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5)
2023(9413)
2022(7777)
2021(7168)
2020(5654)
2019(12688)
2018(12275)
2017(23129)
2016(12071)
2015(13434)
2014(12777)
2013(12560)
2012(11285)
2011(10475)
2010(10093)
2009(9373)
2008(8786)
2007(7385)
2006(6496)
2005(5996)
作者
(31628)
(26386)
(25951)
(24964)
(16652)
(12464)
(11736)
(10119)
(10100)
(9214)
(9040)
(8830)
(8275)
(8208)
(8201)
(8127)
(7800)
(7630)
(7618)
(7364)
(6426)
(6243)
(6238)
(6023)
(5913)
(5830)
(5682)
(5526)
(5155)
(5073)
学科
(53303)
经济(53260)
管理(33534)
(27358)
方法(21765)
(21164)
企业(21164)
数学(19949)
数学方法(19833)
中国(18026)
(14518)
贸易(14507)
(14209)
(13477)
环境(12799)
(10751)
业经(10057)
(9995)
(9892)
金融(9891)
(9637)
银行(9633)
(9410)
(9266)
地方(8684)
农业(8172)
(8172)
关系(7616)
(7615)
(7609)
机构
学院(165945)
大学(165867)
(81151)
经济(79952)
管理(62173)
研究(61965)
理学(53204)
理学院(52629)
管理学(51951)
管理学院(51638)
中国(50884)
(35023)
(34888)
科学(33072)
(29902)
财经(28350)
中心(27494)
经济学(27215)
研究所(26981)
(26170)
经济学院(24465)
(22617)
(22485)
北京(22485)
(21790)
财经大学(21330)
(20529)
师范(20375)
业大(19983)
科学院(18586)
基金
项目(110994)
科学(89619)
基金(84708)
研究(83364)
(73654)
国家(73182)
科学基金(63209)
社会(56920)
社会科(54291)
社会科学(54282)
基金项目(43586)
(39543)
自然(38488)
自然科(37676)
自然科学(37665)
教育(37500)
自然科学基金(37022)
资助(34504)
(34432)
编号(31724)
(26143)
重点(25500)
(25294)
国家社会(25235)
成果(25048)
中国(24451)
(23526)
教育部(23133)
创新(22263)
课题(22148)
期刊
(87670)
经济(87670)
研究(53658)
中国(33074)
(25551)
管理(24030)
科学(22646)
学报(21312)
(20838)
(19063)
金融(19063)
大学(16814)
经济研究(16458)
学学(15915)
农业(14735)
财经(14653)
教育(14447)
(13255)
业经(13232)
(12791)
技术(12509)
国际(12350)
问题(11257)
世界(11119)
(8969)
技术经济(7911)
统计(7495)
商业(7475)
理论(7308)
资源(7092)
共检索到253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睿  
世界碳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将深刻改变未来碳市场的国际格局。世界碳市场的新变化,包括全球碳减排责任发生变化、国际碳减排目标及治理方式的变化、中国在全球碳市场的角色转变等,都反映了《巴黎协定》框架下世界碳市场发生的新变化。世界碳市场的变化为中国带来严峻的挑战,包括碳减排压力增加、争夺世界碳市场话语权竞争压力增大、低碳产业国际竞争压力增大等。中国要积极应对世界碳市场的变化,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展开碳市场国际交流合作、同《巴黎协定》缔约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威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睿  
世界碳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将深刻改变未来碳市场的国际格局。世界碳市场的新变化,包括全球碳减排责任发生变化、国际碳减排目标及治理方式的变化、中国在全球碳市场的角色转变等,都反映了《巴黎协定》框架下世界碳市场发生的新变化。世界碳市场的变化为中国带来严峻的挑战,包括碳减排压力增加、争夺世界碳市场话语权竞争压力增大、低碳产业国际竞争压力增大等。中国要积极应对世界碳市场的变化,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展开碳市场国际交流合作、同《巴黎协定》缔约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威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高翔  王铮  
在《巴黎协议》框架下,获得来自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支持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合作减排的重要诉求。本文将一个基于个体模仿的技术转移机制引入集成评估模型CIECIA,对低碳技术转移下全球地表升温和碳减排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低碳技术转移具有显著的减排和升温控制效果。发达国家之间的低碳技术转移具有很高的减排潜力,专利保护制度是其进一步降低碳排放的主要障碍;中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储备和研发学习能力有限,其对研发加速度的提高更为敏感。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发达国家利用技术转移实现碳减排的冲击较大,而美国退出可能带来的技术共享环境恶化等连锁反应对发展中国家碳减排的影响更大。对中国而言,短期内应加大研发投资,提高技术学习能力,以更高效地学习先进技术,而积极参与实现低碳技术共享机制是其未来通过技术转移进一步降低碳排放的制度性基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潇  孙悦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的《巴黎协定》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的进入新阶段,并确立了全球气候治理新秩序。协定聚焦了基本原则、三项长期目标、"自主贡献+盘点"以及法律约束力等主要问题,充分体现全球治理模式中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三大特征。东北亚是东亚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同时也面临严峻大气问题,在《巴黎协定》框架下东北亚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各有侧重,并将按照协定的要求,通过确立基本原则及共同目标、构建区域合作治理的多元主体、完善合作治理机制、开拓合作渠道,促进区域大气治理效果的实质性提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强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合作共治成为全球共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新挑战。中国在既往的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中,采取了积极行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出负责任、敢担当的大国形象。