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5)
2023(8631)
2022(7382)
2021(6927)
2020(6024)
2019(14014)
2018(14226)
2017(27746)
2016(15006)
2015(16707)
2014(17070)
2013(16859)
2012(15503)
2011(14000)
2010(14500)
2009(14369)
2008(15241)
2007(13694)
2006(12745)
2005(12140)
作者
(41343)
(33934)
(33787)
(33028)
(21723)
(16062)
(15798)
(13117)
(12778)
(12581)
(11680)
(11523)
(11252)
(11088)
(10825)
(10582)
(10033)
(10016)
(9874)
(9740)
(9156)
(8393)
(8262)
(7880)
(7876)
(7804)
(7754)
(7687)
(6688)
(6549)
学科
(55982)
经济(55891)
管理(48783)
(43620)
(37480)
企业(37480)
(26293)
(22474)
(22080)
银行(21935)
方法(21332)
(20403)
中国(19351)
数学(17967)
数学方法(17803)
(15280)
(15055)
金融(15052)
(14798)
(14102)
制度(14099)
(13708)
财务(13674)
财务管理(13632)
业经(13562)
体制(12843)
企业财务(12800)
(11281)
贸易(11268)
(11038)
机构
大学(217234)
学院(214740)
(91955)
经济(89883)
管理(78331)
研究(71117)
理学(64483)
中国(64066)
理学院(63827)
管理学(63072)
管理学院(62649)
(56143)
(46161)
财经(41308)
(36994)
科学(36984)
(35897)
(35504)
中心(32705)
研究所(30562)
财经大学(30284)
北京(30201)
经济学(29435)
(28380)
(28155)
(27971)
师范(27961)
(26434)
经济学院(26349)
银行(25373)
基金
项目(120082)
研究(95160)
科学(94351)
基金(86642)
(72655)
国家(72021)
科学基金(61658)
社会(61267)
社会科(58110)
社会科学(58098)
(45374)
教育(44967)
基金项目(44579)
编号(39433)
(38196)
成果(35930)
资助(35684)
自然(35642)
自然科(34728)
自然科学(34718)
自然科学基金(34110)
(29361)
(28689)
课题(28499)
重点(27258)
(26703)
教育部(25495)
(25481)
国家社会(25398)
(24934)
期刊
(111310)
经济(111310)
研究(80183)
中国(50418)
(49413)
(38193)
金融(38193)
管理(31841)
教育(28371)
学报(27109)
(25956)
科学(24963)
财经(22867)
大学(22109)
学学(20237)
(19462)
技术(17632)
经济研究(17463)
业经(16470)
会计(16195)
农业(15278)
问题(15205)
(13352)
财会(12786)
理论(12589)
国际(12224)
实践(11193)
(11193)
(11019)
改革(10001)
共检索到364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玉环  
一、《巴塞尔协议》及其对各国银行会计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10个成员国和瑞士等国中央银行在瑞士巴塞尔签署的若干重要文件的总称。《巴塞尔协议》是在银行业务的国际化,国际金融活动日益频繁,各国银行管理机构各自调整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政策的背景下产生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肖迪  何红  田野  
金融危机引发了对银行监管的重新审视,巴塞尔协议Ⅲ适时推出,制订了包括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比率在内的严格监管体系。纳入监管资本定义的项目取决于金融机构的长期融资策略,短期内无法改变;而扣除项目则是为防止监管资本虚高,针对短期内在经济实质上未实现项目所作的扣除规定,扣除项目金额大小受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较大,尤其存在可供选择方法的情况下更为明显,因此,会计准则对扣减项目的影响需要引起商业银行高度关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钧  
巴塞尔协议是一个对全球银行活动有着深刻影响的国际性银行监督管理合约,代表着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未来方向。我国已表示接受巴塞尔协议。这将促进我国银行业全面加强风险管理,推进监管的规范化、全程化,保证监管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文章从研究新巴塞尔协议出发,探讨如何改革我国银行业的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建红  
巴塞尔协议是80年代以来,加强国际金融统一监管的一个划时代文件,对各国银行业务的发展和银行监管具有深远影响,我国已表示准备根据巴塞尔协议的原则监管中国的商业银行。为使我国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居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必须对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及其如何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等问题做深入研究,现在距离巴塞尔协议要求的在1992年度实现资本对风险资产比率达到8%的期限只有半年时间,这项研究工作显得更加迫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悦  
