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5)
- 2023(12708)
- 2022(10444)
- 2021(9359)
- 2020(7892)
- 2019(17867)
- 2018(17744)
- 2017(33615)
- 2016(18192)
- 2015(20083)
- 2014(20210)
- 2013(19976)
- 2012(18468)
- 2011(16742)
- 2010(17384)
- 2009(16468)
- 2008(16716)
- 2007(15014)
- 2006(13889)
- 2005(13201)
- 学科
- 济(103027)
- 经济(102913)
- 业(83378)
- 企(78274)
- 企业(78274)
- 管理(71196)
- 方法(35484)
- 业经(31295)
- 财(29053)
- 数学(26756)
- 数学方法(26523)
- 农(25293)
- 中国(22139)
- 地方(21679)
- 制(21375)
- 务(21186)
- 财务(21156)
- 财务管理(21131)
- 企业财务(20093)
- 农业(18653)
- 技术(17771)
- 体(17452)
- 策(17133)
- 理论(16374)
- 和(16020)
- 划(15513)
- 学(14893)
- 体制(14349)
- 银(13843)
- 银行(13835)
- 机构
- 学院(272460)
- 大学(266881)
- 济(128180)
- 经济(125920)
- 管理(107992)
- 研究(92963)
- 理学(91638)
- 理学院(90709)
- 管理学(89660)
- 管理学院(89103)
- 中国(73836)
- 财(61326)
- 京(55429)
- 科学(50903)
- 财经(47316)
- 所(46897)
- 江(43290)
- 经(42826)
- 研究所(41568)
- 农(41294)
- 中心(40269)
- 经济学(39497)
- 北京(35399)
- 经济学院(35105)
- 财经大学(34622)
- 业大(33873)
- 州(33648)
- 院(32831)
- 范(31890)
- 商学(31813)
- 基金
- 项目(165003)
- 科学(132401)
- 研究(124002)
- 基金(121622)
- 家(103721)
- 国家(102758)
- 科学基金(90394)
- 社会(82435)
- 社会科(78299)
- 社会科学(78277)
- 省(64542)
- 基金项目(63314)
- 教育(56169)
- 自然(56143)
- 自然科(54882)
- 自然科学(54868)
- 自然科学基金(53995)
- 划(52373)
- 资助(49683)
- 编号(48406)
- 成果(39229)
- 创(37281)
- 部(37198)
- 重点(36828)
- 发(36765)
- 业(36505)
- 国家社会(34458)
- 课题(34069)
- 创新(33967)
- 性(33571)
- 期刊
- 济(158539)
- 经济(158539)
- 研究(89916)
- 中国(56187)
- 财(52093)
- 管理(49301)
- 农(39040)
- 科学(34937)
- 学报(33569)
- 融(29172)
- 金融(29172)
- 大学(26860)
- 技术(26635)
- 农业(26119)
- 教育(25871)
- 经济研究(25756)
- 财经(25493)
- 学学(25477)
- 业经(25097)
- 经(22240)
- 问题(19597)
- 技术经济(17633)
- 业(16231)
- 贸(15422)
- 世界(15310)
- 现代(14618)
- 商业(14042)
- 经济管理(13897)
- 国际(13708)
- 财会(13679)
共检索到435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平桢
在2012年11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中国西部》杂志社承办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和四川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聚集一堂,就中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广泛的交流。现根据会议纪录,整理摘要发表主要观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少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戚聿东 刘健
本文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研讨会"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与会专家就现阶段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等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专家一致认为,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国有企业在"去行政化"的基础上,实施分类改革,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确立国有企业不同的改革目标和分类监管措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要从"管企业"向"管资本"的职责转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应整体设计,循序渐进,更加注重以公平竞争的方式来实现企业效率。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深化改革 方向 路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洪旭 张任之
本文综述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反垄断研讨会"与会专家的学术观点。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现阶段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垄断行业改革的具体模式等议题发表了看法。专家一致认为,新常态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依法改革。破除行政性垄断,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在"去行政化"的基础上,实施分类改革,确立国有企业不同的改革目标和分类监管措施,通过国家顶层设计和地方支撑协同进行。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反垄断 混合所有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关鑫
本文简要介绍了第三届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治理学术研讨会的发起、主要议题,并从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与主要问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与路径、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三个方面综述学者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观点综述编者按:前不久,国家。贸委有关负责同志来中国社科院与十余位经济学者座谈,听取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现将学者们的对策意见综述如下。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统一认识,排除于扰。有专家指出,目前有两种认识干扰国有企业改革的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叔莲 王延中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经济进入了以结构调整为主的新阶段。这种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全面调整。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攻坚战的国有企业改革 ,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因此 ,必须要把国有企业改革与加快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及战略重组有机的结合起来 ,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同时开创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局面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范恒山
加快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收缩国有经济战线,既有利于坚持公有制,又有利于政府真正转变职能。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一是要把大量的国有资本从漫无边际的战线和领域退出;二是要形成国家控制、多元化的控股格局。因此,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重点在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既要保持国家对资产的所有权,又要使国有资产的运营充满活力。
关键词:
国有经济 战略 国有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桂世镛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调整桂世镛应邀参加《改革》杂志创刊十年庆,感到很荣幸。10年来,《改革》站在改革思想探索前沿,传播改革信息,研究、宣传改革理论,做了大量工作,已成为在读者中颇具影响的一份刊物,值得庆贺。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想必会取得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解建立
搞活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关键、最困难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理论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研讨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企业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周叔莲认为,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困难是企业富余人员过多,办社会的包袱过重。据估计,我国国有企业富余人员一般为1/3-1/2,不仅生产任务不足的企业有富余人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荣兆梓 陈文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敬琏 张军扩 吕薇 隆国强 张春霖
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思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课题组国有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不仅源于国有企业产权界定的缺陷和政企职能不分的状况以及由此导致的经营机制僵化,还源于国有经济战线太长,布局太散。由于后者的制约...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敬琏 张军扩 吕薇 隆国强 张春霖
国有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不仅源于国有企业产权界定的缺陷和政企职能不分的状况以及由此导致的经营机制僵化,还源于国有经济战线太长和布局太散。由于后者的制约,单从企业微观层面入手进行企业改革,很难取得突破。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的症结是有限的国有资本难以支撑过于庞大的国有经济盘子。为了使改革取得整体性突破,改变国有经济不能令人满意的状况,必须对它进行战略性改组,同时相应地在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意味着适当收缩国有经济的现有战线,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与结构,从而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素质。根据一些优势企业在资本市场(包括证券市场和由企业间协议进行的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