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18)
2023(3075)
2022(2620)
2021(2599)
2020(2289)
2019(5336)
2018(5144)
2017(10244)
2016(5781)
2015(6522)
2014(6317)
2013(6262)
2012(5831)
2011(4895)
2010(5134)
2009(4936)
2008(5478)
2007(5206)
2006(4537)
2005(4289)
作者
(16193)
(13500)
(13367)
(12689)
(8635)
(6464)
(6067)
(5034)
(5024)
(4994)
(4605)
(4475)
(4397)
(4351)
(4290)
(4192)
(4034)
(3994)
(3973)
(3973)
(3371)
(3316)
(3262)
(3124)
(3124)
(3092)
(2987)
(2950)
(2796)
(2699)
学科
(31700)
企业(31700)
(29680)
管理(29079)
(23316)
经济(23281)
(16969)
(15423)
财务(15418)
财务管理(15401)
企业财务(14930)
方法(12207)
数学(10826)
数学方法(10754)
(8577)
业经(7262)
(6211)
体制(5755)
公司(5558)
企业经济(4938)
(4094)
(3990)
(3923)
人事(3909)
人事管理(3909)
银行(3906)
国有(3623)
经营(3621)
国有企业(3554)
(3422)
机构
大学(81857)
学院(81020)
管理(34259)
(32584)
经济(31901)
理学(29004)
理学院(28793)
管理学(28479)
管理学院(28337)
研究(22611)
(21596)
中国(21094)
(16921)
财经(16494)
(15036)
财经大学(12624)
(12216)
科学(11699)
(11489)
中心(11043)
(11030)
商学(10958)
商学院(10899)
北京(10874)
业大(10398)
公司(9951)
会计(9886)
(9843)
研究所(9625)
经济学(9259)
基金
项目(46978)
科学(37409)
基金(36090)
研究(32665)
(31099)
国家(30846)
科学基金(27506)
社会(21214)
社会科(20271)
社会科学(20262)
自然(19313)
基金项目(19249)
自然科(18899)
自然科学(18891)
自然科学基金(18592)
(17137)
资助(15682)
教育(15359)
(14668)
编号(12605)
(11343)
成果(10851)
重点(10386)
教育部(10023)
人文(9845)
(9744)
(9707)
(9588)
科研(9529)
大学(9197)
期刊
(37547)
经济(37547)
(23744)
研究(23612)
中国(15594)
管理(15186)
(12156)
金融(12156)
学报(11868)
科学(10253)
(9502)
财经(9488)
大学(9247)
财会(9103)
学学(9041)
会计(8771)
(7903)
通讯(6297)
会通(6291)
农业(6013)
技术(5679)
经济研究(5300)
业经(5250)
问题(4568)
(4362)
理论(4130)
(4121)
(4090)
教育(3973)
现代(3965)
共检索到128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华  
为建立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以下简称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政策体系,2006年9月30日,国资委制发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国资发分配[2006]175号,以下简称《办法》),已于印发之日起开始施行。一、股权激励的政策背景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就提出对企业经营者和技术骨干实行包括期权在内的股权激励:"允许和鼓励技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华  
2006年1月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内容包括总则、一般规定、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实施程序和信息披露等7章53条,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考虑到在股权分置情形下,上市公司股价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其经营业绩,高管人员的经营成果无法通过股价来体现,股权激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管理办法》目前只允许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建葆  
股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比较完善的激励制度,能够控制代理风险,降低代理成本,能够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者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从而减少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使其更加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巩固国有企业改革成果,按资本、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胜波  
建立与世界一流企业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中长期激励体系,对企业核心人才价值给予合理回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实施股权激励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由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特殊定位,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具有更高的目标要求,存在不同的激励导向和制度规制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围  陈方正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是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以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本文介绍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要素研究现状,选取35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成功实施的36例股权激励方案作为研究样本,针对激励方式、股票来源、激励对象、激励比例、人均被授予市值、等待期/行权期(锁定期/解锁期)等六项契约要素,梳理相关规则要求并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契合公司情况的股权激励方案、选择合适的激励方式、明确合适的股票来源、确定适当的激励对象、激励比例以及授予市值、设计合理的行权期限等股权激励契约设计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洋  刘国宏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增强公司发展动力、打造国有战略平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快修订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相关规定,赋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相应灵活性,鼓励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完善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考核设计,以推动国有企业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建共  
股权激励将公司的长远发展、股东的长期利益与管理层的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管理层的积极性,这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尤为重要。尽管管理部门不断完善了相关制度,但现阶段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却仍面临着以下问题:①股价非市场化使股权激励难以发挥作用。我国现阶段的股票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春玲  孙秀杰  
本文以2006~2011年沪深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上宣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了控股股东特征与股权激励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具有民营性质的企业股权激励强度强于非民营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股权激励强度越弱;控股股东持有股份为流通股的企业股权激励强度较弱;但是控股股东的控制力对股权激励强度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丛  
通过对国内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现状和基本形式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目前的股权激励还存在很多弊端,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必须突出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责任,并对其加强监管,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雨虹  周蓉  杨啸宇  杨玉坤  
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弱代理问题,因此考察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应该首先直接考察它能否缓解经理人的代理问题,然后才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利用2006—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两个层面研究我国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抑制投资不足行为,却加剧了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显著降低经理人的在职消费,由此而带来的以ROA衡量的公司绩效改善也并不显著,这从两个层面说明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广生  马悦  
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市场条件和制度背景,对于其激励效果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基本结论。鉴于中国上市公司2006年才开始实行真正意义上激励相容的股权激励机制,本文以2006~2011公司年报中公布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其2005~2012年的年报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以及不同激励模式的激励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具有一定效果,但影响不显著;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略好于限制性股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雨虹  周蓉  杨啸宇  杨玉坤  
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弱代理问题,因此考察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应该首先直接考察它能否缓解经理人的代理问题,然后才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利用2006—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两个层面研究我国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抑制投资不足行为,却加剧了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显著降低经理人的在职消费,由此而带来的以ROA衡量的公司绩效改善也并不显著,这从两个层面说明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钟文芳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2006)出台以来,截至2009年5月22日,我国共有136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由于我国对公司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板推出股权激励预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娇娇  李小健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06年至2011年实施了股权激励的10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股权激励比例的增加,委托代理成本减少;股权激励比例与企业业绩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在制度允许范围内,股权激励有效期越长,委托代理成本越小,但股权激励有效期长短对企业业绩无显著影响。针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地对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顾斌  周立烨  
目前股权激励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制度安排,股权激励的作用最终要落实到公司业绩增长上。本文通过对剔除行业影响后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的长期效应不明显;从行业角度看,交通运输行业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最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