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22)
2023(4398)
2022(3726)
2021(3840)
2020(3200)
2019(7354)
2018(7452)
2017(12502)
2016(7572)
2015(9072)
2014(9440)
2013(8821)
2012(7984)
2011(6976)
2010(7341)
2009(6721)
2008(7098)
2007(6893)
2006(6202)
2005(5813)
作者
(20978)
(17045)
(16993)
(16383)
(10972)
(8159)
(8058)
(6648)
(6645)
(6483)
(5839)
(5805)
(5660)
(5528)
(5488)
(5404)
(5114)
(5113)
(5065)
(5041)
(4513)
(4383)
(4334)
(4075)
(4056)
(4009)
(3806)
(3805)
(3633)
(3464)
学科
管理(28301)
(22343)
(21605)
企业(21605)
(18275)
经济(18252)
教学(10363)
(10160)
理论(9801)
(9748)
教育(7795)
(7764)
财务(7736)
财务管理(7707)
企业财务(7246)
学法(6630)
教学法(6630)
(6479)
中国(6199)
方法(6004)
业经(5487)
(5164)
银行(5151)
(5043)
(4981)
(4842)
学理(4806)
学理论(4806)
(4707)
(4684)
机构
学院(98898)
大学(97492)
管理(33850)
研究(28654)
(28603)
经济(27377)
理学(25596)
中国(25511)
理学院(25224)
管理学(24636)
管理学院(24396)
(22027)
(19528)
(19191)
科学(18970)
(16225)
师范(15988)
(15857)
技术(15397)
(15199)
中心(15028)
北京(14332)
职业(13912)
(13801)
财经(13277)
研究所(13149)
(12795)
师范大学(12256)
业大(12062)
教育(11921)
基金
项目(50911)
研究(41831)
科学(36630)
基金(30905)
(25927)
国家(25590)
教育(22747)
(22294)
科学基金(21096)
社会(20927)
编号(20560)
社会科(19355)
社会科学(19348)
成果(18875)
(17797)
基金项目(15729)
课题(15467)
(13853)
资助(13418)
自然(13278)
自然科(12879)
自然科学(12873)
项目编号(12640)
自然科学基金(12632)
重点(11724)
(11621)
大学(11257)
研究成果(10457)
规划(10378)
(10318)
期刊
(43481)
经济(43481)
研究(32560)
中国(31539)
教育(28017)
(20408)
管理(17538)
学报(15469)
技术(12901)
科学(12477)
(12067)
大学(11833)
(10854)
金融(10854)
学学(10143)
图书(9851)
职业(8481)
农业(7727)
财会(7381)
书馆(7361)
图书馆(7361)
财经(7328)
会计(7001)
业经(6556)
(6458)
(6058)
(5716)
论坛(5716)
(5596)
通讯(5443)
共检索到176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覃照  
《学记》的内涵极为丰富,人们已经较深入地探讨了其中的教育学思想、教学论思想、心理学思想,除此之外,《学记》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管理思想。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浅识。 《学记》的教学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了培养“圣人”的教学管理目标 战国后期,不同于春秋时的“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人们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因此,“圣人”是可以通过教学来培养的。怎样才能培养出“圣人”呢?当时的儒家认为:先要从“士”做起,中途经过为“仕”,即“君子”,最后至“圣人”。“士”、“仕”和“圣...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若水  
一、政治管理的民本理念和“仁爱、德治”思想 儒家的管理思想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认为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是搞好管理的首要条件,即所谓“为政在人”。 应该说,儒家“以人为本”的“人”既包括“亲亲”和“贵贵”,又包括“贱者”和“疏者”。一是作为管理者的“人”,一是作为管理对象的“人”。作为管理者的“人”,儒家提出“德本才末”的得人标准。对于这一点,《大学》不厌其烦地引述了《尚书·秦誓》里的一大段说明:一个人即使没有才能,但只要心胸宽广,有能容人的品德,便可采用,相反,即使你非常有才能,但如果你嫉贤妒能,容不得人,也是危害无穷,不能任用的。即“唯仁人能爱人、能恶人”。儒家之所以认为德行对治国平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叶战备  
本文通过对我国古代史料的筛选,归纳总结了周文王、子贡、范蠡、白圭、孙武等先贤的信息思想,证明我国古代曾对信息思想宝库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有些信息思想对今天实践仍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海鹏  
要提高《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让学生对这门课程学有兴趣;其次是要围绕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讲清、讲透课程的基本原理。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可以从“‘动之以情’———以毛泽东伟大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和“‘晓之以理’———以毛泽东思想丰富的理论内涵感染学生”两方面入手。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姚乐野  王阿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鑫焱  王永灿  
孔子的仁,从仁产生的心理学基础上看,仁是知、情、意的统一。而正是因为道德认知,使仁由超越变为内在,转化成自身崇高的德性;正是因为道德感情,使仁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正是因为道德意志,使仁成为一种生命境界;正是这三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才使人从小人转化为君子,进而转化为圣人的儒家理想人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伍若梅  纪晓平  杨晓菲  
倪波先生是我国图书馆学家。文章论述了倪波先生的生平、著述以及在图书馆学领域的学术思想。主要总结了倪波先生在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学科问题、理论图书馆学、未来图书馆学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几个方面的思想。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长虹  徐朝旭  
在关于儒学是否宗教的问题上,杜维明摒弃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认为其具有宗教性。"天人合一"为儒学宗教性提供了本体依据,人分享了天地的创生性,逻辑上必然带来人的神圣性、人与人的关系及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的神圣性,神圣性是儒学宗教性的重要表现。杜维明认为不同于其它宗教,儒家宗教性是内在超越,主要体现为超越物质、超越自我,在现世中实现作为人的价值和终极意义,体现了自我救赎的理念。杜维明关于儒学宗教性的论断有利于拓展当代儒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开展文化对话、交流和合作,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自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欢玉  雷群泌  刘媛  
从教学管理方面来看,高职《妇产科护理学》应用微课教学可起到较好的效果,有助于实现课程最终教学目标。文章首先分析了《妇产科护理学》微课对优化教学管理的作用,其次基于教学管理分析了《妇产科护理学》微课设计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指出应从内容、形式等方面实现微课的优化设计,确保技术支持到位,发挥出微课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霍芳  韩先满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将微信嵌入网络空间,建设了顶岗实习微信平台用于顶岗实习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开设微信课堂,开展顶岗实习期间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蔡俊华  
一、高校部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编制方法过于陈旧目前,高校预算的编制方法采用的是传统的固定预算加定期预算及调整预算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过时僵化。这种方法以支出为基础,预算制定通常采用基数法,即以单位基期收支执行数为参照依据,然后根据可能影响预算年度收支的各种因素,在基期财务收支基础上编制单位预算的一种方法。如职能部门用以前年度的日常支出作为预算编制标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喻永均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认清现实挑战,优化"三个机制",推进"三化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益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使课程能够真正成为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需要,调整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用鲜活的内容启迪学生、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用生动的形式吸引学生,使课程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感化性、开放性,切实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杰康  侯莹  曹琳琳  
"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发现、探索、创造的空间,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让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只有在理念上、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上有所改变,才能增强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伟  
陶行知德育思想探微●黄伟陶行知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教育家。生活教育是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精华之所在,其体系博大精深,如若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德育思想贯穿于生活教育始终,并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