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7)
2023(2333)
2022(1979)
2021(1801)
2020(1281)
2019(2973)
2018(2902)
2017(5246)
2016(2940)
2015(3205)
2014(3364)
2013(3287)
2012(2985)
2011(2660)
2010(2838)
2009(2704)
2008(2553)
2007(2166)
2006(1983)
2005(1769)
作者
(8996)
(7533)
(7401)
(7007)
(4859)
(3417)
(3401)
(2935)
(2857)
(2570)
(2558)
(2511)
(2483)
(2336)
(2270)
(2248)
(2233)
(2216)
(2150)
(2095)
(1789)
(1786)
(1718)
(1671)
(1606)
(1584)
(1573)
(1570)
(1535)
(1443)
学科
(12711)
经济(12698)
中国(7250)
管理(7126)
城市(5736)
地方(4983)
城市经济(4083)
(3802)
方法(3517)
数学(2959)
理论(2956)
环境(2943)
(2902)
数学方法(2898)
(2773)
企业(2773)
方城(2395)
(2369)
教学(1859)
业经(1781)
地方经济(1722)
(1716)
(1656)
(1543)
资源(1532)
教育(1506)
(1477)
(1435)
经济理论(1341)
发展(1331)
机构
大学(43644)
学院(42889)
研究(15785)
管理(14280)
(14251)
经济(13596)
理学(12115)
理学院(11833)
管理学(11500)
管理学院(11411)
(10595)
中国(10538)
科学(10537)
(7599)
师范(7490)
(7368)
中心(7072)
研究所(6713)
北京(6615)
(6523)
业大(6329)
师范大学(6274)
(6171)
(6158)
(5552)
(5346)
财经(4989)
工程(4854)
城市(4806)
技术(4746)
基金
项目(30176)
科学(23967)
基金(21845)
研究(20553)
(19388)
国家(19247)
科学基金(16928)
社会(13267)
社会科(12599)
社会科学(12596)
基金项目(12041)
自然(11467)
(11395)
自然科(11216)
自然科学(11214)
自然科学基金(10981)
(10170)
教育(9723)
资助(8146)
编号(7716)
重点(6875)
(6628)
(6083)
课题(6067)
成果(5993)
(5725)
大学(5675)
计划(5645)
国家社会(5624)
科研(5465)
期刊
(16604)
经济(16604)
研究(13957)
中国(8729)
城市(6531)
科学(6235)
学报(6207)
管理(5659)
教育(5515)
大学(4880)
学学(4499)
技术(4464)
(4417)
(4374)
(4341)
问题(4000)
农业(3019)
发展(2949)
(2949)
资源(2938)
现代(2798)
地理(2417)
城市问题(2417)
图书(2396)
财经(2298)
经济研究(2106)
(2088)
金融(2088)
(2032)
科技(2019)
共检索到63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玲  
<正>~~
关键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萍  王源  
在城市建设中 ,城市广场营建更应该在历史文化挖掘“深度”上下工夫 ,提取具有代表性的、高度可意象符号作为广场设计母题 ,使广场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我国城市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辉煌的文明成就。许多城市广场设计地段都还有着十分丰富且有待挖掘的设计内容 ,若采用提取符号的手段 ,即可将广场这一外来的城市要素与地方文化很好地相互融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琳  
针对目前城市广场设计和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环境行为学、需求层次理论、了望—庇护理论等基本理论分析入手,提出广场设计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大众的行为心理需求,比如尺度合理、设施方便、突出文化特色、公共性与私密性相结合等,创造一个优美、宜人、舒适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力  
~~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跃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湛曦  龚卓  宋志强  龙岳林  
对于城市广场这一异国文化现象的盲目移植造成了城市空间的浪费和自身特色的缺失.为了提高现代城市广场的利用率,营造生态、人性、亲和的城市广场空间,通过对城市广场发展历史的分析和自然山水园林理念的阐述,结合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现状,提出将自然山水式园林理念引入到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并以长沙高岭组团兴联东路市民广场醉樱园的设计方案为例,说明自然山水式城市广场的设计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丽为  陈静  
广场是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城市重要的象征。广场规划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和城市历史文化的展示。从城市广场人文规划设计利弊两个方面出发,对成都天府广场的闪光点与瑕疵进行评析,进而揭示出当前广场建设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和亟待完善的不足之处,最终提出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科学之策,以期实现广场建设凸显和谐文化特色。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贾蔚  陈昌仁  
