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5)
- 2023(9271)
- 2022(7620)
- 2021(7399)
- 2020(5966)
- 2019(13470)
- 2018(13209)
- 2017(22392)
- 2016(14096)
- 2015(15724)
- 2014(15702)
- 2013(14285)
- 2012(13399)
- 2011(12324)
- 2010(12572)
- 2009(11328)
- 2008(11510)
- 2007(10383)
- 2006(9331)
- 2005(8326)
- 学科
- 济(40527)
- 经济(40466)
- 管理(32576)
- 业(28760)
- 企(22984)
- 企业(22984)
- 教育(22103)
- 中国(19013)
- 方法(18364)
- 数学(15553)
- 数学方法(15259)
- 学(14702)
- 农(12301)
- 理论(12168)
- 财(11283)
- 贸(9265)
- 贸易(9262)
- 业经(9186)
- 教学(9097)
- 易(9007)
- 技术(8234)
- 农业(8181)
- 制(7764)
- 发(7200)
- 务(6664)
- 财务(6652)
- 财务管理(6636)
- 环境(6523)
- 地方(6452)
- 银(6407)
- 机构
- 大学(199789)
- 学院(188015)
- 研究(71327)
- 济(61894)
- 管理(60829)
- 经济(60295)
- 理学(53164)
- 理学院(52283)
- 管理学(50741)
- 管理学院(50389)
- 科学(47237)
- 中国(44758)
- 京(44365)
- 农(39210)
- 所(37516)
- 范(37373)
- 师范(36967)
- 教育(36900)
- 研究所(34719)
- 业大(32923)
- 农业(31423)
- 师范大学(30559)
- 中心(30403)
- 江(30327)
- 北京(28489)
- 财(28478)
- 院(25312)
- 技术(24640)
- 州(23286)
- 财经(23118)
- 基金
- 项目(126897)
- 科学(99672)
- 研究(92239)
- 基金(88547)
- 家(80021)
- 国家(79179)
- 科学基金(65102)
- 社会(55534)
- 社会科(52173)
- 社会科学(52158)
- 教育(51997)
- 省(50871)
- 划(46433)
- 基金项目(46351)
- 自然(43207)
- 自然科(42271)
- 自然科学(42250)
- 自然科学基金(41512)
- 编号(38281)
- 资助(35235)
- 成果(34248)
- 重点(30811)
- 课题(30596)
- 部(29294)
- 发(27377)
- 创(26733)
- 大学(25872)
- 教育部(25081)
- 年(24934)
- 创新(24572)
共检索到288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沈文钦
关于《大学的理念》一书,学界历来评价甚高,有人认为该书"迄今为止仍然是有关大学宗旨的最雄辩的阐述"~[1]。美国学者雅罗斯拉夫·帕利坎(Jaroslav Pelikan)甚至称其为"有史以来关于大学的最重要的一本书"~[2]。尽管纽曼一度对这部作品不甚满意,但在晚年,他也自认《大学的理念》一书是其生平最富"建设性"的五部著作之一。~[3]除了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大学的理念》一书还在全世界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一百多年来,该书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日文、中文、德文等不同文字。2009年,与爱尔兰天主教大学有承继关系的都柏林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文钦
纽曼的博雅教育学说继承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教育思考,同时又有所突破,表现为继承与超越的二元辩证关系。纽曼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和扬弃主要表现在:他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对"知识自为性"的论证,但同时强调理智美德的局限性;他继承了18世纪的绅士理想,但更加强调理智训练而非礼仪修养;他继承了源自洛克、兴盛于19世纪初期的心智训练学说,但指出了理智训练的局限性和宗教在教育当中的位置。
关键词:
纽曼 博雅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新亮 张彦通
义务教育学区制改革旨在解决传统校区制模式下资源配置失衡问题,通过构建强弱学校间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共同体,促进校际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学区共同体作为学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组织载体,其核心理念是推进共同体内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资源共享和生源配置的一体化。学区制改革的路径架构,需紧扣共同体有效运行的三对关系展开,即契约关系、纽带关系和互动关系,从而推进学区有效治理、动力机制构建和优质资源共享,全面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沈文钦
现代的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概念源自对古希腊术语"Eleutherion epistemon"和古罗马术语"Artes liberales"、"Liberaliter educatione"的翻译,但这个术语本身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或变迁。当英国人在16、17世纪通过翻译创造出"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这个概念时,自由人/奴隶之间的两分法被绅士阶层/非绅士阶层之间的两分法所取代,liberal的语义也从"适合于自由人的"转向"适合于绅士的";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个概念又增加了一层新的语义,意指"非专业的教育",博雅教育概念逐渐与新...
