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7)
- 2023(15778)
- 2022(13479)
- 2021(12510)
- 2020(10782)
- 2019(24531)
- 2018(24122)
- 2017(47036)
- 2016(25608)
- 2015(28549)
- 2014(28268)
- 2013(28438)
- 2012(25999)
- 2011(23475)
- 2010(23210)
- 2009(21855)
- 2008(21964)
- 2007(19407)
- 2006(17229)
- 2005(15174)
- 学科
- 济(106449)
- 经济(106313)
- 业(95437)
- 管理(89916)
- 企(89443)
- 企业(89443)
- 方法(53422)
- 数学(43829)
- 数学方法(43483)
- 财(34897)
- 业经(29536)
- 中国(26782)
- 农(25786)
- 务(25074)
- 财务(25012)
- 财务管理(24979)
- 企业财务(23766)
- 制(21796)
- 贸(20901)
- 贸易(20891)
- 易(20320)
- 技术(20165)
- 学(19942)
- 和(19098)
- 理论(18321)
- 划(18066)
- 地方(17406)
- 农业(17271)
- 策(16424)
- 银(16391)
- 机构
- 大学(377302)
- 学院(376716)
- 管理(154386)
- 济(152984)
- 经济(149919)
- 理学(133971)
- 理学院(132575)
- 管理学(130643)
- 管理学院(129958)
- 研究(119257)
- 中国(90588)
- 京(79715)
- 科学(73825)
- 财(73493)
- 农(61166)
- 所(59821)
- 财经(59435)
- 业大(57838)
- 研究所(54333)
- 江(54088)
- 经(53944)
- 中心(53676)
- 北京(50018)
- 农业(48586)
- 经济学(46031)
- 范(44897)
- 师范(44376)
- 财经大学(44267)
- 州(43838)
- 院(43078)
- 基金
- 项目(254072)
- 科学(199608)
- 基金(186104)
- 研究(181518)
- 家(163089)
- 国家(161693)
- 科学基金(139237)
- 社会(115685)
- 社会科(109788)
- 社会科学(109759)
- 基金项目(99464)
- 省(98703)
- 自然(92428)
- 自然科(90301)
- 自然科学(90274)
- 自然科学基金(88720)
- 划(83152)
- 教育(82566)
- 资助(76801)
- 编号(72949)
- 成果(57672)
- 重点(56222)
- 部(56145)
- 创(53896)
- 发(52826)
- 创新(50196)
- 科研(49121)
- 课题(48970)
- 教育部(48155)
- 国家社会(47449)
- 期刊
- 济(164561)
- 经济(164561)
- 研究(107894)
- 中国(62888)
- 学报(61693)
- 管理(59696)
- 财(58320)
- 科学(55133)
- 农(53103)
- 大学(46051)
- 学学(43917)
- 农业(36185)
- 教育(32713)
- 融(32348)
- 金融(32348)
- 技术(31294)
- 财经(29817)
- 业经(27752)
- 经济研究(26632)
- 经(25401)
- 问题(21812)
- 业(20195)
- 技术经济(19971)
- 商业(18450)
- 理论(18425)
- 科技(18309)
- 贸(17884)
- 现代(17556)
- 版(17023)
- 财会(16661)
共检索到539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富强
伴随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的外资进入和对外投资国家。跨国公司投资及其所伴随的资本、技术和知识的流动现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主要推动力。世界各国竞相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其中一个主要依据就是相信外资会产生溢出效应,尤其是带来新技术和新知识,从而提升内资企业的竞争力以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所以,政府部门特别关注外资如何影响内资企业乃至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事实上,外资技术转移及其产生溢出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远浙 钟昌标 俞峰
行业间外资溢出效应研究成果完善了FDI溢出效应的研究,但是众多学者对于究竟是后向关联效应还是前向关联效应抑或两者共同产生溢出效应存在疑问。本文从外资进入过程的视角出发进一步分析外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外资进入速度除了可以调节行业内外资溢出效应以外也可以调节行业间外资溢出效应,总体来说行业间外资进入速度负向调节内资企业绩效。下游外资企业资本进入速度对于内资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而上游外资企业资本进入速度负向调节内资企业绩效。研究进一步厘清了行业间溢出效应作用机理,为外资溢出效应领域的研究开拓了方向。
关键词:
外资进入速度 前向关联效应 后向关联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俞峰 钟昌标 黄远浙
利用中国制造业1997~2007年间企业层面数据,分析了行业内、行业间外资进入程度对内资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模仿壁垒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外资进入程度对同行业和上游行业的内资企业绩效均有正向影响,而对下游行业的内资企业绩效的影响较弱;在行业内,当模仿壁垒较高时,即FDI不规律进入、无形资产比重更高和出口程度更高时,负向调节外资进入程度对内资企业绩效的影响;在行业间,出口程度与行业内得出的结论一致,而外资不规律地进入负向调节作用不明显,无形资产比重更高却有利于外资进入程度对内资企业绩效的影响。该研究结果进一步拓展了外资溢出效应的研究边界,为深化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外资进入程度 模仿壁垒 垂直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丹卿 钟昌标 黄远浙
本文基于2003~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将外资进入速度、行业特征和企业异质性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利用Probit和Tobit模型分析了外资进入速度对内资企业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外资存在会增强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但外资进入速度却负向影响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且外资进入速度对内资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通过竞争效应发挥作用;外资进入速度调节作用的强度取决于行业技术水平,Bootstrap组间差异显著性方法验证了外资进入速度在高技术水平行业的负向调节作用大于在低技术水平行业的负向调节作用;在整个制造业中,内资企业的所有制因素对外资进入速度调节作用的强度没有...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谢卫红 李忠顺 屈喜凤 王永健
IT能力通过何种方式影响企业绩效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已有相关研究对IT能力的探讨主要聚焦资源互补视角、体系惯例视角以及信息处理视角,且缺乏细致的分析。在回顾以往文献的基础上,从实物期权这一崭新理论视角讨论IT能力,同时,利用从珠三角地区采集的221家企业样本数据,使用LISREL8.7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IT能力(知识广度导向IT能力、知识深度导向IT能力)、时间节奏与企业绩效(创新绩效、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广度导向IT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时间节奏在知识广度导向IT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以期为企业在使用IT促进企业绩效的过...
