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2)
2023(9113)
2022(8160)
2021(7714)
2020(6412)
2019(15137)
2018(15241)
2017(30209)
2016(16209)
2015(18318)
2014(18378)
2013(18267)
2012(16616)
2011(14965)
2010(14558)
2009(13117)
2008(12506)
2007(10563)
2006(9070)
2005(7737)
作者
(46020)
(37843)
(37624)
(35781)
(24170)
(18146)
(17216)
(15007)
(14453)
(13390)
(13166)
(12557)
(11879)
(11780)
(11656)
(11464)
(11367)
(11294)
(10808)
(10726)
(9400)
(9214)
(9062)
(8553)
(8514)
(8368)
(8356)
(8307)
(7523)
(7492)
学科
(63381)
经济(63316)
管理(45355)
(42959)
(36195)
企业(36195)
方法(32469)
数学(28351)
数学方法(28063)
(16089)
中国(15045)
(14675)
业经(14093)
(13697)
地方(12325)
(11935)
贸易(11929)
理论(11432)
(11428)
(10628)
农业(10451)
(9822)
(9820)
技术(9777)
财务(9762)
财务管理(9748)
环境(9609)
企业财务(9169)
教育(8705)
(8585)
机构
大学(227206)
学院(225454)
管理(93928)
(87385)
经济(85423)
理学(82210)
理学院(81352)
管理学(80014)
管理学院(79629)
研究(72212)
中国(53651)
(48106)
科学(45551)
(38551)
(35665)
业大(33920)
(33149)
研究所(32786)
中心(32654)
财经(31943)
北京(30438)
(30241)
(29478)
师范(29223)
(29116)
农业(26083)
(26058)
(25686)
经济学(25434)
商学(24326)
基金
项目(159767)
科学(125061)
研究(117468)
基金(115629)
(99971)
国家(99140)
科学基金(85536)
社会(72327)
社会科(68511)
社会科学(68491)
基金项目(62449)
(62136)
自然(56627)
自然科(55286)
自然科学(55276)
自然科学基金(54267)
教育(53394)
(52269)
编号(48813)
资助(48158)
成果(38773)
(35060)
重点(34934)
(33177)
(33097)
课题(32656)
创新(30798)
科研(30597)
项目编号(30393)
教育部(30200)
期刊
(92574)
经济(92574)
研究(67543)
中国(37381)
学报(34924)
管理(32993)
科学(32259)
(29458)
(27192)
大学(26165)
学学(24533)
教育(24079)
农业(21114)
(20086)
金融(20086)
技术(18936)
业经(16510)
经济研究(15964)
财经(14746)
图书(13459)
理论(12577)
(12350)
实践(11810)
(11810)
问题(11598)
商业(11481)
科技(11264)
技术经济(10628)
情报(10353)
(10223)
共检索到314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华瑞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聪明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货币流通呈现了丰富而夏杂的内容,除货币流通的基本性质外(笔者另有专文论述),宋代货币流通还有一些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货币的沉淀;二是货币在各地区间分布的不平衡;三是货币需要量和流通量受生产季节性影响而表现的季节性变化,货币流通速度慢。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对宋代货币经济的全面理解,对认识宋代货币流通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也很有意义。下面就对上述特点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聪明  
论宋代货币流通中的几个关系高聪明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封建社会后期的开端,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经济模式主要形成于宋代,两个最重要的标志是租佃制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达。封建社会中的商品货币经济不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内容,却是代表新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金闯  
两宋在我国货币史尤其纸币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整体上看,宋代货币种类繁杂、制度多变。北宋主要使用铜钱,四川等地区使用铁钱,铁钱催生了交子,之后铁钱和交子并行使用;出于多种原因,陕西等西北地区也逐渐使用铁钱,之后又有加锡钱,这类低值钱币不断贬值。北宋铸造不同种类的大钱,大钱和小钱之间的比价多次调整。北宋曾经尝试扩大交子的使用范围,徽宗朝把交子更名为钱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钱引流通不畅,迅速贬值,进而拖垮了四川交子系统,最后不得不收缩使用范围,退回到四川地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乔幼梅  
宋代物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两宋三百年间,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交错发展,跨度既大,事又繁复,要想在一篇文章中把这个问题说得明白,怕是不容易的。可喜的是,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一问题早已为学术界所注意,并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是,对于宋代物价与铜钱、铁钱和纸币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宋代城镇商业发展所引起的供求关系变化与物价变动的关系等问题,则有的尚未涉及,有的虽有涉及但意犹未尽,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同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汪圣铎  