关键词:
历史语义学 博雅教育 概念变迁 语义分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安邦 张东海
全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以范式主义和批判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取向。它对现代教育的批判立足于不同的世界观以及关于人性、智能、学习、思维等方面的不同假设。
关键词:
全人教育 技术世界观 生态世界观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鹏 文琴
当前,图书情报学院的书籍史课程亟需对该领域中"新书史"的研究趋向做出反应,而博雅教育则为这一类课程的改革诉求提供了契机。以中山大学的"中国图书文化"课程为例,博雅教育体系中课程的建设应注重以下4个方面:扩展课程框架,重新定位专业与通识课程;系统梳理并整合多媒体资源,以发展性视角建设数字平台;将讨论与阅读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关注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加强外部资源的引入和结合,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吕林海 龚放
西方大学学习研究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而大学学习方法研究是这一领域的主体性部分。大学学习方法研究最早起源于瑞典学者关于学习方法的深层方法与浅层方法的分类,随后英澳学者的大学学习方法量表开发引领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目前西方大学学习方法的研究正呈现出研究内容不断拓展,研究方法更关注利用设计研究法进行扎根研究,研究对象越来越注重东方学生群体,研究视野逐渐拓展到更广泛的学习经验研究的发展趋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文钦 陈洪捷
20世纪40、5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分别从教育哲学、学术史、教育史(包括教育思想史)的维度对博雅教育进行了大量研究。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研究以大量教育思想史原典、英语辞典、学者文集为基础,重点选择若干代表人物的经典文本,以思想史的关键人物为线索,以语义分析为基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布鲁斯·金博尔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最重要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教育观念之一。自古希腊以来,围绕这一概念,西方的教育家和教育研究者发表了无数的言论,形成了包括1828年《耶鲁报告》、纽曼的《大学的理念》等经典的文本,也带来一些困惑。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这个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荀渊
在美国内战期间颁布并实施的《1862年赠地学院法案》,既是对此前美国联邦政府土地政策的一个延续,也是林肯内战政治解决方案组成部分,从而开启了美国公立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序幕,为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赠地学院 土地制度 美国内战 农业教育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旺峰
经济后果学说表明,会计信息除可作为决策依据外,还可能成为社会经济利益分配的一种工具。然而笔者认为,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切不可基于经济后果的考虑而使会计信息失去其如实反映的本质特征。为了防止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可能对利益相关者造成的不利影响,除了通过增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并进行充分披露以外,事项会计理论也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沈文钦
自古希腊以来,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一直是西方一种支配性的教育观念,其影响在英美两国影响尤为深远。对博雅教育的研究可以从教育哲学、教育思想史、学术史三个角度进行切入。本文对1890-2005年间教育史(特别是教育思想史)视角的博雅教育研究进行了评述,文章总结了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其局限性所在。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博雅教育思想史研究的可为空间。
关键词:
博雅教育 教育思想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荀渊
作为政治学与行政学领域对以新自由主义为核心理念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回应,旨在增加直接民主含量的治理及其理论既是对现代民族国家以代议制、官僚制为特征政治制度的矫正,也因植根于西方近现代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变革历程尤其是由城市、市民社会所孕育的自由主义经济与政治传统之中,使其有着回归古典民主理想与自治精神的意蕴。由此,曾经作为市民社会组成部分的大学,在治理或者说大学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层面上就显现出一个清晰的历史逻辑:大学自治权与政府日益加强的干预与控制之间的博弈。
关键词:
治理 治理理论 大学治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吕林海
"大学生学习参与"正成为中国高教界的热点主题,但对学习参与理论本身的历史、内涵及方法等的探讨却明显不足。本文的研究表明,学习参与理论是"过程性指标"的提出与大学质量的话语争论之两股潮流的汇流结果。同时,泰勒、佩斯、阿斯汀、汀托、帕斯卡雷拉、齐克林和库等都对学习参与概念的内涵拓展做出了贡献。在学习参与测量的内容和效度等方面,学术界仍存争议,但持续的探讨推动了理解的深化和实践的完善。中国高等教育界可从观念的建立、内涵的理解、本质的把握和本土的探索四个方面获得启示。
关键词:
学习参与 过程性指标 大学质量 学习投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永 道格拉斯·珀金斯
美国社区教育发端于1930年代的社区学校运动。美国社区教育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区教育实践的推广和多样化发展;二是社区教育在信息共享、理论发展和人才培育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三是社区教育获得了州和联邦立法与资金支持。美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启示在于,建构多层的社区教育概念,联结多样的社区教育组织和激发主动的社区教育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