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59)
- 2023(16219)
- 2022(13666)
- 2021(13014)
- 2020(11091)
- 2019(26021)
- 2018(25707)
- 2017(48805)
- 2016(26482)
- 2015(30463)
- 2014(30158)
- 2013(30075)
- 2012(27544)
- 2011(24577)
- 2010(24756)
- 2009(23040)
- 2008(23077)
- 2007(20668)
- 2006(17699)
- 2005(15876)
- 学科
- 济(111207)
- 经济(111091)
- 管理(84488)
- 业(79053)
- 企(66071)
- 企业(66071)
- 方法(54414)
- 数学(48260)
- 数学方法(47543)
- 财(34282)
- 中国(31144)
- 农(29030)
- 贸(24883)
- 贸易(24870)
- 易(24307)
- 业经(22648)
- 务(22491)
- 财务(22417)
- 财务管理(22359)
- 制(21398)
- 企业财务(21196)
- 学(19902)
- 农业(19377)
- 地方(18925)
- 理论(17416)
- 银(17370)
- 银行(17342)
- 和(16538)
- 行(16363)
- 技术(16038)
- 机构
- 大学(375588)
- 学院(374703)
- 济(160817)
- 经济(157677)
- 管理(149174)
- 理学(127741)
- 理学院(126391)
- 管理学(124119)
- 研究(123561)
- 管理学院(123403)
- 中国(97359)
- 京(79193)
- 财(75505)
- 科学(73335)
- 所(61654)
- 财经(59359)
- 农(59139)
- 中心(57943)
- 江(55880)
- 研究所(55809)
- 经(54112)
- 业大(53279)
- 经济学(50238)
- 北京(49899)
- 农业(46332)
- 范(46257)
- 师范(45791)
- 经济学院(45472)
- 院(44699)
- 财经大学(44236)
- 基金
- 项目(249019)
- 科学(197124)
- 基金(183811)
- 研究(180570)
- 家(160064)
- 国家(158823)
- 科学基金(137246)
- 社会(115843)
- 社会科(110046)
- 社会科学(110014)
- 基金项目(96148)
- 省(95221)
- 自然(89256)
- 自然科(87301)
- 自然科学(87278)
- 自然科学基金(85751)
- 教育(84596)
- 划(80687)
- 资助(77172)
- 编号(72149)
- 成果(58212)
- 部(56566)
- 重点(56001)
- 发(52305)
- 创(51962)
- 课题(49398)
- 国家社会(49028)
- 教育部(48994)
- 创新(48674)
- 科研(48439)
- 期刊
- 济(170840)
- 经济(170840)
- 研究(107633)
- 中国(75482)
- 财(62827)
- 管理(56956)
- 学报(55418)
- 科学(52480)
- 农(52171)
- 大学(42905)
- 学学(40250)
- 教育(37642)
- 农业(35396)
- 技术(35309)
- 融(33718)
- 金融(33718)
- 财经(29641)
- 经济研究(28261)
- 业经(25906)
- 经(25532)
- 问题(22477)
- 业(21807)
- 贸(21496)
- 统计(20526)
- 技术经济(19580)
- 国际(19406)
- 策(18377)
- 版(17581)
- 世界(17517)
- 财会(17493)
共检索到560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琴 粟湘惠 李辉
依据2008-2017年178个中国劳务输出目的国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对中国劳务输出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的实施促进了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其中,对劳务合作项下劳务输出的促进作用大于对承包工程项下劳务输出的作用,对向发展中国家劳务输出的促进效应大于向发达国家劳务输出的促进效应。鉴此,宜进一步完善《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确保《条例》执行到位,加大司法救济力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中华 潘咏春 王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劳务输出业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形成规模。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我国对外劳务派出人数每年仅有数万人,年收入不足亿元,而到2009年,我国全年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国权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通过对外经济援助的方式,对外输出劳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劳务输出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那时主要通过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来输出劳务人员。经过20世纪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善玲 邹斌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外劳务合作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输出的劳动力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完善法律法规、建设输出机构体制、规范劳务输出合同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对外劳务输出 合法权益 对外劳务合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羽诞
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就业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社会大问题,我国应当通过与发达国家合作办学,在我国培养适合发达国家劳务市场的劳动力,扩大我国自然人流动的劳务出口。
关键词:
就业 中外合作办学 劳务出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慧洁 李銮淏 夏杰长
采用2011—2019年50个中国跨境劳务输出东道国(地区)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构建“法律环境差异”及其分别同“霍夫斯泰德社会文化距离”“语言差异”“信仰文化多样性”“民族多样性”交乘的五维文化差异测度体系,实证检验文化差异对劳动力跨境流动的显性和隐性壁垒作用。研究发现,社会文化、语言、信仰、民族及法治环境五方面的文化差异均会显著抑制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规模,且该抑制效应在洲际市场和劳务合作类型两方面均存在异质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余官胜 林俐
