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
- 2023(1111)
- 2022(998)
- 2021(984)
- 2020(754)
- 2019(1835)
- 2018(1714)
- 2017(3105)
- 2016(1668)
- 2015(1872)
- 2014(2001)
- 2013(1889)
- 2012(1897)
- 2011(1724)
- 2010(1694)
- 2009(1622)
- 2008(1699)
- 2007(1508)
- 2006(1391)
- 2005(1250)
- 学科
- 贸(12298)
- 贸易(12295)
- 易(12104)
- 济(7146)
- 经济(7142)
- 出(4505)
- 出口(4339)
- 出口贸易(4339)
- 口(4339)
- 方法(4260)
- 关系(3498)
- 数学(3175)
- 数学方法(3157)
- 管理(2913)
- 国际(2837)
- 贸易关系(2793)
- 进出(2697)
- 进出口(2697)
- 进出口贸易(2697)
- 概况(2680)
- 业(2679)
- 国际贸易(2467)
- 各国(2409)
- 国贸(2377)
- 企(2186)
- 企业(2186)
- 农(1790)
- 中国(1629)
- 理论(1611)
- 学(1488)
- 机构
- 大学(26578)
- 学院(26015)
- 济(14726)
- 经济(14551)
- 研究(9141)
- 管理(7881)
- 理学(6919)
- 理学院(6850)
- 管理学(6714)
- 管理学院(6675)
- 中国(6284)
- 贸(5473)
- 经济学(5329)
- 财(5328)
- 京(5120)
- 经济学院(4984)
- 科学(4483)
- 财经(4459)
- 所(4432)
- 经(4064)
- 研究所(3984)
- 国际(3967)
- 中心(3716)
- 贸易(3705)
- 农(3699)
- 江(3644)
- 院(3359)
- 财经大学(3312)
- 业大(3272)
- 范(3258)
共检索到39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孙亚丽
《左传·襄公九年》穆姜出东宫之筮言"《艮》之《随》"以"之卦"模式表述,"之卦"功用为定爻,解说筮言时辅助本卦。易筮"《艮》之《随》"解卦以之卦为主,未依据《左传》的定爻规则,与宋代朱熹总结的筮法规则也有差异。史官和穆姜阐解《随》卦名、卦辞以义理为主,人为因素主导。《左传》易筮既有规则,又灵活多变。从"《艮》之《随》"解卦看出春秋时代《周易》的使用方法,实践了从预测到政教、哲学、义理方面的提升。德义释卦的现实意义,在于借助筮言进行精神教化,约束权力。
关键词:
《左传》《周易》《艮》之《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娄岙菲
以往对蔡元培"兼容并包"的研究,基本上是将其作为论述中的确定结论来使用。其最大问题是,未能看到思想与实践之间的立体互动,使研究陷入某种平面化、静止化的误区。蔡元培对"兼容并包"的诠释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在北大改革的最初两年时间里(1917年-1918年),蔡元培主要从扭转北大学风入手,希冀将德国大学崇尚学理之学风移植至北大,通过强调不同学术派别的兼容并存,将北大塑造为研究"高深学问"之所。再加上,这种出发点正与蔡氏本性上"囊括大典"的偏好相契合,由此,学派兼容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兼容并包"真正可"兼容"的范围并非全如人们想象,人事上的争斗以及北京大学在民国初年的特殊地位,都可看作"兼...
