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2(780)
2021(845)
2019(1729)
2018(1686)
2017(3448)
2016(2051)
2015(2445)
2014(2618)
2013(2637)
2012(2601)
2011(2266)
2010(2491)
2009(2428)
2008(2638)
2007(2492)
2006(2468)
2005(2544)
2004(2297)
2003(2117)
2002(2031)
作者
(6361)
(5188)
(5112)
(5078)
(3284)
(2484)
(2333)
(2009)
(1940)
(1938)
(1809)
(1784)
(1668)
(1658)
(1620)
(1591)
(1521)
(1517)
(1476)
(1455)
(1388)
(1286)
(1279)
(1240)
(1208)
(1188)
(1125)
(1116)
(1111)
(1076)
学科
(7415)
经济(7393)
管理(6827)
(6506)
(5132)
企业(5132)
(3559)
(3440)
(3303)
中国(3241)
(2368)
(2352)
银行(2352)
(2214)
农业(2181)
税收(2141)
(2114)
(2034)
财务(2021)
财务管理(2011)
业经(1987)
(1907)
企业财务(1863)
(1857)
制度(1843)
(1843)
(1824)
贸易(1822)
地方(1820)
(1802)
机构
学院(30714)
大学(30416)
(11947)
经济(11531)
研究(11271)
中国(10610)
管理(10329)
(7858)
理学(7640)
理学院(7545)
管理学(7360)
管理学院(7305)
(7126)
(6505)
科学(6289)
(6160)
中心(5589)
研究所(5295)
财经(5292)
北京(5197)
(5139)
(4793)
师范(4784)
(4770)
(4717)
(4583)
人民(4537)
(4410)
银行(4246)
(4070)
基金
项目(12954)
研究(11197)
科学(9636)
基金(8161)
(6555)
国家(6460)
社会(6113)
社会科(5672)
社会科学(5669)
成果(5615)
编号(5356)
(5352)
教育(5270)
科学基金(5146)
(4358)
课题(4132)
资助(3970)
基金项目(3947)
(3597)
(3407)
项目编号(3158)
(3139)
(3131)
阶段(3125)
重点(2991)
阶段性(2887)
(2863)
自然(2841)
(2806)
规划(2780)
期刊
(19526)
经济(19526)
研究(12928)
中国(8167)
(6805)
(5885)
金融(5885)
(5380)
教育(5289)
管理(4595)
学报(3503)
业经(3408)
农业(3271)
科学(3182)
图书(3020)
问题(2910)
财经(2871)
技术(2794)
大学(2713)
(2598)
(2554)
书馆(2511)
图书馆(2511)
(2489)
经济研究(2315)
会计(2276)
学学(2261)
理论(2115)
国际(2045)
(2019)
共检索到61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邵毅平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可以说是中国史学传统的开端。但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尚书》,却已远非它诞生时的原貌,甚至也远非中古时人所看到的模样。在《尚书》三千余年的流传史上,由于种种的天灾人祸,《尚书》的面貌曾经发生过几次巨大的变化,而古今文问题又是其中最纠缠难解的死结。本文综合学者们的各种研究,对它们作了一番清理和介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邵妍  
张钧衡《尚书注疏校勘记》系以永乐本对校阮本而成。我们逐条检对阮元《校勘记》可以发现,张钧衡《校勘记》参考了阮元《校勘记》,也校出了更多阮元未校出的错误。尽管张钧衡《校勘记》存在抽校、漏校、误断等问题,但其所列的每一条校记,对于认识阮本的校勘质量和使用阮元《校勘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有开拓意义的新成果,在《尚书注疏》校勘史上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尹荣方  
古文《尚书·胤征》与征战无关,《胤征》叙事关乎历法修正,关乎仪式舞蹈;《胤征》之"征",不能读为征战之"征",而是正历之"正";"胤"与"羿"发音近似,胤即羿,"胤征"与"后羿射日"内涵一致;"胤征"与"后羿射日"是同一传说的分化;被视作"历史"的"胤征羲和"与被看成神话的"后羿射日",都源于《山海经》,反映的都是上古先民测天修历的实践。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朱岩  
朝鲜《尚书》学文献中有一类文献与朝鲜实学关系紧密,该类文献包括朴世堂、李衡祥、李瀷、魏伯珪、黄胤锡、朴趾源、洪大荣、丁若镛等学者的著述40余种,是朝鲜《尚书》研究者融合实学与《书》学,突破性理学束缚走向新维度的特色文献。实学《尚书》学文献的价值在于可以使朝鲜儒学、实学和考据学的研究走向纵深。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范开宏  
简要介绍了《尚书》中的戒酒令《酒诰》,分析了《酒诰》出台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修成  
最初的"典"体生成于殷人的贡典制度,主要是书写对祖先神灵的祝告之辞和先王先妣的祀谱和庙号。周人将礼乐法度上升到了"典"的神圣地位,并将先王先公有教益和借鉴意义的话语也称之为"典"。而《尧典》是春秋时人出于制度的焦虑,为王者未来的实践行为建构的一部理想性的行政法典,体现出了迥异于商周其它"典"体的叙事性文体特征。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志清  
