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35)
2023(2859)
2022(2404)
2021(2214)
2020(1850)
2019(3889)
2018(3672)
2017(7385)
2016(3812)
2015(4211)
2014(4352)
2013(4461)
2012(4165)
2011(3687)
2010(3639)
2009(3371)
2008(3386)
2007(3114)
2006(2708)
2005(2286)
作者
(11015)
(9284)
(9215)
(8638)
(5712)
(4333)
(4165)
(3514)
(3359)
(3297)
(3199)
(3042)
(3021)
(2907)
(2780)
(2753)
(2749)
(2685)
(2629)
(2612)
(2326)
(2265)
(2250)
(2136)
(2087)
(2036)
(2023)
(1976)
(1893)
(1869)
学科
(22402)
经济(22395)
(8836)
产业(8481)
方法(8371)
业经(7916)
(7671)
企业(7671)
地方(7670)
管理(6995)
(6043)
结构(4952)
数学(4839)
理论(4815)
数学方法(4807)
农业(4500)
中国(4271)
地方经济(4163)
文化(3989)
技术(3853)
经济理论(3816)
产业结构(3671)
(3510)
(2997)
农业经济(2841)
(2800)
环境(2683)
新技术(2246)
高新(2246)
高新技术(2246)
机构
学院(59626)
大学(55254)
(23256)
管理(22952)
经济(22821)
理学(19489)
理学院(19226)
研究(19102)
管理学(18937)
管理学院(18800)
中国(13036)
科学(12313)
(11746)
(10602)
师范(10533)
(10159)
(10131)
旅游(9996)
(9371)
(9175)
(8962)
师范大学(8394)
中心(8385)
研究所(8180)
(7732)
北京(7527)
财经(7507)
(7225)
业大(7005)
(6987)
基金
项目(39521)
科学(31701)
研究(30423)
基金(27552)
(23261)
国家(23048)
社会(20451)
科学基金(20100)
社会科(19547)
社会科学(19546)
(17760)
基金项目(15515)
(13248)
教育(12337)
编号(11956)
自然(11641)
自然科(11268)
(11266)
自然科学(11266)
资助(11186)
自然科学基金(11093)
发展(9597)
(9461)
重点(8793)
成果(8726)
课题(8591)
(8378)
国家社会(8155)
产业(8109)
创新(7682)
期刊
(30628)
经济(30628)
研究(14848)
中国(9548)
科学(8394)
管理(8224)
(7293)
业经(7039)
学报(6922)
(6527)
旅游(6527)
(6527)
(6043)
大学(5527)
(5503)
农业(5360)
学学(5313)
学刊(5265)
旅游学(5251)
游学(5251)
教育(4933)
问题(4683)
技术(4512)
经济研究(4060)
商业(3911)
经济问题(3407)
财经(3382)
科技(3296)
(3241)
资源(3197)
共检索到84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志峰  吴颖  
实景剧《太行山》,作为山西省的红色文化旅游名牌项目,将本土浓厚红色文化宝藏与红色戏剧传播手段相结合,自公演以来,引来八方游客争相观赏。该项目在山西省转型建设的紧要关头,强力开掘本土红色文化的深厚资源来提升本省的文化软实力,满足了红色文化发展与时俱进以及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双重需求,并且为山西省其他地区的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志峰  吴颖  
实景剧《太行山》,作为山西省的红色文化旅游名牌项目,将本土浓厚红色文化宝藏与红色戏剧传播手段相结合,自公演以来,引来八方游客争相观赏。该项目在山西省转型建设的紧要关头,强力开掘本土红色文化的深厚资源来提升本省的文化软实力,满足了红色文化发展与时俱进以及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双重需求,并且为山西省其他地区的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淑华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对南太行山区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该区旅游市场结构以国内游客占绝对优势;旅游者以中青年居多,其分布具有空间近距离性,行为特征表现为休闲观光比重大、散客多、逗留时间短等。针对这些特征,充分考虑南太行山旅游资源的特点、区位条件和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规划了旅游市场的细分目标,并从形象营销、品牌营销、网络营销、绿色营销、整合营销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扩展策略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郅润明  
山西太行山、晋西北革命老区,是我国革命时期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加快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太行山、晋西北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深入分析当地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发展当地旅游产业的七大政策与项目建议,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新歌  虞虎  李萍  林明水  陈田  
旅游精准扶贫是区域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的一种策略和手段。然而,旅游精准扶贫具有明确的适用条件,区域能否通过旅游实现精准扶贫,需要进行科学识别。目前,已经有学者从理论上构建了旅游精准扶贫的识别体系,但相关案例实证较少。基于此,文章以河北涞水县为例,借鉴学者构建的旅游精准扶贫识别体系,对燕山-太行山片区旅游精准扶贫识别进行了案例实证。研究表明,在开发条件层面,涞水县域内包含一个5A级景区,周边京、津、冀、内蒙古客源充足,且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旅游开发项目上,涞水县所采取的方式主要为"自下而上",即在驻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新歌  虞虎  李萍  林明水  陈田  
旅游精准扶贫是区域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的一种策略和手段。然而,旅游精准扶贫具有明确的适用条件,区域能否通过旅游实现精准扶贫,需要进行科学识别。目前,已经有学者从理论上构建了旅游精准扶贫的识别体系,但相关案例实证较少。基于此,文章以河北涞水县为例,借鉴学者构建的旅游精准扶贫识别体系,对燕山-太行山片区旅游精准扶贫识别进行了案例实证。研究表明,在开发条件层面,涞水县域内包含一个5A级景区,周边京、津、冀、内蒙古客源充足,且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旅游开发项目上,涞水县所采取的方式主要为"自下而上",即在驻村帮扶干部的带动下,让村民表达自身在旅游扶贫项目选择上的意见,参与到旅游扶贫项目开发识别决策中;在目标人群层面,涞水县的旅游扶贫对象不局限于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对于已经发展得较好的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也给予了较大关注。涞水县的案例实证研究,为其他县域旅游精准扶贫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邢慧斌  段洪波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河北省太行山区的旅游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朱家营村为例,立足当地资源特色以及旅游市场需要,对太行山区乡村旅游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特色旅游项目等进行分析,对河北太行山区的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少华  
