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54)
- 2023(2742)
- 2022(2384)
- 2021(2076)
- 2020(1897)
- 2019(4102)
- 2018(4040)
- 2017(8117)
- 2016(4315)
- 2015(4938)
- 2014(5030)
- 2013(5237)
- 2012(4933)
- 2011(4458)
- 2010(4510)
- 2009(4101)
- 2008(3992)
- 2007(3902)
- 2006(3351)
- 2005(3044)
- 学科
- 济(21614)
- 经济(21601)
- 业(15274)
- 管理(13262)
- 企(11942)
- 企业(11942)
- 产业(8105)
- 农(7933)
- 方法(7007)
- 业经(6791)
- 地方(6699)
- 数学(5764)
- 数学方法(5724)
- 农业(5111)
- 结构(5095)
- 中国(4734)
- 技术(4402)
- 地方经济(4019)
- 制(3826)
- 产业结构(3669)
- 销(3588)
- 供销(3586)
- 贸(3486)
- 贸易(3486)
- 易(3354)
- 财(3159)
- 体(2834)
- 学(2651)
- 发(2622)
- 和(2542)
- 机构
- 学院(65120)
- 大学(62298)
- 济(29420)
- 经济(28888)
- 管理(26449)
- 理学(22356)
- 理学院(22139)
- 研究(22039)
- 管理学(21864)
- 管理学院(21748)
- 中国(16493)
- 京(13226)
- 农(12896)
- 科学(12803)
- 财(11555)
- 江(11098)
- 所(11029)
- 中心(10750)
- 业大(10343)
- 农业(10013)
- 研究所(9873)
- 财经(9145)
- 州(8857)
- 经济学(8631)
- 省(8468)
- 北京(8350)
- 经(8115)
- 范(7941)
- 师范(7893)
- 院(7877)
- 基金
- 项目(43103)
- 科学(33927)
- 研究(32917)
- 基金(30127)
- 家(26059)
- 国家(25824)
- 科学基金(21905)
- 社会(21173)
- 社会科(20159)
- 社会科学(20155)
- 省(18042)
- 基金项目(16116)
- 划(14756)
- 教育(14082)
- 编号(13560)
- 自然(13167)
- 自然科(12773)
- 自然科学(12766)
- 自然科学基金(12567)
- 资助(12065)
- 发(11203)
- 成果(10518)
- 重点(9730)
- 课题(9589)
- 创(9433)
- 部(9362)
- 发展(9305)
- 展(9157)
- 创新(8762)
- 国家社会(8566)
共检索到101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娜 袁晓军
本文运用法律和数理统计的两元分析法,对欧盟2004-2010年反倾销裁决的实质性损害认定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分析。WTO成员虽然在经济因素损害认定时应承担法定经济因素调查、客观证据标准、相关性说明义务,但却没有各经济因素关联度的具体标准。研究发现,欧盟做出反倾销实质性损害认定所考虑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关联判断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并据此构建了我国应对欧盟反倾销实质性损害科学的预警模型,同时认为欧盟做出实质性损害裁决的客观性仍不能排除在具体个案中有滥用自由裁量权的情况。我国应积极参与完善现行国际反倾销法律制度,为实现国际反倾销法治化提出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反倾销 实质性损害 经济因素关系 预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晰
反倾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已有的文献并未揭示为何不同产业对于反倾销申诉的参与选择及其裁决结果的广泛差异。本文从经济规则属性、结构属性、政治属性三方面分析了产业对于反倾销参与的自我选择效应,并引入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控制这种内生性。二阶段经验分析验证了自我选择效应对反倾销裁决的影响。发现产业在申诉阶段的自我选择导致了在裁决阶段其收益预期的自我实现,导致反倾销成为少数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反复运用的长期战略工具。
关键词:
产业 自我选择效应 反倾销裁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宾容 于一
本文认为造成产业损害的原因不仅仅是限在贸易领域,而产业损害不仅仅是现实的损害,还应该包括潜在的产业损害威胁以及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阻碍。当作为反倾销摩擦中的"受害者"——进口国时,应冷静分析倾销原因,综合考虑整个产业的短期和长期利益,最终采取适当手段应对;对于国外歧视性反倾销,国家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权利,必要时启动争端解决机制。
关键词:
反倾销 产业损害 倾销 救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飞 李峰旭 何海燕
越来越多反倾销案件的出现凸显了反倾销产业损害研究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对反倾销产业损害的研究,增强反倾销调查工作的科学性与工作效率,我国亟需建立自己的反倾销产业损害数据库。所以必须研究我国反倾销产业损害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
反倾销 产业损害 数据库 数据库设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常明 何海燕
产业损害的确定是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国内外反倾销中产业损害确定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比较了使用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为产业损害确定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建议。