为了解决传统排水系统在小区车库污水和阳台排水收集、小区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弊端,以居住小区为单元,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从屋面、墙面、地面出发,采用低影响开发的相关技术,构建了多功能立体复合排水系统,以期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支持,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贾蔚  陈昌仁  
为了解决传统排水系统在小区车库污水和阳台排水收集、小区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弊端,以居住小区为单元,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从屋面、墙面、地面出发,采用低影响开发的相关技术,构建了多功能立体复合排水系统,以期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支持,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相东  
森林生态系统同时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的能力,被称为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可分为生态系统功能多功能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近年来,生态学领域对生物多样性与多功能性关系机理、多功能性驱动因子等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持续成为热点。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尤其是在指导森林经营实践方面,尚显不足。森林经营一直以实现多种功能或服务的最大化为目标,但目前还缺乏与生态学中多功能性理论研究的有机联系,迫切需要将二者结合。本文对国际国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的概念、指标、评价方法、经营模拟和优化模型进行了综述,认为预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及多功能性、在森林经营单位层面实现多功能性最大化是将来的研究方向。因此,需要加强森林经营模型模拟研究,寻找减少不同服务间冲突、增加协同(即增加多功能性)的经营策略,回答森林经营和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和协调关系及其时空变化等理论和实际问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冯浩楠  黄苏苏  付伟  李智  
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技术规范,在分析运营场景和设计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建成全自动运行系统多功能仿真平台。仿真实验平台集成现场工程参数的评估、系统功能验证和评估、人员操作培训、故障分析4大功能,贯穿于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为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威  常江  
分析总结了徐州市庞庄工业广场在矿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现状下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现有矿区改造模式,结合庞庄矿区社会背景和自身特点,从科研开发和城市文化传承的角度探索庞庄矿区功能结构的重组方向和更新改造的可行性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四维  
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内江苏公安英烈纪念墙及纪念广场为例,从城市纪念性空间场所功能的整合、场所空间的套叠,以及场所精神的把握入手,探讨了类比"城市综合体"这一实体的"纪念空间复合体"的"虚空"范畴。随着城市用地紧张的不断加剧,原有城市纪念性空间在无法扩展的前提下,逐渐向一种功能、空间、精神高度综合的形式演进,趋于浓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小荣  姚长春  
为实时掌握小型多功能底盘的运动速度,提高机器的作业效率和质量,设计了一套测速系统。该系统以STC89C51单片机和外围硬件电路构成硬件为平台,采用串口通信技术、C语言软件编程技术等,将测得的转速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出来,系统抗干扰能力强且能耗低。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速度测量精度高,平均精度可达98.2%,能够满足系统设计的测速要求。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红  李建平  牛文勇  高扬  
为了模拟中厚板生产线的生产状态,方便从事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研究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就能进行中厚板生产工艺、产品组织性能分析及钢种开发等研究,开发了一套集加热、轧制和控制冷却于一体的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轧机具备轧辊加热和异步轧制等特殊功能,其冷却系统具备超快冷、层流冷却和气雾冷却多种组合冷却方式。该文介绍了热轧实验机组的主要设备和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实际应用例子说明了实验工艺向生产工艺转化的过程,体现了热轧实验机组对从事金属材料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应用价值。该实验机组已在国内高校和钢铁企业研究院等十几个单位获得推广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