关键词:
IT能力 时间节奏 企业绩效 中介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岑杰 陈力田
现有对二元创新的研究往往聚焦于"量"的角度,而忽视了"时"的角度,也即,忽视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在开展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的时间关系。本文从"节奏观"和"协时观"角度,弥补二元创新领域的这一理论缺口。本文利用电子通信行业89个上市公司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SL),结果表明:(1)探索式创新节奏和企业绩效之间呈U型关系,且这个U型关系受到企业规模的调节;(2)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内部节奏协时和企业绩效间呈倒U型关系。企业在进行二元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探索式创新节奏和利用式创新节奏,也需要关注两者间的内部协时问题。
关键词:
二元创新节奏 协时 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钟昌标 张强 黄远浙 江新会
本文研究发现:外商合资企业资本进入速度对内资企业绩效调节作用较弱,而外商独资企业资本进入速度对内资企业绩效调节作用呈现正向关系。通过将外资企业控制权异质性和外资进入速度整合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中,本文显著推进了关于外资溢出效应的研究边界,研究结果对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控制权异质性 外资进入速度 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立平
外资银行进入对内资银行的绩效究竟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分析方法,阐述了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东道国内资银行业的绩效影响。得出长期比短期更具有积极影响的结论,并进一步阐述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实证研究结论对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内资银行 绩效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璋勇 梁洁
理论研究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一方面能通过"竞争效应"、"溢出效应"、及"金融稳定效应"提升东道国银行业效率;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摘樱桃"行为对东道国银行客户市场及金融稳定性产生冲击。当东道国面临金融危机时,外资银行也有可能成为资本外逃的重要通道。同时,外资银行的进入会产生"人才效应",造成东道国银行业高级人才的流失,降低东道国银行的盈利能力及管理效率。通过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的竞争效应有限,而溢出效应、金融稳定效应及人才效应较为显著。另外,国内银行自身规模对银行绩效无重大影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银行业绩效虽有一定影响,但...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市场进入 银行绩效 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纪晨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这代表着未来外资银行将会不断渗入我国银行业市场的每个角落。文章也着眼于此,讨论分析了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绩效的影响。外资银行的进入程度与商业银行的营业费用率、税前利润率、净利息收入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对非净利息收入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时间的增长其产生的竞争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基于文章结果,笔者在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结合银行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给予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雨泽 罗来军
本文对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及内资企业的进入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比较了这三类企业进入选择偏好,发现GDP和制造业基础对它们进入的影响是相似的,都表现出正向关系。但工资水平和累计基础建设投资的影响却不同,本文也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进入 集聚 产业布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洪庆
利用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与我国内资企业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积极地促进了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误差修正模型表明,短期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对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具有替代效应;格兰杰因果关系表明,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与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于海瀛 姜明辉 程奎
作为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不但对区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区域内企业的影响作用也非常显著。因此,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对产业集群的影响作用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以产业集群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为基础,构建了描述产业集群和企业绩效的指标体系,并设定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同时,以结构方程为核心研究工具,构建了产业集群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并选取上海医药制造业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对研究假设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企业绩效 结构方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利辉 刘廷华 许家云
外资进入对本土企业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企业生产率与效率前沿距离缩小定义为生产率收敛,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探讨内资企业是否具有收敛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外资进入分别对内、外资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内资企业与效率前沿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一差距逐渐缩小,即存在生产率收敛趋势;外资进入短期内对内资企业具有显著正向溢出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正向效应有所减弱;外资对行业内其他外资企业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且随时间推移渐趋明显。
关键词:
生产效率 效率前沿 外资溢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柴敏
文章突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内资企业出口拉动作用的考察。1997 ̄200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证实,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行为会产生出口信息外溢,进而提高内资企业的出口绩效,但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不能引发明显的竞争效应。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分类分析显示,外商独资企业在对当地中国内资企业的出口信息外溢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
内资企业出口 出口信息外部性 竞争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