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1)
- 2023(15254)
- 2022(12690)
- 2021(11664)
- 2020(9548)
- 2019(21906)
- 2018(21596)
- 2017(41456)
- 2016(21847)
- 2015(24472)
- 2014(24410)
- 2013(23904)
- 2012(22016)
- 2011(20171)
- 2010(20244)
- 2009(18485)
- 2008(17603)
- 2007(15255)
- 2006(13629)
- 2005(12266)
- 学科
- 济(113932)
- 经济(113843)
- 管理(61664)
- 业(56485)
- 企(45008)
- 企业(45008)
- 方法(43657)
- 数学(38809)
- 数学方法(38169)
- 中国(29270)
- 地方(29089)
- 农(26162)
- 业经(23117)
- 财(19712)
- 学(19708)
- 农业(18162)
- 地方经济(17223)
- 环境(16572)
- 制(16258)
- 贸(16084)
- 贸易(16071)
- 和(15731)
- 理论(15463)
- 易(15449)
- 融(15336)
- 金融(15333)
- 发(15177)
- 银(14795)
- 银行(14781)
- 技术(14605)
- 机构
- 学院(312859)
- 大学(309899)
- 济(137652)
- 经济(134977)
- 管理(121959)
- 研究(107990)
- 理学(104882)
- 理学院(103732)
- 管理学(101780)
- 管理学院(101189)
- 中国(82302)
- 京(65660)
- 科学(64231)
- 财(59083)
- 所(53400)
- 中心(49565)
- 研究所(48382)
- 财经(47122)
- 江(46547)
- 农(46174)
- 经(42805)
- 经济学(42753)
- 业大(42471)
- 范(41839)
- 北京(41563)
- 师范(41453)
- 院(39345)
- 经济学院(38123)
- 州(37358)
- 农业(35576)
- 基金
- 项目(210434)
- 科学(167605)
- 研究(155241)
- 基金(152914)
- 家(132570)
- 国家(131520)
- 科学基金(114339)
- 社会(100550)
- 社会科(95571)
- 社会科学(95550)
- 省(82601)
- 基金项目(79944)
- 自然(72583)
- 教育(71564)
- 自然科(70834)
- 自然科学(70819)
- 自然科学基金(69501)
- 划(69110)
- 资助(62908)
- 编号(62892)
- 发(50360)
- 成果(49417)
- 重点(47733)
- 部(46260)
- 创(44030)
- 课题(43339)
- 国家社会(42224)
- 创新(41192)
- 发展(40382)
- 教育部(40055)
- 期刊
- 济(157661)
- 经济(157661)
- 研究(92757)
- 中国(63722)
- 管理(47624)
- 财(44359)
- 学报(42967)
- 科学(42489)
- 农(41666)
- 教育(33741)
- 大学(33581)
- 技术(32057)
- 学学(31551)
- 农业(28946)
- 融(28431)
- 金融(28431)
- 经济研究(26164)
- 业经(25325)
- 财经(23591)
- 经(20456)
- 问题(19846)
- 技术经济(17562)
- 统计(17346)
- 资源(16324)
- 策(15770)
- 业(15535)
- 图书(15157)
- 商业(14834)
- 贸(14406)
- 世界(14197)
共检索到472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江曼琦
资源开发,尤其是可耗竭的矿产资源开发,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是"福"还是"祸"?实践中既有因资源而兴并顺利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转型的成功案例,也不乏跌入资源优势陷阱并走向衰落的失败案例。学术界的观点也是正反两议:大多认为"资源诅咒"现象存在,并对其验证与阐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闫军印 赵国杰
本文从影响区域矿产资源最优耗竭量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素、区域资源基础及潜力因素、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因素、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因素、资源安全储备因素、区域外资源可供性因素、配套资源及基础设施的支持因素的分析入手,建立了包含目标层A、指标层B和指标层C3个层次及23个具体分析指标在内的确定区域矿产资源最优耗竭度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在充分考虑到各影响因素正常情况和可能存在强约束因素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分析和测度一定时期内区域矿产资源最优耗竭度的数学评价模型。就河北省矿产资源的最优耗竭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并结合本省未来各主要矿产种类的不同需求方案,确定了合理的资源耗竭量,为合理规划和调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国,杨志峰,伊锋,王煊,李其军
本文以官厅水库流域张家口地区为例,针对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对区域现存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结合流域长远发展,提出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流域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发展模式 水资源 经济 流域 官厅水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路世昌
耗竭性资源城市具有特殊的经济发展规律,如果不能正视现实,将导致地区经济的衰退。本文在系统分析该类地区经济特点和出现衰退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是地区经济发展关键的观点,并提出了充分认识区位优势,转变思想观念;制订明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政策;以调整组织结构为突破口,提高现有企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等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
耗竭性资源城市 资源耗竭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廖良才,谭跃进,陈英武,戴绍利