新巴塞尔协议代表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世界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国际准则。本文分析了巴塞尔协议的制度变迁,结合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框架,分析了新巴塞尔协议对我国的影响,提出了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制度选择原则。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正良  刘厚俊  
作为创新之一 ,新巴塞尔协议首次将操作风险纳入了银行资本计量与监管的范围 ,并对其概念与计量标准作了界定 ,尽管我国暂时不采用 ,但向新巴塞尔协议的靠拢不可避免 ,新巴塞尔协议下的操作风险规则对我国银行业无疑将产生影响 ,按照国际规则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构建责权明晰的风险管理架构 ,完善银行资本金补充机制与信息库建设 ,推进高级风险计量模型开发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应该考虑的内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夏庆杰  
巴塞尔协议与按国际标准改革和监管我国的银行业夏庆杰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世界各国金融管理趋于自由化,随之而来的是金融业内部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结果导致银行业的收益率、安全系数大幅度下降,上千家银行倒闭,上千家银行被兼并(有些甚至是全球闻名的大银行),简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宏放  
巴塞尔协议Ⅲ的基本取向全面提升监管资本的"质"和"量"。巴塞尔协议Ⅲ一方面严格了资本的含义,限定普通股为主要组成部分,缩小资本充足率指标的分子,另一方面扩大了风险覆盖面,修正三大支柱内容,增大资本充足率的分母。同时,在要求资本数量的前提下,更注重资本的内涵,且进一步加强市场透明度要求。虽然新资本协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枫   傅佳  
巴塞尔委员会在《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指出,应将信息披露作为对银行机构的监管要求的一个方面,为了保证银行业务的有效运营,维持一个稳健高效的金融体系,市场参与者需要获得准确、及时的信息,因此信息披露是监管的必要补充。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继志  陈小荣  
巴塞尔委员会成立以来,制定了三个著名的巴塞尔协议。为了与国际银行业监管规则接轨,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推动巴塞尔协议在中国的本土化。《巴塞尔协议Ⅲ》出台后,中国银监会于2011-2012年颁布了多个管理文件,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和贷款损失准备等提出了具体监管要求,初步形成了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的银行业监管新政。各项银行业监管要求既贯彻了《巴塞尔协议Ⅲ》的精神,又体现了我国银行业监管注重风险防范与控制、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理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五钢  
对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分析产生银行风险问题的原因,建议通过深化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等各种有效措施,扩大资本总量,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资本风险度,对我国银行进行有效的风险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邵春玲  何丽华  
新巴塞尔协议区别于旧协议的核心之处在于:最低资本要求,资本充足性的监管约束与市场约束;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资本充足率、计量方法、信息披露提出了新要求。鉴于我国银行业的现状,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应该通过综合改革提高资本充足率,应从信用风险管理逐步转向全面风险管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德旭  
新巴塞尔协议代表着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方向和趋势 ,既是指导各国银行业监管的新核心原则 ,也是评价各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和银行监管当局监管能力的国际性标准。本文在介绍新巴塞尔协议的银行风险监管框架的基础上 ,阐述了我国成立银监会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以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 ,并强调指出我国成立银监会不是一种临时的制度安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蔡正旺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加强金融监管,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新的国际金融监管新协议,即巴塞尔协议Ⅲ。顺应国际金融监管新方向,结合中国银行业的现状,我国监管部门建立了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推出资本充足率、杠杆率、贷款损失准备、流动性风险监管四大工具,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Ⅲ。本文重点分析这四大监管工具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