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
2023(867)
2022(782)
2021(847)
2020(850)
2019(2009)
2018(1850)
2017(3381)
2016(1995)
2015(2369)
2014(2508)
2013(2490)
2012(2228)
2011(1864)
2010(1960)
2009(1825)
2008(2296)
2007(1914)
2006(1608)
2005(1517)
作者
(5135)
(4386)
(4190)
(4116)
(2894)
(2047)
(1961)
(1845)
(1817)
(1681)
(1593)
(1449)
(1423)
(1416)
(1414)
(1287)
(1257)
(1256)
(1246)
(1244)
(1206)
(1173)
(1113)
(1034)
(1023)
(1016)
(975)
(937)
(923)
(916)
学科
(7338)
管理(6876)
(5964)
企业(5964)
(5372)
(4979)
财务(4979)
财务管理(4971)
企业财务(4529)
会计(3533)
(3482)
经济(3476)
(2693)
(2237)
农业(1820)
方法(1481)
中国(1381)
会计学(1367)
(1366)
(1279)
(1194)
银行(1194)
国家(1176)
国家机关(1106)
机关(1106)
教学(1050)
数学(1047)
预算(1037)
审计(1029)
数学方法(1029)
机构
学院(25241)
大学(24013)
管理(9416)
(8458)
理学(7773)
(7752)
会计(7746)
理学院(7704)
管理学(7570)
管理学院(7525)
经济(7489)
中国(6878)
研究(6467)
财经(5397)
(5376)
(5175)
(4633)
(4507)
中心(4173)
(3950)
会计学(3895)
(3772)
学会(3636)
财经大学(3588)
(3579)
会计学院(3566)
科学(3461)
业大(3371)
农业(3248)
北京(3218)
基金
项目(13522)
研究(11563)
科学(10030)
基金(8914)
(7222)
国家(7075)
社会(6414)
科学基金(6021)
社会科(5947)
社会科学(5947)
编号(5904)
教育(5819)
成果(5763)
(5618)
基金项目(4843)
(4500)
(4146)
课题(3894)
资助(3806)
(3685)
(3661)
项目编号(3658)
阶段(3656)
自然(3614)
自然科(3516)
自然科学(3515)
自然科学基金(3463)
阶段性(3440)
(3379)
研究成果(3368)
期刊
(11737)
会计(9616)
(9434)
经济(9434)
研究(8155)
中国(7613)
财会(5954)
通讯(4151)
会通(4144)
(3736)
学报(3386)
教育(3362)
(3115)
(2993)
(2908)
金融(2908)
大学(2653)
财经(2652)
会计师(2516)
(2516)
(2516)
注册(2516)
注册会计师(2516)
(2513)
与会(2430)
财务(2430)
科学(2373)
(2363)
学学(2359)
之友(2338)
共检索到46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磊  崔新婷  
《商法调查案理由书》在对清末商事立法的建议中,形成了一系列有关会计和财务问题的认识,包括公司法人会计主体、会计期间、财产计价、资产减值处理、利润计算、利润分配、公积金提取、资本保全、信息披露等。这表明,清末的会计现代化进程不限于仅引进西方复式记账法,在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和若干会计基本理论方面也有着一定的认识和运用,且与当时的世界先进理论相接近。《商法调查案理由书》中的会计内容,多角度地展示了中国近代会计的发展状况,引发了对清末会计发展的新认识。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磊  崔新婷  
《商法调查案理由书》在对清末商事立法的建议中,形成了一系列有关会计和财务问题的认识,包括公司法人会计主体、会计期间、财产计价、资产减值处理、利润计算、利润分配、公积金提取、资本保全、信息披露等。这表明,清末的会计现代化进程不限于仅引进西方复式记账法,在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和若干会计基本理论方面也有着一定的认识和运用,且与当时的世界先进理论相接近。《商法调查案理由书》中的会计内容,多角度地展示了中国近代会计的发展状况,引发了对清末会计发展的新认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莫磊  陶玉婵  
清末民初时期是云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变化和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云南会计的大发展时期。鉴于云南作为内陆门户的特殊地位,研究其会计演变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清末民初时期为切入点,主要从"完善账簿制度""改良中式簿记""银行簿记发展"三个方面展示了这一时期云南会计的主要演变过程。研究贡献在于,揭示了云南会计演变中的鲜明特点,丰富了我国区域性会计发展史的研究文献,同时通过传承和弘扬云南地区会计历史文化和民族智慧,为当前"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我国会计的新发展问题提出了抛砖引玉式的思路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勇  
为筹备宪政,晚清政府于1906年设立统计局,作为政府统计机构的中枢。统计局利用它建立起来的统计网络,完成了一系列全国范围内的统计调查活动,如全国人口普查、财政调查、商业调查、矿业调查等。这些统计调查活动不仅推动了宪政工作的开展,而且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统计事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修  
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清朝历史上,蒙古族地位特殊,其财计制度不同于内地。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开放蒙古封禁,在蒙古地区推行"新政",蒙古族会计逐渐发生演变。本文首先确定了清末民国时期蒙古族会计演变的几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一时期蒙古族会计主体、会计制度、行业会计的演变过程,并总结了清末民国时期蒙古族会计演变的三个特点:多样性、滞后性、复杂性。最后提出对当前发展蒙古族会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三点启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志双  
