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9)
2023(7906)
2022(6498)
2021(5923)
2020(4793)
2019(10392)
2018(10054)
2017(18054)
2016(9585)
2015(11071)
2014(10511)
2013(9760)
2012(9417)
2011(8791)
2010(9282)
2009(8753)
2008(8413)
2007(7853)
2006(7323)
2005(6702)
作者
(26396)
(22408)
(22226)
(21079)
(14348)
(10490)
(9990)
(8473)
(8448)
(7942)
(7807)
(7433)
(7383)
(7107)
(6892)
(6674)
(6555)
(6305)
(6298)
(6034)
(5686)
(5250)
(5249)
(5160)
(5068)
(4998)
(4857)
(4716)
(4345)
(4318)
学科
(60483)
经济(60434)
管理(29301)
(25600)
(22031)
企业(22031)
地方(16199)
方法(15748)
中国(15393)
数学(13404)
数学方法(13331)
地方经济(12249)
技术(11875)
业经(11104)
(10579)
(9932)
教育(9303)
技术管理(9044)
(8481)
金融(8481)
(8171)
(7903)
理论(7777)
(7707)
银行(7701)
(7529)
环境(7428)
经济学(7081)
(6906)
农业(6851)
机构
大学(145725)
学院(139835)
(70040)
经济(68821)
研究(53381)
管理(49960)
理学(42231)
理学院(41682)
管理学(41011)
管理学院(40712)
中国(38130)
(30215)
(29991)
科学(27970)
(25429)
经济学(23694)
财经(23664)
研究所(22758)
中心(22699)
(21968)
(21469)
(21113)
师范(21022)
经济学院(20977)
北京(19677)
(19152)
财经大学(17447)
师范大学(17037)
(16993)
(16372)
基金
项目(87120)
科学(70269)
研究(68631)
基金(63036)
(54209)
国家(53280)
社会(47530)
科学基金(45817)
社会科(44990)
社会科学(44972)
(33983)
基金项目(32131)
教育(31946)
(27893)
编号(25903)
自然(25299)
自然科(24734)
自然科学(24727)
资助(24592)
自然科学基金(24293)
成果(22876)
(21049)
(20395)
国家社会(20299)
重点(19745)
创新(19681)
课题(19641)
(19514)
大学(19027)
教育部(17716)
期刊
(86881)
经济(86881)
研究(54308)
中国(33514)
教育(24702)
管理(22759)
(22568)
学报(18458)
科学(17991)
大学(16368)
(15621)
经济研究(15355)
学学(13947)
(13492)
金融(13492)
财经(13432)
技术(12889)
(11964)
业经(11176)
问题(10569)
农业(10511)
技术经济(9351)
世界(8446)
(8054)
科技(7635)
国际(7246)
(7150)
统计(6941)
经济管理(6909)
经济问题(6767)
共检索到232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文胜  白勇  
《大学》是儒家众多经典的心要,对《大学》经济思想的正确评价是研究儒家经济学说的关键。当前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中分歧较多的儒家"义利观"、"本末论"、"生财之道"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对《大学》经济思想的研究加以澄清。同时,《大学》经济思想以及儒家经济学说对现代和谐社会构建与中国经济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柏青,金训敏,郝长海  
儒家思想从公元285年传入日本,到德川幕府时期才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治时代又把儒家伦理定为国民必须遵守的道德,为日本建立现代化国家增强了凝聚力。二战后,日本在大力向西方学习、进行民主改革过程中,儒家思想仍在继续发生影响。儒家思想使日本走上了与西方资本主义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模式。但把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仅仅归功于儒家思想是不够的。儒家思想也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更新,甚至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杰  
迄今为止,儒家思想体系中是否包含以及包含多少"专制"与"民主"成分,依然是国内外学术界需要严肃对待的一个历史谜题。但在总体趋势上,人们似乎越来越倾向于支持这样的观点,即儒家思想中包含着更多的民主成分。通俗地说,民主就是达成折中或者妥协的能力,而妥协本身既意味着各自让步,也彰显着相互约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化军  郭佩惠  
经济公正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所追求和崇尚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其"中庸之道"及"大同"理念中他们对经济公正的内容做出了具体的阐释,而且对于如何实现经济公正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儒家的经济公正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对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引  
不久前上海有一位中国经济思想史学者到新加坡去访问讲学,新加坡的一位政府官员在接见时谈到该国这十几年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信仰中国儒家思想,并用以指导国家的建设,而不盲从西方的经济理论。从这段介绍中,值得我们思考几个问题:1、中国儒家思想及其经济思想是怎样的?2、它为什么能有如此深远影响?要回答这些问题还得深入去研究先秦儒家的经济思想。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朱琳  
