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79)
- 2023(4117)
- 2022(3389)
- 2021(3405)
- 2020(2764)
- 2019(6374)
- 2018(6188)
- 2017(11472)
- 2016(5887)
- 2015(7051)
- 2014(6800)
- 2013(6896)
- 2012(6658)
- 2011(6177)
- 2010(5826)
- 2009(5441)
- 2008(5374)
- 2007(4450)
- 2006(3843)
- 2005(3656)
- 学科
- 济(28884)
- 经济(28857)
- 方法(13910)
- 管理(12302)
- 中国(12169)
- 数学(12027)
- 数学方法(11981)
- 业(11047)
- 贸(8785)
- 贸易(8780)
- 易(8695)
- 企(8525)
- 企业(8525)
- 农(6508)
- 出(5421)
- 关系(5335)
- 业经(5320)
- 制(4933)
- 和(4901)
- 财(4760)
- 银(4601)
- 银行(4601)
- 行(4559)
- 产业(4307)
- 学(4292)
- 融(4287)
- 金融(4286)
- 发(4282)
- 出口(4172)
- 出口贸易(4172)
- 机构
- 大学(90461)
- 学院(86430)
- 济(46362)
- 经济(45883)
- 研究(36289)
- 管理(30482)
- 中国(28884)
- 理学(26053)
- 理学院(25712)
- 管理学(25481)
- 管理学院(25296)
- 京(20019)
- 财(18772)
- 科学(18646)
- 所(17599)
- 经济学(16522)
- 研究所(16158)
- 财经(15545)
- 中心(15080)
- 经济学院(14873)
- 经(14576)
- 北京(13432)
- 院(12566)
- 范(12069)
- 师范(12011)
- 财经大学(11848)
- 科学院(11512)
- 农(11190)
- 研究中心(10825)
- 社会(10614)
- 基金
- 项目(56900)
- 科学(46041)
- 基金(44562)
- 研究(43307)
- 家(39047)
- 国家(38781)
- 科学基金(32566)
- 社会(31047)
- 社会科(29608)
- 社会科学(29604)
- 基金项目(22438)
- 教育(19147)
- 资助(18691)
- 自然(18406)
- 自然科(18029)
- 自然科学(18024)
- 自然科学基金(17759)
- 省(17395)
- 划(16294)
- 中国(15956)
- 编号(15585)
- 部(14837)
- 国家社会(14565)
- 成果(13755)
- 教育部(13154)
- 重点(13080)
- 发(12714)
- 人文(12030)
- 社科(11768)
- 大学(11592)
共检索到134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马福华
《天下》月刊的译介出版活动,践行了该杂志"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中西方之间更好的文化理解"的文化宗旨。它通过多元化的出版选材,跨专业、多元化与国际化的中外译者和撰稿人群体,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合理完善的编辑发行体系将中国文化成功地传播到西方。《天下》月刊译介中国文化的成功之道为我国当下期刊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也对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杜玉华
2021年是《法兰西内战》出版150周年。《法兰西内战》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经译与深入传播四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法兰西内战》的编译主体由个人变为国家机构;编译文本同时传播到趋于统一;传播人群由早期限于精英知识分子不断拓展到党的领导干部、广大党全国各地;传播媒介由单一的纸质“线下”传播转变为纸质与数字化相结合的“线上线下融合传重要意义。
关键词:
《法兰西内战》 译介 传播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汪田田
中国文学"走出去"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从传播学视角来看,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必须要考虑译介主体模式的构建。《解密》从民族文学成为世界文学,是译介主体通力合作的结果,其主要包含三个因素:译者对文本翻译策略的理性选择、权威出版社的大力宣传和海外主流媒体的书评报道。可见提高作品国际意识,吸纳海外译者,建立出版商等赞助人合作体系,是实现译者主体最优化的途径。
关键词:
《解密》 译介主体模式 中国文学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耀
《大学》位列“四书”之首,其对外传播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主要探究翻译传播过程各要素对《大学》译本译介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研究传播的有效方法,认为时代背景、翻译目的、翻译模式、传播方式及读者反应等因素对译本译介效果有直接影响。新时代译者应采取“以我为主”的积极态度,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选择合适的译介策略。
关键词:
《大学》 传播学 译介 典籍外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熊静 张慧丽
19世纪末西方目录学思想开始传入我国,1950年代以前西方目录学思想在我国的传播经历三个阶段。1920-1930年代前后对西方目录学著作的译介达到顶峰,公开发表的目录学译作40余篇(部),主题涵盖目录学方方面面,在目录学基础理论、分类与编目法方面出现了一批深远影响的作品。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目录学 著作翻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辉