作者首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宋代绢帛的货币功能。认为宋代绢帛的货币功能较唐代大为减弱 ,政府始终没有颁行以绢代钱的正式法令 ,但是宋代绢帛也有一定的货币功能 ,作为实物货币 ,时时在流通领域代替铜钱行用 ,在当时经济生活中起着一种准货币的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晓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小凤  
货币流通标志着经济发展的程度。广西地处边陲,区位比较特殊,经济发展比较滞后,但到了明清时期,广西商品经济发展起来,货币流通加速,又促进了经济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广西的铸币、白银流通作了全面阐述。广西形成了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流通格局,赶上了全国“朝野悉皆用银,小者乃用钱”的步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玉 ,郑先炳  
(一)货币学领域中,货币流通速度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许多货币学专家就因此把它视为常量而不顾,但我国的情况尤其是近几年来的现实表明,它是一个很活跃的变量,如何把握其变化规律也就成了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有关统计资料,对货币流通速度与居民货币收入,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作一系统的研究,建立回归模型,探索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规律性.我国的货币流通分为现金流通和非现金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彭波  陈争平  熊金武  
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王朝一般都是和平时间为主,而宋代则长期处于对外战争状态之中。长期的战争状态导致了政府财政的高度紧张,迫使宋代发展出一种比较发达和复杂的金融体系。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这种金融体系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实物资产提供信用保障,其中特别是进口香料为政府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成为国家所依赖的重要金融工具,既可以变卖成现钱,也可以直接用于对内对外支付,还可以充当政府经营的资本,并充当国家信用的保证,甚至于发展到在其价值的基础上发行信用凭证充当流通手段。因此,文章分析认为香料在中国宋代具有比较强烈的货币性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安祥   刘文博  
<正>公元1164年,在金朝大军的胁迫下,宋金签订了“隆兴和议”。这次和议规定两国由原来的“君臣之国”转变为“叔侄之国”,虽然南宋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是南宋皇帝起立接受金朝国书的仪式却并未改变。为此,宋孝宗时常悔恨、耿耿于怀,并希望能够尽早更正“受书之礼”,史载“隆兴再和,名体虽正,失定受书之礼,上常悔之”。在此背景下,
关键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安兴  孙琼  
一、引言 货币需求问题,始终是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虽然实证研究货币需求的文章很多,可是,实证研究中国货币需求的文章却很少。这一方面是由于研究所需数据不容易得到,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兼有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特点,从而使得中国的货币需求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志  
对货币流通规律的再思考王志建国以来,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学术界对货币流通规律一直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另一方面,从实践上看,实在看不出我们的货币发行政策与货币流通规律有什么关系,笔者才疏学浅,谈不出多少道理,只能谈些想法,还请同志们指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海峰  冯静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经典论题,其研究遵循着货币需求、货币均衡的理论规范,先后经历了近代数量论、凯恩斯理论和现代数量论三个主要范式,但目前已不为西方经济学界所重视;而国内学术界对货币流通速度研究的理论与实证规范还正在建立中,由于中国一些特定的因素,对其研究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可能仍然存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厉以宁  
"让货币流通量回归到正常水平"的提法是对的。因为从理论上讲,不管哪一个因素导致的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总是同货币流通量偏多有关。但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有若干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什么是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如何计算外汇储备增长和结构对货币流通量"正常水平"的影响等等。在当前形势下,实行货币流通量向"正常水平"回归,很可能引起产品供应链的断裂和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出现企业停产、倒闭和员工下岗、失业的情况,也可能出现使个体工商户收缩、使承包土地的农民收入下降的情况。因此,在采取措施实行"货币流通量回归正常水平"时,不能忽略通货膨胀预期和企业盈利前景预期,这两种预期同样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