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152)
2022(995)
2021(927)
2020(870)
2019(1828)
2018(1891)
2017(3080)
2016(2016)
2015(2320)
2014(2371)
2013(2386)
2012(2318)
2011(2089)
2010(2386)
2009(2389)
2008(2395)
2007(2302)
2006(2264)
2005(2264)
2004(1971)
作者
(6062)
(4973)
(4973)
(4930)
(3284)
(2449)
(2262)
(1994)
(1959)
(1886)
(1781)
(1777)
(1776)
(1747)
(1676)
(1636)
(1566)
(1540)
(1488)
(1485)
(1463)
(1274)
(1270)
(1261)
(1245)
(1203)
(1160)
(1155)
(1146)
(1113)
学科
(6311)
经济(6292)
管理(5905)
(4879)
(4070)
企业(4070)
(3077)
中国(2962)
(2601)
(2292)
(2261)
银行(2260)
教育(2203)
(2173)
(2167)
地方(2163)
制度(1837)
(1837)
业经(1749)
(1674)
理论(1657)
农业(1598)
(1586)
金融(1585)
(1556)
税收(1470)
(1448)
方法(1336)
体制(1298)
业务(1278)
机构
大学(27392)
学院(26338)
研究(10127)
中国(9175)
(8951)
管理(8692)
经济(8586)
(6818)
(6699)
(6619)
理学(6361)
理学院(6282)
管理学(6127)
管理学院(6072)
科学(5950)
中心(5644)
(5604)
(5249)
(5042)
(4764)
北京(4515)
财经(4464)
研究所(4463)
(4462)
(4322)
银行(4316)
师范(4286)
(4096)
人民(3950)
(3901)
基金
项目(13238)
研究(10357)
科学(9810)
基金(8678)
(7539)
国家(7439)
科学基金(5988)
社会(5694)
(5348)
社会科(5315)
社会科学(5315)
教育(5254)
成果(4901)
编号(4526)
(4463)
基金项目(4065)
资助(3956)
课题(3781)
自然(3731)
自然科(3647)
自然科学(3644)
自然科学基金(3579)
(3264)
重点(3111)
(2934)
(2721)
项目编号(2717)
(2682)
大学(2610)
(2607)
期刊
(14636)
经济(14636)
研究(11556)
中国(9167)
教育(6599)
(5886)
(5405)
金融(5405)
学报(4892)
(4637)
管理(4146)
科学(3981)
大学(3947)
图书(3597)
学学(3360)
书馆(3038)
图书馆(3038)
技术(2553)
财经(2467)
农业(2458)
业经(2236)
(2159)
问题(1950)
林业(1853)
(1804)
论坛(1804)
(1724)
农村(1712)
(1712)
经济研究(1711)
共检索到55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侯伯鑫  
由于古文通假现象,导致“一物多名”和“一名多物”。文章借助民俗学、民族语言学、神话学等学科知识,对于长期以来未能考证明白的“建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证,结论是:《山海经·海内南经》所载“建木”为蚬木,《山海经·海内经》所载“建木”为杉木。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西艳  
在少年鲁迅的眼里,《山海经》是其"最为心爱的宝书"。《山海经》使鲁迅开始了解中国神话传说,并为其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成年之后的鲁迅,不仅熟知《山海经》内容,对《山海经》深有研究,且在其文学创作中,能灵活地运用《山海经》的相关素材。鲁迅有关《山海经》作者、成书、性质、神话等的论述,也对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宣春  陶瑞清  
《山海经》是一部古代名著 ,它成书之初就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简要分析了《山海经》与图书馆的历史关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山海经》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在我国乃至世界古代典籍中,《山海经》都是一部具有独特价值的奇书,它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一部大百科全书。但是,它所记录的丰富信息,至今仍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它的作者和写作年代亦众说纷纭。王红旗先生经过二十余年对《山海经》文字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莉芬  谢秀卉  
《山海经·五臧山经》(以下简称《五臧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由五方之山所藏之金、石、草、木、禽、兽、虫、鳞等"物"记述构成其主要内容。《五臧山经》中"明标山川道里方位"与"述明物之位置、种类、质量、功能"、"总校群山祠礼"等三种程式化的记述方式,使其文本形式自成体系,呈现独特的规律性。五方之山,山各有"臧","臧"有其"用"。"臧"有"常"、"异"之分,"用"有"善"、"恶"之别,而"记物"之博与"辨物"之异的思维就鲜明地体现在《五臧山经》的"物"记述中。《五臧山经》就在"以山聚类"、"常异分述"、"善恶有别"的记述原则中形成一个平常自然与怪奇谲...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佳  
