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78)
2023(2585)
2022(2212)
2021(1843)
2020(1687)
2019(3958)
2018(3818)
2017(7806)
2016(3980)
2015(4411)
2014(4289)
2013(4336)
2012(4084)
2011(3552)
2010(3742)
2009(3700)
2008(3653)
2007(3143)
2006(2814)
2005(2739)
作者
(10465)
(8691)
(8503)
(8298)
(5590)
(4202)
(4055)
(3223)
(3199)
(3144)
(2880)
(2812)
(2806)
(2746)
(2701)
(2684)
(2592)
(2500)
(2464)
(2411)
(2150)
(2123)
(2033)
(2012)
(1930)
(1930)
(1907)
(1904)
(1687)
(1677)
学科
(20367)
经济(20352)
管理(12365)
(12173)
(10438)
企业(10438)
方法(8962)
数学(7922)
数学方法(7876)
(6523)
(5318)
贸易(5318)
(5273)
金融(5273)
(5200)
(4572)
财务(4570)
财务管理(4565)
企业财务(4436)
地方(4309)
中国(4184)
关系(4162)
国际(3905)
(3565)
银行(3565)
(3441)
世界(3038)
(2951)
业经(2917)
对外(2917)
机构
大学(57895)
学院(56262)
(28949)
经济(28507)
管理(22799)
理学(19517)
研究(19480)
理学院(19358)
管理学(19177)
管理学院(19064)
中国(15833)
(14085)
(11498)
财经(11048)
(10088)
(9258)
经济学(9073)
科学(8757)
中心(8457)
财经大学(8371)
经济学院(8246)
研究所(8083)
北京(7505)
(7469)
(7268)
(7195)
商学(7063)
商学院(7002)
国际(6894)
(6650)
基金
项目(34840)
科学(28268)
基金(26824)
研究(26546)
(22531)
国家(22388)
科学基金(19818)
社会(18061)
社会科(17391)
社会科学(17385)
基金项目(13924)
(12254)
教育(12204)
自然(12099)
自然科(11879)
自然科学(11874)
自然科学基金(11656)
资助(11403)
(10751)
编号(10033)
成果(8510)
(8476)
国家社会(7802)
重点(7759)
教育部(7741)
人文(7622)
(7526)
(7522)
(7222)
创新(7072)
期刊
(30636)
经济(30636)
研究(19534)
(10921)
中国(10047)
国际(9008)
管理(8909)
(8189)
金融(8189)
(7106)
学报(5680)
科学(5635)
财经(5423)
经济研究(5381)
大学(4916)
(4655)
学学(4612)
问题(4574)
技术(4510)
教育(4362)
世界(4291)
(4191)
(3620)
贸易(3620)
会计(3382)
业经(3302)
技术经济(3080)
国际贸易(3037)
农业(2947)
统计(2879)
共检索到91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桑百川  
由对外经贸大学卢进勇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余劲松教授等主编的《国际投资条约与协定新论》一书2007年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关注和研究国际投资领域的重要现实问题和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从经济和法律两个角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欧蓉蓉  陈延忠  
税收协定属于双边性国际条约,其解释要遵循国际法上关于条约解释的一般国际法规则和习惯;同时,各国在实践中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解释规则。各国在解释税收协定时是否适用条约法公约主要与该国是否为公约的签字国、相关税收协定是否在条约法公约生效后缔结、实践中是否区分税收协定与非税收条约的解释等因素有关。但是,各国也必须尊重OECD范本注释、UN范本注释和相互协商协议所体现的共同解释,应当认识到税收协定虽有其特性及特殊规则,但《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仍然适用并应得到广泛的应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詹晓宁  葛顺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薇  
为了平衡投资自由化和环境保护间冲突,早期的环境条约意图规范加入投资规则。晚近以来,在国际投资协定中纳入环境规则已经成为新式投资协定发展的重要特色。从国际投资协定纳入环境规则的立法模式看,经历了从投资协定到自由贸易协定的多元化发展;从立法内容看,已经形成从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日趋完善的发展;从规范对象看,意图直接规范跨国公司的倾向已经显露。我国的投资协定在国际背景下也产生了重要的变化,但是无论是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上都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中元  
文章从国际投资协定的条款内容分类中选择与"经济实质"要求相关的7项条款构建"经济实质"条款强度变量,实证检验"经济实质"条款强度对OECD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国际投资协定中"经济实质"条款强度的提升会提高OECD经济体对投资伙伴方的总投资、股权投资和债务投资额。检验直接投资收益中介机制作用的结果表明,"经济实质"条款强度通过直接投资收益对OECD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检验中国案例发现,中国签署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经济实质"条款会抑制OECD经济体对中国的债务投资,这一抑制作用主要来自于国际投资协定中对投资的限制性条款。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陶立峰  
