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6)
2023(8058)
2022(6312)
2021(5929)
2020(4727)
2019(10495)
2018(10399)
2017(19528)
2016(10519)
2015(12257)
2014(12048)
2013(11685)
2012(10843)
2011(9875)
2010(9678)
2009(9098)
2008(8977)
2007(7896)
2006(7237)
2005(6763)
作者
(29250)
(24397)
(24348)
(23494)
(15726)
(11603)
(11162)
(9547)
(9502)
(8589)
(8519)
(8104)
(7946)
(7934)
(7811)
(7677)
(7220)
(7078)
(6998)
(6753)
(6255)
(5918)
(5878)
(5612)
(5581)
(5542)
(5386)
(5180)
(4956)
(4852)
学科
(50822)
经济(50666)
管理(25102)
(23214)
方法(20048)
中国(19187)
(18111)
企业(18111)
数学(16075)
数学方法(15992)
(14347)
业经(12156)
(10881)
贸易(10874)
(10704)
(9997)
(9428)
(9374)
农业(8950)
(8413)
(8323)
(7887)
银行(7874)
理论(7841)
(7688)
地方(7525)
(7487)
金融(7483)
关系(7152)
(7066)
机构
大学(156301)
学院(152075)
(73630)
经济(72558)
研究(60734)
管理(52855)
中国(46994)
理学(45201)
理学院(44642)
管理学(43976)
管理学院(43697)
(34162)
科学(33816)
(32034)
(30211)
研究所(27506)
中心(25880)
财经(25829)
经济学(25471)
(23937)
(23885)
经济学院(22881)
北京(22275)
(21446)
(21313)
师范(21279)
(21005)
财经大学(19401)
业大(19188)
农业(18617)
基金
项目(100055)
科学(80596)
基金(76390)
研究(74643)
(66922)
国家(66409)
科学基金(56298)
社会(53076)
社会科(49239)
社会科学(49225)
基金项目(38998)
(34388)
教育(34079)
自然(33199)
自然科(32504)
自然科学(32498)
自然科学基金(31985)
资助(30858)
(30439)
编号(27969)
(24274)
成果(24179)
国家社会(23497)
中国(23131)
重点(23074)
(21892)
教育部(21283)
(20054)
课题(20010)
人文(19601)
期刊
(81892)
经济(81892)
研究(51989)
中国(33123)
学报(24446)
(23638)
(23547)
科学(23505)
管理(21015)
大学(19139)
学学(17799)
教育(17747)
农业(16080)
经济研究(15101)
(14862)
金融(14862)
财经(14265)
(12528)
问题(11488)
(11469)
世界(11196)
技术(11027)
业经(10541)
国际(10327)
(9373)
(7226)
技术经济(7134)
经济问题(6800)
社会(6608)
现代(6541)
共检索到237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明桂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萨尔的庸俗社会主义观,精辟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观。两种社会制度和阶级斗争的规律决定了各种异化的社会主义思潮不会自动退出舞台,批判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在实现由国强到民富、由先富到共富的跃迁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原则不动摇,又不搞单一按劳分配或不讲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多元分配;既要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劳动制度,又要允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适度发展;既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当家作主,又要批判民主社会主义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企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汤美莲  
一、等价原则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原则,而且是按劳分配的原则马克思在1876年写的《哥达纲领批判》在论述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时,虽然有它的局限性,如他认为按劳分配是在产品经济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一个根据集体主义原则组织起来而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在这里“个人劳动已不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航  关祥睿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不仅第一次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加以区分,而且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科学内涵。马克思的公平观是历史维度、社会维度和发展维度的统一。从历史维度看,公平的观念是在历史中产生和发展的,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之下只能实现不同程度的分配公平。从社会维度看,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是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的有机结合,既体现了对劳动者个人能力的充分尊重,同时也彰显了对个体需要多样化的内在肯定。从发展维度看,社会主义对公平的追求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使人们的自由个性得以彰显,从而真正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公平观的三个维度,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铭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总品产的分配原理,批判了拉萨尔派的“不折不扣”的分配理论,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总产品的分配模式和序列,不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它势必导致重积累、轻消费,由此产生的“先生产,后生活”的“左”的经济行为,曾导致了我国整个经济建设的混乱.作者从陈云同志“第一是吃饭,第二是建设”的思想出发,认为先消费后积累才是社会主义总产品的分配模式和原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花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一文充分阐述了关于分配的一般理论和特殊分配原则,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按劳分配原则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按需分配原则。马克思的分配理论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分配的理论渊源,而且是中国当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荣兆梓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这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位一体"的新的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学荣  
资本逻辑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国是否依然在起作用,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有观点认为,当代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目前正在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然是社会主义,就不应该存在资本逻辑;亦有观点认为,当代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量"上已经超过了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在当代中国正"如日中天",因此,资本逻辑仍然是当代中国的主导逻辑。仔细分析便会发现,这两种观点分别代表着两个极端,因而都是片面的。否认资本逻辑在当代中国依然存在的事实是不对的,将资本逻辑在当代中国的地位过分夸大亦是不足取的。事实上,资本逻辑在当代中国社会依然存在,并且在私营经济、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中还占据着主导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鲁琴  刘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然而,当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样永无止境。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应该只是口号,而应该是深入持久的伟大行动,必须站在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高度进行精心谋划。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方敏  
以唯物史观为根本的方法论、以生产关系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阐述方法构建的理论体系,构成了该研究纲领的"保护带",其中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劳动价值论以及有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系列具体的理论命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意味着维护纲领的硬核部分,按照唯物史观方法论的指向,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命题或辅助性学说;在与西方经济学的对话中,只有保持自身的开放性和进步性,才能不断提高其理论的丰富性和阐释现实与历史的能力,进而体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托尼·史密斯  王晓冬   魏旭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已成为替代库恩范式和弗里德曼实证主义的经济学方法论范式。新古典经济学者将其分析范式理解为一个拉卡托斯式的研究纲领,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科学研究纲领方面却鲜有涉及。事实上,《资本论》关于经济范畴逻辑发展的系统辩证法更适合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角度予以理解。《资本论》的社会形式辩证法构成马克思主义研究纲领的硬核。马克思主义研究纲领的理论硬核、启发法以及保护带,无论在新事实的预测,还是对资本主义现实及其发展动态的解释方面,都优于新古典经济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雨辰  
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哲学对当代西方社会现代性问题的研究 ,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当代西方社会“异化问题”、“消费主义文化问题”、“社会危机”问题的分析和批判上 ,本文分析了他们的理论得失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华  程承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在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髓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理论创新。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以物质财富为中心、以资本逻辑为主轴、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自由市场为理念的批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启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方向可以从以人本为中心、以劳动逻辑为主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为基础、以市场有效和政府有为为理念来探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华  程承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在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髓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理论创新。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以物质财富为中心、以资本逻辑为主轴、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自由市场为理念的批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启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方向可以从以人本为中心、以劳动逻辑为主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为基础、以市场有效和政府有为为理念来探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个时空观。在空间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在时间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体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与时俱进。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中国创造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践结合过程。中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出发点。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强大动力。其中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体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制度领域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经济奇迹,不仅靠体制机制的创新,还靠发展观的科学以及相应的发展战略的正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