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59)
- 2023(2275)
- 2022(1954)
- 2021(1784)
- 2020(1557)
- 2019(3866)
- 2018(3622)
- 2017(6797)
- 2016(3616)
- 2015(4000)
- 2014(4129)
- 2013(4140)
- 2012(3911)
- 2011(3219)
- 2010(3820)
- 2009(3753)
- 2008(3462)
- 2007(3013)
- 2006(2627)
- 2005(2566)
- 学科
- 审计(12104)
- 济(9865)
- 经济(9850)
- 业(8655)
- 管理(8241)
- 企(6828)
- 企业(6828)
- 各类(5849)
- 银(5497)
- 银行(5496)
- 行(5196)
- 财(5135)
- 制(5091)
- 方法(4841)
- 融(4674)
- 金融(4674)
- 贸(4448)
- 贸易(4439)
- 易(4382)
- 中国(4135)
- 业务(4109)
- 度(3831)
- 制度(3830)
- 国际(3400)
- 务(3348)
- 财务(3336)
- 财务管理(3270)
- 数学(3124)
- 企业财务(3093)
- 数学方法(3082)
- 机构
- 大学(44732)
- 学院(44027)
- 济(18657)
- 经济(18177)
- 中国(16831)
- 管理(16011)
- 研究(14697)
- 理学(12824)
- 理学院(12704)
- 管理学(12627)
- 管理学院(12539)
- 财(12302)
- 京(10819)
- 财经(9169)
- 银(8700)
- 银行(8389)
- 经(8315)
- 中心(8244)
- 行(7977)
- 江(7900)
- 所(7705)
- 财经大学(6908)
- 科学(6782)
- 北京(6579)
- 会计(6541)
- 州(6514)
- 研究所(6040)
- 人民(6029)
- 农(5890)
- 审计(5874)
共检索到86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一、引言 本国际审计准则的目的是为了对下列情形建立标准和提供指南:(1)就约定的条款与客户达成一致;(2)审计人员对客户要求变更约定条款以提供较低程度的保证如何作出反应。 审计人员与客户应当就约定的条款达成一致。这些达成一致的条款应当记录在审计业务约定书或者其他适当形式的合同中。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引言 1.本准则的目的是为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时,考虑舞弊与错误的责任方面规定标准和提供指南。 2.在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以及评价和报告其结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舞弊与错误引起的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的风险。 3.“舞弊”是指管理人员、雇员或第三方中的某个或某些人的导致会计报表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舞弊可能包括: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邹小平
在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我国应该积极研究和借鉴国际审计准则的先进成果,以完善我国审计准则体系。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国际审计准则第260号(ISA260)《与治理层的沟通》的最新发展,并分析评价了其改进和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治理层 沟通 沟通的事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吕伶俐
2007年12月,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国际审计准则第265号《内部控制缺陷的沟通》征求意见稿,其目的在于通过进一步强调内部控制好坏对管理层和治理层履行责任的重大意义,来增强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沟通效果。
关键词:
国际审计准则 内部控制缺陷 沟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吕跃金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经过重新修订和起草的ISA320《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和ISA 450《对审计过程中已识别错报的评估》的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通过与2004年12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的比较,重点介绍其最新发展情况,并总结出对我国审计准则制定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重要性 错报 评价 更正 沟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吕伶俐 张晓梅
2005年3月,国际审计与保证准则委员会(IAASB)在2004年修订国际审计准则第260号(ISA260)的基础上又发布了进一步对其修订的《征求意见稿》,主要是建立审计师与治理当局沟通的框架,准则内容更系统、更详尽,反映了IAASB对重要审计领域制定更严格的准则和指南的意愿。本文通过对新旧准则的比较,重点介绍其最新发展情况,并总结出对我国审计准则制定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国际审计准则 审计师 治理当局 沟通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海林
目的 本准则的目的在于规定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一般情况下,本准则要求借款费用立即费用化。但是,作为允许选用的处理方法,本准则允许那些可直接计入相关资产的购置、建造或生产成本的借款费用资本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立
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无论是总体框架还是具体内容都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最新发布的内部审计准则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上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和阶段。应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优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推动我国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同国际接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俞校明
本文在借鉴国际和美国等的舞弊审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论述了修订我国现行舞弊审计准则的必要性,并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修订我国舞弊审计准则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舞弊 审计准则 经济后果 规则导向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光远 严晖
从制定背景上看,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现实需求上。随着内部审计职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内部审计面临的环境也将愈来愈多地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从基本概念上看,二者虽有区别,但其本质属性是一致的。从框架结构上看,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框架结构更能够突出前后的统一性以及逻辑的一贯性。从准则内容上看,二者存在一定差异,但各有卓越之处。从制定程序上看,我国应当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经验。总体而言,二者的协调化程度是较高的。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审计准则 国际比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海林
目的 本准则的目的是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作出规定。本准则既包括一个企业被另一个企业购买,也包括难以辨别谁是收购者的这样一种不常见的股权联合。购买会计涉及确定购买成本、将该成本分摊于被购企业的可确认资产和负债、以及对购买时和购买后形成的商誉或负商誉进行会计处理。其他会计问题包括确定少数股权金额、购买期间的会计问题、购买成本或对资产负债确认的后续变化以及要求披露的事项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1997年修订)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翻译目的本准则的目的是为按分部报告财务信息(关于企业生产不同类型产品和劳务以及企业不同地区经营的信息)制定原则,以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1)更好地理解企业以往的业绩;(2)更好地评估企业的风险和收益;(3)从整体上对...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晟星
2011年5月12日,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IFRS11)以替代《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在合营企业中的权益》(IAS31)和《解释公告第13号——共同控制主体:合营者的非货币性投入》(SIC13)。相比IAS31,IFRS11的变化有三:分类上的变化;取消比例合并法;增加影响会计处理的因素。这些变化对于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合营安排 共同经营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海林
目的 在许多国家,提取退休金准备是企业对员工报酬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对提取退休金的费用进行适当的核算和反映是重要的。 本准则的目的在于规定何时将提取退休金准备的费用确认为费用,及应确认的金额。本准则也规定了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应披露的资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