陈国仕是清末福建泉州学识渊博的儒士、藏书家,室名"天白阁",藏书多达二万余册,却鲜为人知。本文主要依据厦门大学图书馆藏陈氏旧藏,利用其藏书题跋、自著等一手资料,结合方志等文献,对陈国仕的生平及其藏书来源、特点、散佚情况做了探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长林  
清代末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特别是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开设和对外贸易开展,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钱庄的经营模式出现变化,逐渐向近代金融机构转型。在中外资本相处的新环境中,钱庄利用其悠久的业务经营基础并加以拓展,在金融活动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宗顺  
清末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但关于清末高校的数量长期以来却人言人殊。本文以清末学部的教育统计为依据 ,对清末公立高校的数量进行全面考察后认为 :清末公立高校的数量应该是 :大学堂 3所 ,高等学堂 2 4所 ,高等专门学堂 12 7所 ,高校总量为 15 4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祝安顺  
清末民初近代教育急剧转型,学制中如何处置"中学",尤其是使用了六百多年的科举指定教材《四书》成为时代难题。晚清新政在《壬寅癸卯学制》中以课程形式对《四书》做出了较为完整的大众化教育制度设计:目标化、分科化、课时化、序列化、数量化、适切化,并配以相对规范的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初步完成了传统教育内容的近代课程化。但清末民初国内外形势逼仄,"新旧""中西""古今"之学短期内无法调适,在阻止民间对《四书》课程新解读之后,晚清政府也不得不对此种制度设计加以修订、调整,终在1911—1912年政体变更之际,晚清和民国接续将废止中小学读经坐实,即使尊孔读经在1914—1915年得以短暂恢复,不久即被从学制中再次删除。此后,《四书》课程化以经传选读的形式在近现代中小学教材中持续呈现。晚清民初《四书》课程化结局是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造成的,然而其在教育变革中的课时竞夺失利是核心因素,评价虚置和课程创新不足则又加重了这一结果,但《四书》课程化的后续发展并未停止,仍然在不断的调适中。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旖  
从"上海市图书馆"和"上海市立图书馆"馆史资料的考证,引发对严文郁《中国图书馆发展史:自清末至抗战胜利》的评价,从史料与史论的关系,以及如何研究宏观的中国图书馆史两个方面评价此书,并思考图书馆史的研究方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国壮  
《中国省别全志》及《领事报告资料》是两份较为翔实地记述清末民初中国砂糖业实地情况的日本调查资料,它们不仅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砂糖业的发展状况,而且也从日本经济拓殖的角度审视了中国砂糖业的艰难转型。从这两份史料来看,这一时期中国砂糖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从甘蔗种植区到砂糖经济区;各蔗糖经济区的手工制糖技术水平大体一致,且达到一定的高度;手工工场性质的制糖组织普通存在,在手工制糖业中形成了以雇佣关系为主的生产关系;外糖的输入结构发生变化,并具有压倒性优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尧秋根  
作为财政政策本身的公债政策总是会深深地影响一个社会的经济。清末三次公债——— 1 894年的“息借商款”、1 898年的“昭信股票”、1 91 1年的“爱国公债”———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清末公债的影响和意义这一相对薄弱的问题 ,结合国债理论 ,就清末公债的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有效性、公债认购主体———居民的经济行为、公债发行的货币效应、公债运用的总需求效应等方面对公债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煜  
塾师培训是清末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大规模的教师继续教育活动。此项工作的有效实施,不仅促进传统的民办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变,而且作为现代教师培训的滥觞,其在培训组织、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均为后来的教师培训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它还为我们深入认识和把握当代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专业自主性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重要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长纯  
中国比较教育发端于清朝末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吴汝纶。他受清政府之命赴日本进行了3个多月的教育考察,有明确借鉴日本经验改革本国教育的目的,他通过各种形式的调研,获取了翔实的日本教育资料,形成了自己教育改革的主张。这些资料与主张促进了当时及民国初期的教育改革。这充分体现了发端期的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所具有的前沿性,这一时期的比较教育研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并给而后的比较教育研究者留下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宝贵遗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