,且该正向相关关系在高中及以上劳动力占比高、距离乡镇近、较富裕、平原地区的村庄更明显。(3)村内设立幼儿园能显著促进本村适龄儿童在村内上幼儿园,有力缓解了农村学龄前儿童入园远、成本高的问题,但家长对本村幼儿园的服务质量并不满意。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实现农村适龄儿童“幼有所育”需要根据适龄儿童数量因地制宜创新学前教育服务模式,尤其要加强对教育相对落后、偏远西部山区农村幼儿园的政策倾斜力度,并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农村幼儿园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人力资本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月明 白云丽 张林秀
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2016年和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robit、线性概率模型(LPM)和二值选择随机效应模型(xtprobit)实证分析村幼儿园的设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究村内幼儿园设立状况对适龄儿童入园地点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16-2019年,设立幼儿园的村庄占比保持在30%,但同期村内3~6周岁儿童上幼儿园的比例从86%提高到91%。(2)适龄儿童数量越多,村内设立幼儿园的可能性越大,且该正向相关关系在高中及以上劳动力占比高、距离乡镇近、较富裕、平原地区的村庄更明显。(3)村内设立幼儿园能显著促进本村适龄儿童在村内上幼儿园,有力缓解了农村学龄前儿童入园远、成本高的问题,但家长对本村幼儿园的服务质量并不满意。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实现农村适龄儿童“幼有所育”需要根据适龄儿童数量因地制宜创新学前教育服务模式,尤其要加强对教育相对落后、偏远西部山区农村幼儿园的政策倾斜力度,并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农村幼儿园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人力资本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