刘宗迪先生的《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一书,仅是对《山海经》一个部分的研究。刘宗迪指出,《山海经》中《海经》与《山经》是两篇性质迥异并曾在战国时期独立流传的文本,故对《海经》与《山经》只能做区别的研究而非一概论之。本书正标题"失落的天书"指的是隐藏在《海经》文本背后、早已不为世人所知的一幅古月令图。这幅面目模糊不清的古图不是人们想当然认为的有关山川方国的地图,而是天文历法之图。从副标题"《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以及本书目录所涉及的内容可以看出,他的研究不限于对《山海经》一书的解谜,而是通过《海经》文本析出古月令图,通过古月令图阐述古代的天文知识与历法制度,再通过天文历法及...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兴碧  
“类文本”是指在写作对象、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中心内涵、文体等方面相同、相似或相关的一类文章。“类文本”阅读的灵魂在于一个“领”字,以教读“领”自读,借助方法和规律以一“领”多,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按照其定义,教师可按写作对象、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中心内涵、文体等方面相同、相似或相关的标准将单元内多篇文章组合在一起,根据其相同点、相似点或相关点确定一个教学主题,然后通过引领学生精读其中一篇文章,进而引领学生在挖掘这篇文章核心知识的过程中探究出这类文本的阅读策略,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汀水  
晋江流域山海经济的特点林汀水晋江流域包括今福建省泉州市所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石狮七县(市),背山面海,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步抬升: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低丘,中部是高丘和低山的地带,西部的内安溪、永春西半部和德化则为戴云山脉的主体部分,山体...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商金发  
一、舟山海洋捕捞的现状和问题海洋捕捞历来是舟山渔业主体,其产量占渔业总产量97%以上。近年来虽然传统渔业资源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广大渔民采取跟踪资源变化、调整作业结构等措施,使舟山海洋捕捞生产仍有较大的发展。1991年全市海洋捕捞产量达到了49.27万吨,捕捞产值13.23亿元,为历史最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树彪  应海盛  阳立军  
本文在分析舟山海洋科技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对舟山市海洋科技发展的基本原则、战略构想、战略实施进行了有益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舟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文杰  
海运是交通运输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海运必须有海港。海港建设落后将影响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有18000km海岸线。充分发挥海港的特殊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国家对神木、东胜地区煤炭的开发部署和外运煤炭中充分、合理地利用海运的要求,另辟一条煤炭运输通道和建设专用装煤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吴宣德  王红春  
明代科举会试的录取,不仅受到分卷的地域限制,还受到分经录取比例的限制。对明代64科会试1.8万余进士试经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会试对各经的考生人数应有一个基本控制,而会试录取则根据各经考生的人数按一定比例进行,借以保证各经均有相应数量的考生中式。因此,在明代科举的会试中,考生最终的成功与其所属分卷区域以及所习经书有相当紧密的关系,并非全由自由竞争而取得。进士习经情况的地区差异,既显示出不同地区士人习经风气的不同,也显示出各个地区在专经考试中的竞争力可能有差异。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毛文鳌  
汲古阁毛氏系明清之际显赫的藏书家、出版家,且缱绻释教,尝慨然助刊《径山藏》,惜乎此段史实湮没不彰,以致影响准确考量其刻书及版本价值。鉴于此,本稿以《径山藏》为中心考察毛晋或以捐资,或任校雠,或独力诸方式所刻之佛经,而重新判定汲古阁之出版史地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健明  
启蒙名著《三字经》的作者问题一直是个历史公案。文章从《三字经》作者的历史争议入手,再分析比较《三字经》与《小学绀珠》内容的差异,进而提出《三字经》真实作者的见解,从而为《三字经》作者及其学术价值提供了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