本文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模式,即点轴网面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模式,并通过分析国内外一些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验证了上述发展与开发模式的正确性。最后,应用点轴网面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模式,研究并提出了湖南省未来 30年左右的点轴网面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开发布局方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景普秋 范昊
矿产开发给资源丰裕区域带来的是"祝福"还是"诅咒",主要取决于矿产开发中经济变量的选择,即资源开发强度、开发集约度、资源依赖度、资源收益分配极化度、资本转化度;对上述变量的选择不同,将可能形成资源推动型的优态发展模式、资源主导型的常态发展模式、资源诅咒型的病态发展模式等。挪威在资源开发中成功规避了"资源诅咒",成为资源推动型的优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典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水军 包群 赖明勇
本文通过将不可再生资源引入生产函数 ,构建了一个基于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首先 ,通过对模型的社会最优均衡分析 ,给出了最优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以及最优解存在的条件 ,系统地分析了在自然资源不断耗竭的条件下内生技术进步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其次 ,通过对最优增长路径进行比较静态分析 ,讨论了各经济变量以及经济环境参数的变化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并给出经济学解释 ,本文还进一步对系统的动态与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 ,给出模型的综合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区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且按照科学的发展规律进行长久规划,才能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构建区域经济的现代化模式。基于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中,需要合理的分配工作,有效结合区域经济特色,有效利用科学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能够总结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特色,优化资源配置,有效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入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弊端产生的原因,然后探究相应的完善策略,希望可以借此给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模式 问题原因 完善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军印 赵国杰
本文从分析区域矿产资源最优耗竭量的影响因素入手,建立了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强约束因素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具体的数学评价模型,并就河北省矿产资源的最优耗竭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为合理规划和调整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矿产资源 最优耗竭度 强约束 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孔翔 杨宏玲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区域这一空间尺度上以一定的价值理念为指导,为实现一定的发展目标,适应区域发展条件和特点,主要依靠特定生产要素,并在相关保障措施的支持下,谋求区域发展的路径和方式。区域尺度的生态文明则是区域发展中人地关系发展到特殊阶段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它要求以新的发展路径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这就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以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区域尺度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分析为基础,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优化思路。论文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发展理念的更新、全方位的创新以及通过统筹兼顾协调利益关系等乃是基于生态文明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顾新 李久平 冯结
一、学习型区域产生的 背景:“学习经济” “学习经济”(learning economy)这个概念是由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的学者伦德瓦尔(Lundvall)和约翰逊(Johnson)于1994年提出来的。“学习经济” 是以知识为最重要资源,以学习为最重要过程的经济。其中,学习是创造、获取和传播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文献 杨易
本文认为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区域规划存在一定的缺陷,产业布局和项目融资在规划中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开发性金融从地区规划入手,采取"银+政+研"联合编制科学系统规划的新模式,摒弃传统的单项目融资模式,开创以联合开展规划编制-打造融资平台-共建园区-投贷债租多元化融资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政府+开发性金融"双主体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规划先行 融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守亭
温州模式和苏州模式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地方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所创立的适合本地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本文从民间资本的发展角度出发,通过对温州模式与苏州模式的典型特征、民间资本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揭示民间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
民间资本 区域经济 温州模式 苏州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