巴西和印度于2020年达成《投资合作和便利化协定》,主张以增进投资合作和便利化为目标,加强东道国国家规制权,重构东道国和投资者的权利义务,降低东道国提供投资保护的标准,提高投资者社会责任义务,采取投资预防和国家间仲裁方式处理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端。《投资合作和便利化协定》的创新规则突破了现有国际投资规则的框架和内容,在推动国际投资治理多元化的同时,加剧多边投资条约缔结的复杂性,与欧盟、美国主导的传统投资规则形成政策选择竞争的格局。中国作为双向投资大国,应当注重强化投资保护水平,优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制订并发布体现中国立场的官方双边投资条约范本;发挥现有投资条约的网络优势,选择合适的缔约伙伴;采取双边更新现有投资协定硬法、多边推进国际投资软法的治理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协定开始纳入环境条款。这些条款包含概括性地提及环境保护的条款、确认缔约国采取环境规制措施的权利以及不降低环境标准的义务的条款、例外条款、环境保护的程序性条款、处理投资协定与环境协定的关系的条款、有关投资者及其投资的环境义务的条款等类型;这些环境条款的内容也更加具体,约束力有所增强,发展中国家也更多参与,并出现了从约束国家到约束跨国公司的萌芽。然而,这些环境条款的弱点也非常明显,不仅从总体上环境条款的数量不足,而且现存条款也具有效力不高、用语软弱等等弱点,使得大多数环境条款只能处于"软法"地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葛顺奇  田贵明  
在WTO框架下,各成员国正在讨论建立一个全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投资协定,我国能否承受一个高度自由化的国际投资协定,以及哪些产业能够承受,是当前面临的紧迫课题。本文从国际投资政策的变化趋势、未来国际投资协定对我国产业潜在影响范围分析,并通过计算我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得出了我国能够接受高水平国际投资协定的研究结论,其对目前我国参与的多边、区域性投资协定谈判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迅  
从2002年开始,我国的国际投资协定大多数开始纳入环境条款。这些环境条款的类型包括序言条款、环境例外条款、不降低环境标准义务条款、与环境有关的程序性条款以及环境专章或专门环境协定。但是我国投资协定中的环境条款还存在一些缺陷。在未来的投资协定规定环境条款时,应当注意从资本输入国和输出国两个角度来加以完善,对环境条款进一步具体化,回避在投资争议解决程序中由仲裁庭来解释这些模糊的环境条款,明确规定环境条款与多边环境协议和国内法规的关系,提高国内环境标准及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参与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树全  
国家的FDI政策对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这些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各层面的国际投资协定(IIAs)在内容和形式以及数量上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各层面的IIAs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各国在参与IIAs时,要权衡自身的利益与发展需要。IIAs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对一国FDI政策的补充。国际投资协定的增加导致了各国的政策框架趋于相似。国际投资协定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更透明、稳定、可预期和安全的环境,也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盛斌  
摘要:多边投资框架(MFI)的磋商与谈判是当前WTO“发展回合”议程中的焦点议题之一。本文将针对实现未来多边投资安排途径的两种基本观点加以比较、评述和分析,并就其对发展的含义以及对谈判方式和核心要素的启示进行研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海乐  
投资者针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提出投资争议仲裁请求,此现象核心在于"政策空间"之争,并因而引发了投资协定再谈判。此种现象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主权均产生了影响。在当前BIT条约范本的修订当中,各国普遍对各方权利义务进行澄清;但印度与南非等国同时对投资者实体权利进行了削减。前者是实现国际投资法制化的有效途径,而后者很可能激化矛盾与冲突。中国目前同时是资本输出国与输入国,因此,在未来的BIT谈判当中,不仅需要完善间接征收、公平公正待遇等条款以避免遭遇滥诉,与高风险国家缔结条约时还需坚持缔结清晰的投资者保护条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庆灵  
作为典型的"国家管理权"行为,东道国的税收措施可享有主权豁免。在通常情况下,与税收有关的投资争议不具可仲裁性。然而,晚近的缔约和法律实践却表明,在国际投资领域,东道国税收主权的绝对豁免已被突破,私人可以依据国际投资协定的有关规定将东道国的税收措施诉至国际仲裁庭。为此,需要引入专门的"税收条款",将可仲裁的税收事项限定于一定范围之内,以平衡东道国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的利益。此类条款的引入也符合中国身兼投资输入大国和投资输出大国的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利益。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宏  孙同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