《尚书大传》作为《尚书》的首部经说,十分重视古礼、古乐的传述,尤以古乐叙述最为丰富且独特,更因有些内容不见于《尚书》和先秦其他经书、子书而具有特殊的古史文献价值。巡狩贡乐、陈诗观风、迎时气之乐是其所述古乐较具价值的部分,它们既有口传历史和逸《礼》的来源,也有伏氏一派在古史描述中吸纳的儒家礼乐观念和制度设计,同时还包括伏生学派所在齐地文化的影响。朴素的自然认知、古老的祭祀观念以及理性的政治文明,形成其古乐叙述不同文化形态相混融的特点。礼乐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尚书大传》中的古乐叙述,可以帮助我们寻绎早期国家礼乐文明的影迹,也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特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琴  郭风平  
《尚书·禹贡》中所载"九州"是中国先民对中国古代宏观地理的最早认知。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对其中荆梁二州的分布地域进行界定,可以发现二州之间相互毗邻;同时,以考古资料为依托分别对荆梁二州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所形成的农业类型进行描述分析发现,两者之间既存在相同之处,又存在差异之处。梁州农业类型的形成既有来自北方的影响,又有来自临近的荆州的影响,荆梁二州之间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开始产生零星的农业文化传播与交流,而这一传播交流的实现大体存在两条路径。川东鄂西地区的山地或是《尚书·禹贡》荆梁二州的农业文化分界线。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兆贵  
庄存与重视经学研究,五经皆有论著。他融经、史、子于一炉,即经即史,于经阐释义理,于经反映历史。这有别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是他的经学特色。他所著的《尚书既见》是即经即史的代表作。该书就经学言,以经证经,兼用今文、古文、逸《尚书》以及《书序》《诗经》《孟子》等经典;阐释义理,包括提倡大一统思想,强调理想的君臣关系等;就史学言,论述周公一些事迹,强调周公没有践祚称王或摄政当国。他提出成王即位已不年轻的看法,具史学洞见。他对周公一些事迹的考证不合史实,是他史学研究的不足。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宁  
文献一词源远流长,有关文献的解释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问题。本文概述了文献概念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古今学者不同文献观的分析,从文献内容的信息性、符号的识别性、载体的固态性、形态的呈现性四大基本要素的构成揭示了文献的本质属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光胜  
以清华简《尹诰》《傅说之命》为参照,辑补者有四处抄袭《礼记》郑玄注,可知梅赜本《古文尚书》最终成书当在郑玄之后。以马融为界,《古文尚书》的作伪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而梅赜本属于"经学家"层面的作伪。今传《古文尚书》经传体大思精,并非成书于一人一时,很可能是由郑冲、苏愉等人,经过近百年的努力,集体补缀而成。汉代经学重视训诂,宋儒崇尚义理,由训诂向义理转进,是魏晋经学的重要特征。梅赜本古文高扬儒家义理,拒绝经学玄学化,孕育着此后儒学再次复兴的契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伟红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所提出的"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密切相关。回顾历史,从《尚书·禹贡》文献记载找寻古人如何对待生态与农业产业之间的关系,古为今用,启迪当下,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简要回顾《尚书·禹贡》记载的4 000多年前大禹"任土作贡"的历史,揭示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生态智慧。尝试解构远古时期生态与产业之间的逻辑关系,探讨在生态区划当中如何挖掘与提升农村产业经济效益。最后提出《尚书·禹贡》对当前生态振兴及产业振兴的启示:(1)产业发展回归生态是当前发展观的自我革新。(2)现代农业生态区划是产业振兴的先决条件。(3)农业生态优势转化要考量时间成本。(4)产业优势转化要评估交通运输在生态成本上的利与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冬焰 ,李明星 ,陈睦勇 ,周纯  
作者仆仆赶来编辑部,递给我们一份沉甸甸的报告: 这是一份关于新时代统计人形象的报告; 这是一个当代统计人,为人口普查耗尽心血的悲壮而催人泪下的故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南京审计学院货币博物馆位于浦口校区得一楼五楼,是江苏省高校中唯一的一家专业性钱币藏品馆。货币博物馆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现有包含古今中外各种货币、票据、有价证券等藏品1万多件。博物馆分为8大功能区,分别为:古代货币第一区、古代货币第二区、近代货币区、人民币区、有价证券区、外国货币区、反假币区、货币研究所。中国货币展品包括自先秦至民国时期的各种铸币、纸币,五套人民币等等。外国货币展品包括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佳颖  邓璐芗  许鑫  
上海饮食经历了由江南水乡到开埠兼容的变化,随着大都市形象的建立,饮食文化对于城市旅游经济与文化认同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多源数据,从官方与非官方角度——结合上海传统官修地方志以及游客札记文本《沪游杂记》,以及从古今角度——地方志史料与“下厨房”互联网数据,将上海晚近到现代百年来的食谱特征予以呈现,从食材、菜品与品牌三个维度,以网络图谱的方式,追根溯源上海菜品与食材的历史脉络,提供了一种融合关联古今文本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