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54)
- 2023(3916)
- 2022(3526)
- 2021(3488)
- 2020(2822)
- 2019(7069)
- 2018(6518)
- 2017(11033)
- 2016(6161)
- 2015(7168)
- 2014(7034)
- 2013(7135)
- 2012(7198)
- 2011(6698)
- 2010(6682)
- 2009(6407)
- 2008(6365)
- 2007(5253)
- 2006(4738)
- 2005(4536)
- 学科
- 济(22793)
- 经济(22759)
- 管理(13284)
- 业(13070)
- 企(9528)
- 企业(9528)
- 方法(9247)
- 中国(8075)
- 学(7956)
- 数学(7675)
- 数学方法(7548)
- 贸(7097)
- 贸易(7095)
- 易(6964)
- 农(6524)
- 财(6240)
- 融(5872)
- 金融(5872)
- 制(4699)
- 银(4536)
- 农业(4520)
- 银行(4503)
- 行(4346)
- 世界(4196)
- 业经(4147)
- 和(4072)
- 出(3987)
- 地方(3963)
- 理论(3809)
- 国际(3732)
- 机构
- 大学(90727)
- 学院(86863)
- 研究(42489)
- 济(36136)
- 经济(35367)
- 中国(32840)
- 科学(27172)
- 管理(27155)
- 所(23938)
- 理学(22292)
- 京(22131)
- 理学院(21874)
- 研究所(21797)
- 管理学(21371)
- 农(21268)
- 管理学院(21223)
- 中心(18190)
- 农业(17156)
- 财(16918)
- 院(15707)
- 业大(15134)
- 北京(14826)
- 江(13684)
- 科学院(13222)
- 范(12800)
- 师范(12574)
- 财经(12434)
- 部(12424)
- 研究院(12139)
- 省(11966)
- 基金
- 项目(57221)
- 科学(43483)
- 基金(41283)
- 家(39536)
- 国家(39249)
- 研究(37659)
- 科学基金(30721)
- 社会(21994)
- 自然(21773)
- 自然科(21218)
- 自然科学(21208)
- 基金项目(20849)
- 自然科学基金(20824)
- 社会科(20730)
- 社会科学(20724)
- 省(20151)
- 划(19730)
- 资助(17879)
- 教育(17131)
- 重点(14527)
- 编号(14140)
- 部(12967)
- 发(12663)
- 计划(12614)
- 成果(12489)
- 科研(11617)
- 科技(11298)
- 创(11264)
- 课题(11180)
- 中国(10936)
共检索到154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玉花
2022年2月,《国际标准书目著录(2011年统一版2021年更新)》正式发布。比较、分析2021年更新版的修订变化,梳理资源类型和描述对象范围增加、取值词表的持续拓展,同时保持体例结构稳定、照顾用户使用习惯等修订特点,以期了解国际编目内容标准的发展动态,为我国文献编目工作和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编目 著录规则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顾犇
<正>《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简称ISBD)是国际图联主持制订的一套关于文献著录的国际标准,也是我国编制编目规则的主要依据。中文译本在中国,ISBD最早的汉语版本是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于1980年翻译出版的铅印本《国际标准书目著录》(专著本)(毛卓明译、阎立中校),全书64页,依据1974年首次标准版译出。北京全国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1983年12月出版了油印本《国际标准书目著录(非书资料)》(胡广翔、潘双琴合译)。后来,ISBD各个专门版本的中译本分别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些版本和华艺出版社出版的一个版本。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孙更新 张燕飞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2011年统一版)》是由国际图联主持制定的一项划时代的编目规则。该论文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它的发展简史、基本内容、最新变化及修订特点,为我国制定相应的编目规则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资源编目 著录规则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朱美华
文章回顾了ISBD的发展过程,归纳了ISBD2021年更新版的更新要点,重点介绍了更新版的内容向非出版资源的扩展及导致的相关变化。随后,对非出版资源的纳入进行意义分析。最后,结合我国非出版资源编目的困境,探讨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和书目格式更新的双重任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罗翀 刘玉绵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是IFLA主持制订的一套关于文献著录的国际标准,从诞生到两次修订再到ISBD(统一版)的面世,导言、概述、著录元素说明及附录几个组成部分呈现出一体化特色。包含第0项和完整样例等最新内容的ISBD(统一版)修订版将有助于指导编目实践。