某普通高校进行的测试显示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相关事物能力低下。文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在大学英语学习高级阶段开设中国文化选修课;加强中国文化相关事物英语表达研究;建设中国文化教材;提高英语教师中国文化综合素养。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传播 中国文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宁
尽管中国早在20年前就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也即进入了全球化的机制,接踵而来的便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文化和人文学术在海外的传播依然相对地滞后,并且不断地遇到困难和阻力。实际上,中国的人文学界早已认识到了全球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并且不同程度地介入了全球化的进程,这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全球化这个术语在过去20年里成为汉语世界使用得最为频繁的理论术语之一。几乎所有的人文学者都可以就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将自己所涉猎的学科领域纳入全球化的语境下来考察和审视。
关键词:
全球化 人文学术 人文学者 海外传播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邵平宇
北美新移民作家张翎的力作《劳燕》一经译介至英语世界,便稳居亚马逊网站华语文学畅销榜,销量可观,广受英语读者好评,堪称华语文学“走出去”且“走进去”的成功典范。文章基于拉图尔等人构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和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对《劳燕》英译传播全过程展开细致的考察,以期为中国文学外译提供借鉴。
[期刊] 求索
[作者]
齐振英 张培富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的中华学艺社逐步将机关刊物《学艺》由综合性科学刊物变为纯粹的水产类专业期刊。在人员四散、经费奇缺的情况下,中华学艺社以科学服务水产建设为宗旨,致力于探索水产类学术团体和刊物的发展道路,艰难地承担起联系国内水产科技工作者的任务,为中国水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艺·水产月刊》编辑团队在很短时间内以深厚的学科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历,将刊物办成了国内水产界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水产科学的传播与发展。
关键词:
《学艺·水产月刊》 水产科学 中华学艺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霍翠柳
通过半结构性访谈,对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2012届8名访问学者进行访谈。目的在于了解"中国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发现:目前中国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已经引起了英语教师的关注,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学生的中国文化传播能力堪忧。在英语教学中应妥善处理好7组矛盾来提高大学生的中国文化传播能力。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中国文化 英语传播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玥
中国文化发展至今出现了与经济建设不相适应的滞后局面。为优秀的中国文化传播找到适合时代发展的新途径、新渠道、新平台,是使文化艺术价值重新得以凸显和发扬的关键。本文提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传统行业"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可抓住当前互联网产业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以"互联网+旅游"的深度融合形成载体,建立我国文化艺术传播的新途径,以及建立新途径下兼有二者传播优势的具体平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达敏
华夏文化是世界上有数的几大文明之一。有关统计的方法,统计思想及统计工作,与中国的古文化渊源紧密相连,都可以往上追溯到远古时代。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王朝,统计工作就有了。《尚书·禹贡》这篇文章就把当时的中国分为九州,分别叙述了各地的物产、交通、植物特征等情况。又依土质不同,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鹏
传统上,翻译与引介(下称"译介")一直被中国图书情报学视为一种"开眼看世界"的手段。在译介中,我们看到西方兴盛发达的图书馆学群象、看到一波又一波的技术浪潮、看到学科的发展转型与跌宕起伏。某种程度上,译介已经不是简单的手段,而是内化为一种学术传统和学科实践,甚至成为一种深植脑海的行动直觉。几乎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下意识地向"西"观望,试图找到借鉴的对象,找到学习的范本,找到一个让人感觉舒适和稳妥的坐标。
关键词:
图书情报学 图情领域 图书馆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万军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增强国民文化自信心的需要,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文章认为,中国文化世界化的可能性在于中国文化的普世价值和西方社会现实的需要,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给中国文化世界化提供了实践上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世界化 普世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