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
- 2023(1324)
- 2022(1168)
- 2021(1176)
- 2020(1138)
- 2019(2572)
- 2018(2426)
- 2017(4625)
- 2016(2551)
- 2015(2834)
- 2014(3037)
- 2013(3108)
- 2012(2632)
- 2011(2132)
- 2010(2315)
- 2009(2348)
- 2008(2992)
- 2007(2660)
- 2006(2373)
- 2005(2272)
- 学科
- 业(12932)
- 企(12702)
- 企业(12702)
- 管理(11466)
- 财(8273)
- 务(6878)
- 财务(6867)
- 财务管理(6853)
- 济(6725)
- 经济(6717)
- 企业财务(6355)
- 制(5281)
- 体(4475)
- 体制(4233)
- 会计(3705)
- 方法(3105)
- 学(2682)
- 数学(2168)
- 数学方法(2135)
- 理论(1842)
- 银(1834)
- 银行(1830)
- 业经(1794)
- 贸(1732)
- 贸易(1729)
- 易(1676)
- 中国(1602)
- 家(1442)
- 审计(1435)
- 国家(1402)
- 机构
- 学院(35941)
- 大学(34967)
- 管理(13471)
- 财(12503)
- 济(12196)
- 经济(11841)
- 理学(11096)
- 理学院(10985)
- 管理学(10880)
- 管理学院(10797)
- 会计(9099)
- 中国(9091)
- 研究(8722)
- 财经(8288)
- 京(7487)
- 经(7257)
- 江(7098)
- 财经大学(5758)
- 州(5323)
- 所(5272)
- 科学(4870)
- 北京(4844)
- 会计学(4810)
- 商学(4794)
- 商学院(4778)
- 省(4535)
- 中心(4524)
- 学会(4493)
- 会计学院(4441)
- 系(4199)
共检索到65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健 黄菊珊
《会计研究》1998年第8期刊登了徐泓、朱小平、杨万贵的《对商誉的再认识》一文(以下简称《徐文》),拜读之后,受益颇深。但对其中的一些观点存在异议,现提出与三位同仁商榷。一、关于被购企业净资产公正价格的计算问题商誉按其来源被区分为外购商誉(Pur-c...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立云
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已经明确了外购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方法,要求企业采用减值测试法对外购商誉进行后续会计处理,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但实际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还需要会计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本文主要介绍了对外购商誉进行后续处理的各种会计方法,并分析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余俊仙
试论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余俊仙在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中,对于商誉的核算并未作明确的规定。目前在理论上关于商誉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而理论与实务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会计实务上,一般只承认购入的商誉而不承认企业内部形成的商誉,当一个企业购买兼并另一个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敏
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文章通过比较分析中美最新的会计准则对于外购商誉的初始计量、多次股权的购买、减值测试以及负商誉的会计处理的异同,发现目前我国CAS中有关外购商誉处理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
中美商誉 减值测试 负商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秋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高了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地位,而企业并购浪潮的兴起使商誉这一无形资产更被各界所关注。然而,由于商誉的特殊性,在会计界,对商誉应如何确认以及在会计上如何处理,始终存在诸多争论。我国目前在商誉会计方面还缺少相应的专门准则,这使得会计人员在处理时带有一定主观性和随意性,已经成为会计实务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
购买商誉 公允价值 确认 计量 摊销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泓 朱小平 杨万贵
对商誉的再认识——公司收购的思考徐泓朱小平杨万贵企业的发展通常有两种战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以提高经营效益的内部成长战略和通过对外企业收购与兼并进行资产重组的外部扩张战略。美国的华尔街早在20年代即兴起企业收购,80年代达到高潮,造就了不少经典的收购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陶勇
通过对商誉本质的研究,得出商誉的再定义;针对理论界与实务界区别对待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的现状,分析论证了二者的内在统一性,提出当前更应重视自创商誉问题研究的建议,并对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及后续处理问题予以阐述,以期有助于商誉会计的整体协调发展并最终达成科学的共识。
关键词:
商誉 自创商誉 外购商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任世驰
商誉会计处理最终应从商誉的来源与经济性质着手寻找正确思路。会计中将商誉作为无形资产,是一个误区。微观经济学认为企业并不存在所谓商誉无形资产,这是企业不能确认自创商誉的根源。企业并购是一项交易,按照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交易商品的价值由(C+V+M)构成,交易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被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仅约略相当于交易商品(被并企业)中的不变资本C,而(V+M)则相当于合并商誉,其有无及大小取决于并购双方的定价博弈;从并购定价来看,合并商誉实际上来自被并企业预期未来收益,是被并方获得的预期自身未来收益的分成,本质上是购买方对被并方获得的预期收益分成的预付款项;从合并商誉的预付款性质看,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是摊销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程
在知识经济时代 ,商誉是企业之间不得不触及到的问题。商誉 ,有其独自的经济特点 ;有正负、自创及外购商誉之分。科学而全面地确认企业的商誉是其计量的基础 ,而准确的计量则是作为相关会计处理的必要条件。对于作当无形资产的负商誉的会计处理 ,有三种符合国际惯例的处理方法 ,但外购商誉应视作无形资产 ,以并购价差处理 ,而应当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入账 ,并按照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方法进行摊销。
关键词:
负商誉 外购商誉 股权投资差额 摊销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翔
由于商誉内涵的特殊性,虽然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对商誉的确认与后续计量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实质趋同,但是目前实务中频繁出现利用有对赌性质的协议分步实施并购计划来达到避免确认合并中的高额商誉,规避商誉减值风险。因此,本文试图从该种分步实施并购计划的产生、运作机理出发,对其是否属于盈余管理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探讨其反映的相关会计准则与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合并商誉 对赌协议 商誉减值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张琴 李晓玉
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备受关注,笔者认为应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以合并日合并企业支付的超过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作为商誉的初始金额入账,并定期进行减值测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宋丽
一、新会计准则中商誉会计处理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作了新的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直接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初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吴裕舜 曾伟奇 陈慧玲 唐玲玲
正确认识商誉的性质,是正确认识商誉及其他问题的基础。对于商誉比较权威的观点当属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享德里克森的看法。他在其专著《会计理论》中介绍了三个论点:一是好感价值论;二是超额收益论;三是总计账户论。这三种观点从不同方面强调了商誉的特征、本质和计价方法。商誉的形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松年 闫佐
试论控股兼并中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王松年,闫佐在国际上,有关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长期以来一直是会计界所争论的一个问题,有关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会计解释,这三种不同的解释以不同的方式渗透于各国的会计实务,从而使合并商誉的实务处理呈现出多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