河南南太行旅游区是河南省旅游重点发展地区,虽然旅游业起步较晚,但由于旅游资源丰富,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同时区域内部旅游业竞争也日趋激烈。本研究基于旅游竞争态理论,对南太行旅游区5市的旅游市场发展态势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区域内部各市旅游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制定提供依据,同时为制定南太行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参考。研究发现:南太行5市在旅游接待人次数和旅游总收入方面均呈正增长,说明南太行旅游区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发展潜力较大;但区域内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激烈竞争,焦作南太行山水旅游产品对其他地市旅游产品形成阴影效应,使区域内旅游业发展不均衡,必须采取措施,促使南太行区域旅游业协调一体化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璐  韩毅  王永峰  
"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一曲悲壮有力的《在太行山上》,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里的参观者带回到那救民族于危亡的血火年代——八路军将士和太行军民在贫瘠山区以"小米加步枪"抵御日军的飞机大炮,没有粮食自己种,没有衣物自己织,没有水源自己挖,没有武器自己造,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史广峰  高梦彤  
生态观光旅游的发展处于三生空间之中,受其空间制约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三生空间质量提升和结构更新。阐述三生空间理念与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的逻辑关系,有利于推动太行山生态观光旅游可持续发展。利用扎根理论系统分析游客对三生环节的需求表达,挖掘游客在太行山生态观光旅游与生态保护、生产效率、生活质量协调发展中所关注的问题,研究发现:(1)三生空间在多因素影响下贯彻生态观光旅游全过程;(2)游客对空间环境的感知大于对人的交流体验感知;(3)对出现次数最多的主题进行排序,发现生态空间起领衔作用;(4)游客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大于对物质层面的需求。最后从智慧景区建设、旅游项目开发、社会融资结构优化等方面提出推进太行山生态观光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相关部门规划建设和业内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史广峰  高梦彤  
生态观光旅游的发展处于三生空间之中,受其空间制约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三生空间质量提升和结构更新。阐述三生空间理念与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的逻辑关系,有利于推动太行山生态观光旅游可持续发展。利用扎根理论系统分析游客对三生环节的需求表达,挖掘游客在太行山生态观光旅游与生态保护、生产效率、生活质量协调发展中所关注的问题,研究发现:(1)三生空间在多因素影响下贯彻生态观光旅游全过程;(2)游客对空间环境的感知大于对人的交流体验感知;(3)对出现次数最多的主题进行排序,发现生态空间起领衔作用;(4)游客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大于对物质层面的需求。最后从智慧景区建设、旅游项目开发、社会融资结构优化等方面提出推进太行山生态观光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相关部门规划建设和业内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常建国  王庆云  武秀娟  崔璐  刘世荣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太行山油松中龄林(22年生)和成熟林(58年生)水量平衡组分的季节性变化进行同步观测,探讨林龄对生态系统蒸散及水量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中龄林、成熟林生长季总蒸散(包括蒸腾、蒸发和截留)量分别为406.87和418.49mm,水分总支出量分别为431.07和459.57mm,均无明显差异,但蒸散和支出组分不同,成熟林乔木层蒸腾量、乔木层截留量、枯落物截留量、地表径流量各自占降雨量(445.4mm)的比率比中龄林分别下降了6.01%,2.21%,0.81%和0.26%,而灌草群落蒸散量、土壤出流量和灌草层截留量各自占降雨量的比率比中龄林分别增加了8.80%,3.87...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雪娇  
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山西,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浩若星河的文化和壮美雄奇的河山,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研究山西文化旅游宣传推广策略,有利于解决当前文化旅游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宣传推广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制定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山西文化旅游快速健康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传康,郭德秀  
1 独具特色的旅游开发基础 河南林县地处豫北安阳市西52km,为南太行山山前的一个断陷盆地。西侧为纵贯华北的著名的太行山南段,称为林虑山。断层崖高起,相对高差几乎达千米,形成典型的“北雄”风光。中间自南而北为城关、原康、临淇等盆地;东西北三侧,以及盆地交接处为丘陵(包括林虑山北支脉和南支脉,柏尖山支脉和淇山支脉),散布着一些突起的“顶”峰。林县地处暖温带气候中部,植被属阔叶林地带,但也适于生长松柏等针叶树。过去地处上游,除部分石灰岩与砂页岩交界接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敏虎  
近年来旅游业兴盛,单一的景物观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旅游的心理需求,综合性的文化旅游越来越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民族文化内涵也越来越成为旅游业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因而,山西丰富的民间歌舞艺术资源将成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元素,通过对其考察与分析,可以进一步探索山西民间歌舞艺术与文化旅游相融合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推进山西文化旅游业的繁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