关键词: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 统一版 一体化特色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娴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是联合国制定的国际通用的统计分类中的一种,是对生产性经济活动进行的国际基准分类。目前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已更新至第4版,十分必要对其最新版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本文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第四版的分类规则、分类结构、各分类级别具体内容等各方面的变化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改进我国产业分类标准的建议。
关键词:
国际标准 产业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万晓西
文章介绍了西方物价指数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比较了CPI指数理论的两种理论框架——固定篮子价格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的特点,介绍了近年来美国对于CPI统计准确性的探讨与研究情况,并概括了由第十七届国际劳动统计学家大会通过的CPI最新国际准则的要点。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国秋 吕斌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最新版(ISIC REV.4)新设了信息与通信门类,并对信息经济部门进行了总体定义,给出了一个信息产业的全面分类体系。本文分析了该门类的原则、结构,探讨了其对北美分类体系和OECD研究成果的借鉴;涉及的信息产业划界等理论问题。
关键词:
信息产业 分类 产业分类标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景 汪滨 刘恬渊
以国家标准馆2009年度新到国行标(GHB)和国际标准(ISO&IEC)为统计分析对象,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09年度制定发布的国行标(GHB)和国际标准(ISO&IEC)基于国际标准分类法(ICS)在领域数量上的差异和差距,从而揭示我国在标准制定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相关产业的标准化战略实施和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南。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箫
ISBP745的修订从2008年开始,到2013年4月17日在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葡萄牙里斯本春季年会上表决通过,共历经5年6稿而形成。信用证审单实务适应着新的形势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ISBP745较ISBP681发生了141项变化,进一步对UCP600条款反映的信用证审单实务的进行了补充和细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余胜泉 王琦 汪凡淙 万海鹏
网络及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泛在学习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泛在学习作为非正式的学习形式,缺少即时的教师指导,学习资源成为支持其学习的唯一载体,因此学习资源的定义、组织和描述成为泛在学习有效发生的关键。随着互联网和学习理论的发展与融合,学习不再是简单的内容传递过程,展现出越发明显的情境性、社会性、适应性,学习内容的与时俱进使得学习呈现进化性。而传统的学习资源聚焦于资源呈现与客观属性的设计,缺少对资源教育特性的关注,依赖专家预设、结构和内容固化。为满足泛在学习对学习资源情境适应、社会化连接、内容动态进化等的需求,研究者提出了泛在学习组织与描述模型——学习元(Learning Cell),通过构建结构与内容分离的学习资源聚合模型和语义组织信息,使学习资源的情境性、社会性和进化性得以体现。目前,该模型已成为ISO国际标准,本研究对其研制流程、理念、框架结构和实施思路进行阐释,期望为泛在学习资源研究提供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韩震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大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课程标准必须在落实党和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的过程中,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予以回应和体现。因此,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强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关键作用。基于这一原则,新标准展现出以下新特点。
关键词:
新特点 核心素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非 郑联盛
金融国际标准有效保障了跨境金融业务的直达性和安全性,是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经济体政策博弈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金融国际标准具有的国际"软法"秉性为支撑,回顾了其制订存在组织人事、制订流程以及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博弈,同时,着重分析以跨境支付为代表的移动金融服务标准制订的技术博弈及国家博弈,发现移动金融服务国际标准博弈已从技术层面上升至战略层面,从机构层面上升至国家层面,并成为二十国集团的重要政策议题。本文梳理中国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关系演进,发现更多中国人参与标准制订的人事、流程和技术应用进程之中,中国已从金融国际标准的遵从者向制订者转变,但是中国参与金融国际标准制订存在参与战略不明、国际话语权较弱、专业能力较低、私人部门参与不足、同行交流欠缺以及整体竞争力偏弱等短板。中国未来要以金融标准化新一轮规划为支撑,全面提升参与金融标准化制订的能力与水平,着力发展数字服务与市场金融标准化,助力中国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