儒家与伊斯兰教都代表或者曾经代表着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从内容来看都能够称得上是高度发达完善的思想体系,二者与其他讲究脱离尘世,无欲无求的避世宗教哲学相比具有鲜明的入世特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经济思想角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可证明二者在经济思想上既有相近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其中接近的观点尤为突出,非常值得关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庭  宋丙涛  
儒家思想自形成以来,对东方文明甚至世界文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儒家学说也早已得到各界学者全方位的解读。然而,已有的研究要么仅停留于对其文化内容的挖掘,要么拘泥于当代主流理论来论断其功过是非,但实际上,这些以个人主义方法论与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对其所做的研究都难免会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错误。本文以近年来兴起的财政国家论为基础来分析儒家思想的贡献。笔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最大问题就是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而儒家经世济民思想恰恰是为了应对该问题而进行的公共经济体制构建的探索。因此,儒家学说不仅对当今我国的治国理政仍具借鉴意义,而且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有一定的启迪。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晓霞  韦立新  
我国儒家文化的对外传播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典范。以日本为例,儒家文化不仅"走出去"了,而且"走进去"了,甚至"走上去"了,深入渗透至日本社会各个层面,沉淀于日本民族精神的深层。迄今为止,在中日文化交流的研究中,儒家思想对日本影响始终是一个重点课题,然而涉及政治、法律、思想、文化的成果居多,关于儒家的经济思想在日本的实践与运用的成果甚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今社会,挖掘传统思想的当代价值、探索基于中国传统而形成的商业文化优势,对发展经济至为重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晓霞  韦立新  
我国儒家文化的对外传播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典范。以日本为例,儒家文化不仅"走出去"了,而且"走进去"了,甚至"走上去"了,深入渗透至日本社会各个层面,沉淀于日本民族精神的深层。迄今为止,在中日文化交流的研究中,儒家思想对日本影响始终是一个重点课题,然而涉及政治、法律、思想、文化的成果居多,关于儒家的经济思想在日本的实践与运用的成果甚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今社会,挖掘传统思想的当代价值、探索基于中国传统而形成的商业文化优势,对发展经济至为重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车运景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积极的、具有永恒价值的因素。今天,我们站在现代化的角度,对儒家文化尤其是儒家经济伦理思想进行理性分析,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现代性批判与革新,将其结构要素置于现代市场经济伦理要求之下,经现代辩证理性的光照,重放现代光彩,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聂志红  
“百家争鸣” 的学术环境为先秦思想家们提供了丰厚的成长土壤,从宏观角度审视先秦儒家的经济理论主张,对于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春秋战国时期制度变迁的社会背景出发,指出历史赋予思想家们的主要任务,接着从纵向角度分析了孔子、孟子、苟子的经济思想。笔者认为,孔子、孟子、苟子分别从价值观、制度纲领、哲学基础和制度的具体设计方面,系统建立起儒家完整的封建社会经济运行的理想框架,他们共同构建的“经济世界”代表了儒家经济思想的最高水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夏振坤  张艳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崔月琴,李文焕  
东亚地区在文化传统上与儒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儒家传统作为一种文化积淀 ,已深深地影响、制约着它所辐射的国家和地区。儒家文化虽然有它的博大精深之处 ,有些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进入和成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体系 ,并在东亚经济发展的初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就其文化模式和观念体系而言 ,它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 ,其负面影响不可避免。东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既有儒家文化的内在动因 ,当然还有西方现代理性文化的影响和催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夏永强  
20世纪下半叶东亚经济的迅速崛起令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行显著变化的同时,也使有关现代化的社会科学传统解释陷入了困境。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对东亚经济进行了缜密的观察和分析,试图为这一区别于西方的经济奇迹寻找答案。在这些华人和华人文化居主导地位的区域内,自然有人将儒家伦理精神和东亚经济奇迹联系起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