海外投资和劳务输出都是我国对外经济劳务合作的重要发展战略,并且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均取得了大幅度的发展,因此探明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对政策推行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理论机理分析和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表明在总体上我国的海外投资能促进对外劳务输出和劳务合作,但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海外投资的劳务输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即对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海外投资能促进劳务输出,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海外投资并不影响劳务输出。考虑到劳务输出数据的非负整数性质,本文使用计数模型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泊松回归和负二项回归结果均再次验证对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海外投资能促进我国的劳务输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锡祥
加速发展四川对外劳务输出的对策研究四川省外经贸委研究所朱锡祥一、我省对外劳务合作发展的现状我省的对外劳务合作事业起步较晚,1980年12月我省首家外经公司中国四川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成立。十几年来我省已有17家公司获得了外经经营权,其中重庆3家,成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銮淏 夏杰长
全球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互联的日益加深为劳动力要素跨境流动提供公开透明、广阔庞大机会的同时,也形成了限制较少、高效便捷的“线上转移”新渠道。文章以2011~2021年86个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东道国(地区)为研究样本,立足于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数据事实,基于移动电话普及率、中国和东道国双边网址数量的视角,系统全面地考察数字技术对劳动力跨境流动以及其配置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第一,东道国的数字技术通过“信息平台效应”“业态创新效应”“时空压缩效应”对中国对外劳务输出规模产生普遍且稳健的促进效应;第二,数字技术依托中国向东道国的数字可交付服务出口途径,对劳务合作项目下劳动力跨境流动呈现出“线上转移效应”;第三,东道国数字技术有利于提高中国对外劳务输出,尤其是对外工程承包领域的综合效益和效率质量。文章提出,应重视数字技术的自主研发和网络空间国际规范标准的构建完善,追踪把握国际劳务合作新内容、新趋势,加速推动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切实提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董文庆
劳务输出,亦称劳动力出口,它通过为其他国家服务,而实现劳动力要素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它是促进现代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之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理应在劳力输出方面有所作为。但就目前来看,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重视的程度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应加快我国劳务输出的步伐,大力发展我国的劳务输出事业,以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傅济标
在当今生产全球化的背景下,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大为增加。其中劳动力国际流动和国际劳务合作,是生产国际化的必要条件,是国际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劳务的国际性迁移,劳务贸易正如物质商品贸易一样,也已国际化了。从六十年代以来,劳务贸易已经成为各国增加就业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因而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国际劳务贸易的发展。据有关资料反映,1976—1986年间,世界劳务年均增长高达13%,超过物质商品贸易年均10%的增长速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瑞莲
一、中国扩大对外劳务输出的经济背景——货物出口相对缩减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加上国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措施不断出台,致使中国对外贸易经济所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如表1所示)。表1数据反映出三个信息:(1)虽然2010年、2011年货物进出口贸易都比上年有不小的增长,但2011年的增长速度与2010年相比,增长速度放慢了不少;(2)从2009~2011年,货物进口额增长速度均高于货物出口额的增长速度;(3)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在逐年缩小。这说明中国的货物出口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和压力,货物出口相对缩减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出口创汇的能力也受到相应限制,这对中国的经济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金兰
人口多,劳务多,是中国的国情。有了人,就要劳动,于是,劳务经济登上了发展舞台。 劳务多了哪里去?去沿海地区。随着全球“微利时代”的到来,沿海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丽 陈迅
一、当前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状况在跨国公司扩大投资和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全球范围内的人员跨国流动更为频繁,对外籍劳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国际劳务市场规模正稳步扩大。当前发达国家受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增长放慢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劳动力供给逐步减少,加之本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