未来,中国应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主动担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导者角色,共同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治理机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强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合作共治成为全球共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新挑战。中国在既往的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中,采取了积极行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出负责任、敢担当的大国形象。未来,中国应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主动担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导者角色,共同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治理机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博文  
全球气候治理的多边贸易体制在后疫情时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双边、多边和区域性的碳市场合作,成为《巴黎协定》市场机制下各缔约方国家实现"绿色经济复苏"的最优选择。国际碳市场标准是形塑市场机制的基础,为打破《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机制与市场机制分而治之的困境,应当完善国际转让碳补偿单位认定的计量、核算和报告规则,对市场标准作为气候诉讼裁判依据的效力予以证成。同时,重塑《巴黎协定》后全球碳定价权分配格局,立足于缔约方国家平等对话的现实需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供应国,应当促导市场标准法制化的良性传导效应,为中国在《巴黎协定》市场机制不断变革中建立"合作共赢和良法善治"的制度性话语权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党庶枫  曾文革  
国际碳交易是为凝聚气候治理集体行动的经济机制。《巴黎协定》创建了新碳交易机制,但减缓成果内涵不清,转让条件不明,国际转让机制与新核证机制关系暧昧,且核证机制的基线模式因缔约方争议而悬置,新碳交易机制形态与结构不确定性诸多。但从《巴黎协定》规范与缔约方争议中亦可推知新碳交易机制的新趋向。国际排放权的法律基础不存、减缓成果多元化与生成的去中心化,决定了国际排放交易机制的消亡。"部门核证机制"备受缔约方推崇,核证机制初显模式异变。新趋向下,中国肩负争取碳交易经济利益的压力,面临着碳市场连接的风险与机遇,以及部门核证机制的制度挑战。中国应在稳健有序的碳交易秩序建设中,逐步摸索碳市场连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聪  董秀成  蒋庆哲  刘贵贤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了安排,中国做出的自主贡献承诺及未来的减排效果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基于趋势外推法、BP神经网络模型与敏感性分析,对2030年中国的碳排放情景做出预测。结果表明,在中短期发展趋势下,203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能够实现,但要实现非化石能源占比达20%这一目标仍任务艰巨,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明璗  
持续了12天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16年11月19日在摩洛哥南部城市、素有"上帝故乡"之称的马拉喀什闭幕。马拉喀什气候大会不同于往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此次大会既是联合国一年一度的常规气候大会,同时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2次缔约方大会和《巴黎协定》第一次缔约方大会。因此,此次气候大会在联合国气候大会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其确定了继《京都议定书》之后世界第二份具有法律约束力气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齐晓凡  
国内企业海外电力投资步伐不断加快,2016年11月14日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作为国际法律文本,将约束和引导各缔约方的政府行为,这对海外电力投资企业将带来机会与挑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明璗  
持续了12天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16年11月19日在摩洛哥南部城市、素有"上帝故乡"之称的马拉喀什闭幕。马拉喀什气候大会不同于往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此次大会既是联合国一年一度的常规气候大会,同时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2次缔约方大会和《巴黎协定》第一次缔约方大会。因此,此次气候大会在联合国气候大会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其确定了继《京都议定书》之后世界第二份具有法律约束力气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齐晓凡  
国内企业海外电力投资步伐不断加快,2016年11月14日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作为国际法律文本,将约束和引导各缔约方的政府行为,这对海外电力投资企业将带来机会与挑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帅  
作为《巴黎协定》能力建设条款实施的现实基础,前《巴黎协定》时期的能力建设行动将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欧盟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伞形集团的能力建设行动迫使"77国集团+中国"加大能力建设的"自助"比例,其或将倒逼《公约》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CBDR)原则的重构,对气候资金规则和气候技术规则的适用构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对此,在前《巴黎协定》时期,中国应明确坚守CBDR原则之立场,建设性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合作,逐步完善国内能力建设的顶层机制设计,并分阶段重构中国能力建设的法律制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帅  
作为《巴黎协定》能力建设条款实施的现实基础,前《巴黎协定》时期的能力建设行动将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欧盟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伞形集团的能力建设行动迫使"77国集团+中国"加大能力建设的"自助"比例,其或将倒逼《公约》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CBDR)原则的重构,对气候资金规则和气候技术规则的适用构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对此,在前《巴黎协定》时期,中国应明确坚守CBDR原则之立场,建设性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合作,逐步完善国内能力建设的顶层机制设计,并分阶段重构中国能力建设的法律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