关键词:
教育思想史 蔡元培 兼容并包 北京大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军莲 蔡高强
和谐消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消费的自然环境方面,必须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使消费者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良好”的目标。根据和谐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类应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了环境保护的目的和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该严格限制破坏自然环境资源的经济行为,严格保护涉及环境消费的自然资源与公民环境权。
关键词:
和谐消费 可持续发展 环境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贡生 罗登义
自从"十五"计划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与此相伴随,学界即开始探讨新型城镇化道路问题。当我们仔细阅读党的"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时发现,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体现在:新的目标、新的理念、新的主体形态、新的战略、新的产业和新的道路六个方面。最后提出亟待学界深思的四个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巧玉
继2008年美国出现次贷危机、2009~2010年欧洲出现主权债务危机之后,中国出现与高速增长阶段不同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新阶段,从战略上讲,需要我们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型城镇化、自主创新之路,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为基础,全面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大力发展服务业,将经济稳定在"常态"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军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在中国存在过度诠释的嫌疑,科学合理的诠释需要实现作者意图、文本意图、读者意图三重视界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作出全新的诠释,并更加真切地把握该文本之于中国的意义。我们既要走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对布鲁贝克学说的路径依赖,又要借鉴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智慧,为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寻求新的生发空间。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刘国民
本性观是郭象哲学思想的基石:逍遥观、齐物观、自生独化说等皆基于其上。郭象之本性观的基本特征:一是突出本性的分别性、差异性;二是突出本性的分域性;三是突出本性内容的驳杂性;四是突出本性的平等性;五是突出本性的命定性、法则性。郭象之本性是气性,"用气为性,性成命定"。郭象否定本原说,又否定圣人的教化作用,故不能在气性上逆显一理而寓于心,以转化和提升气性,即否定心之"化性起伪"作用。郭象之本性观没有本体论的特征。性,即命,即理,有规定、法则的意义,不是某种存在者或某种力量,即本性不是事物生成和变化的内在原因和根据。气之结聚或血气的力量(生命的力量)支配着事物的生成变化,必须遵循性、命、理的规定和要求;性、命、理之规定的内容,随着事物的生成变化,而逐渐地展现出来。
关键词:
郭象 性分 气性 命 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远巍
本文从本体论的研究出发,认为能力的本体除了非对象化的物质存在外,必须把人的因素包括在内。在企业内部,存在两种能力体的生存环境:合法系统和影子系统。两种系统中的能力体具有不同的特点。由此,将研究对象由抽象的能力转为具体的能力体。本文认为核心能力体就是由多样化的能力体构成的多层次的系统。
关键词:
本体 本体论 核心能力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鑫 鞠玉翠
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一种回归本源的思路,即追溯和还原教育的本质之源。从本源意义来看,教育担负着尊重、发现、彰显生命存在的重要责任。但人们却在追求更高远教育目标的途中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二者的关系,习惯地栖居于由暂时确定的“存在者”建造的大厦,而忽视儿童的存在。诚如海德格尔所主张的“回到生命本身”,教育的本源即指向儿童与世界相遇的生命发生过程。相遇性的世界并非面向被观看的对象,而是以一种浑然的置身性与儿童共同构成“活的事件”。教育中的本源性相遇意味着构建起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连续性,也意味着直面教育生活的多重可能。儿童与世界的相遇视角奠定了“领会自身”“面向操劳”“共在共长”等教育生长点。教育者应积极投身于儿童与世界美好相遇的本源性行动,还原儿童的“活的体验”,守护儿童的运思勇气,欣赏儿童的诗意置造,让儿童在相遇中体验、思考和创造美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骏
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的影响下,通过对古希腊哲学的探讨而逐步建立哲学诠释学,而在柏拉图哲学中,数的结构是柏拉图理念论的范型,从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现实指向性、辩证性和开放性四个方面反映了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循环思想与其的关联,揭示此种关联对于把握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深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石声
一、原始筮法问题在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众多的占卜术。以数的奇偶为占筮术者,便是其中之一种。《周易》古经——八卦,就是由这种原始数占法演变而成的。从以后的《周易·大传》中的大衍筮法来看,在以奇偶(阴·阳)为基础这一点上,它同原始数筮占法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左传禧公十五年》云:“龟,象也;筮,数也。”班固《汉书·律历志》中《伏羲画八卦,由起数》的论断,是有充分史实依据的。在未叙述这些史实之前,我们不妨先来认识一下数在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万正发
2012年开播的英国电视剧《队列之末》,由苏珊娜·怀特改编与执导,是将英国小说《队列之末》影视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尽力做到利用各种影视技术充分展现小说中的视听文字语言,并结合多元影视画面对小说所涉及语言实施审美创造,从而尽可能促使电视剧整体内容贴近小说原著,让观众能通过电视剧对小说所描述画面与情境有更深的认知和想象。福特·马多克斯·福特编著,曹洁然翻译的《队列之末:有的人没有》,主要讲述信仰骑士时代传统道德的贵族绅士——克里斯托弗,典型交际花——西尔维娅,思想激进且充满深厚学识的现代女性——瓦伦仃等三人在爱情方面的三角关系,这样的三角关系也是英剧《队列之末》创作完整剧情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时,该书所述内容对于引导人们更加深入地观赏英剧《队列之末》,并进一步认清剧中所呈现时代背景、所蕴含哲学涵义等,有重要理论指引作用。对此,笔者在细读此书的前提条件下,将在充分掌握英剧《队列之末》整体剧情走向情形中,分析、探索小说的视听诠释与审美创造。
关键词:
影视化 《队列之末》 审美创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祯
当为成长困惑时,不妨反思:生产效率、组织效率和人的效率,是否有待提高?未来中国企业和经济发展的真正瓶颈或者挑战在哪里?笔者认为,着眼点应该放在效率上。如果我们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再加上我们原本的规模优势,突破更大的企业规模和经济总量都不会是难题。效率影响着企业和经济的成长空间。这就要求我们能真正理解效率。到底效率是什么?这里以笔者和一位销售主管的对话展开对问题的思考。一位销售主管告诉笔者,他去年业绩完成得不错,今年公司给
关键词:
生产效率 组织效率 人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