关键词:
反倾销 产业损害 理论与方法 综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灏
以1995年1月到2010年6月美国对华反倾销已有终裁结果的88起案件为研究样本,采用非时间序列,实证分析了美国对华反倾销裁决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主要有:涉案商品在美国进口份额、涉案商品的主要输美国家出口价格变动率、非市场经济地位。前两个因素对最终反倾销措施的裁决产生影响,这说明涉案产品的微观因素对于最终反倾销措施的裁决是至关重要的;第三个因素则对反倾销税率高低的裁决产生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晓涛 郭蕊 刘亿
本文以截至2016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公开的全部对华96起反倾销最终裁决判例为依据,从正常价值的认定、实质性损害或威胁的认定、因果关系的认定入手,对判例英文原文的文本信息进行分析与解构,揭示美国对华反倾销裁决的逻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一旦遭受美国反倾销调查、有很大概率被裁定为肯定性终裁,并被征收高额的普遍税率;美国将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取"替代国"价格确定被诉产品的正常价值,中国企业在反倾销裁决中往往遭受到不公平对待;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实质性损害或威胁的认定以相关企业问卷回复资料为依据,问卷回复结果与认定存在损害或威胁直接相关;美国主管机构主要依据相关因素发展变化的趋势,得出倾销与损害或威胁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
关键词:
美国 反倾销 肯定性裁决 否定性裁决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心
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开始蔓延。远在中国河南的平顶山神马工程塑料公司万万没有想到:远隔重洋的这场金融风暴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致命的冲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灏
本文对反倾销领域的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了解读,并以美国商务部于1995年1月到2010年6月期间终裁的85起对华反倾销案件为研究样本,统计了这些案件的普遍税率和单独税率,共计1175个裁决结果,采用关联分析方法针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对反倾销裁决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对美国商务部肯定性裁决结果无显著影响,但对反倾销税率高低的裁决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向洪金 柯孔林 冯宗宪
现有产业损害认定方法不能有效区分倾销因素与非倾销因素对相关产业影响。并易受人为主观因素干扰。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本文通过将倾销边际变量纳入近年来发展的COMPAS模型.从理论上揭示了进口倾销行为如何通过价格机制对我国进口竞争行业的产出、价格以及收益等指标产生影响,然后基于2001年我国铜版纸市场有关数据,应用修正的COMPAS模型就进口倾销对我国铜版纸行业的损害情况进行了实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仅在2001年,进口铜版纸倾销行为使国产铜版纸的价格大约下跌了10.3%,产出下降了23.3%,全行业收益减少了31.2%,行业就业人数减少了34.9%,行业设备利用率下降了12%。本研究不仅提供了一个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锦芳 陈林荣
反倾销裁决应是政府主管部门实现战略性产业保护的合理抉择,但国内外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游说竞争方式以影响反倾销裁决结果,反倾销裁决实质上变成各方力量角逐的均衡结果。通过分析反倾销游说下政策博弈参与者的行为抉择,研究发现:进口产品的售价、政府对国家福利的重视程度与反倾销税成反比,而国外企业利益集团的影响则有助于减少反倾销税;国内市场规模越大,政府裁决部门越倾向于提高反倾销保护水平,而有效的游说途径有助于获得理想裁决结果;"搭便车"行为对企业的反倾销申诉积极性存在直接损害,国内企业宁可直接向政府裁决部门提供政治献金,也不愿去搜寻举证信息。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白玲 杜创
本文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反倾销法中的损害权问题。指出反倾销中涉及到的损害问题具有相互性,以此为基础分析了WTO反倾销协议的合理之处及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建议。最后给出了对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启示。
关键词:
反倾销 损害权 外部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栾信杰
1997年10月16日,我国新闻纸产业对来自美国、加拿大和韩国的新闻纸联合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1997年12月10日外经贸部正式立案,由此我国反倾销制度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无疑,损害①的确定是对倾销产品(指倾销的进口产品,下同)采取反倾销措施的首要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建国 黄秋月
本文采用1990~2011年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案件涉案产品的HS 8位编码数据,研究了美国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对中国相关涉案产品对美出口的影响。文章的结果表明:美国对华反倾销影响了中国对美涉案产品的出口,但这种影响只具有短期特征;美国对华反倾销申诉导致了中国涉案产品出口对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转移,而且这种转移具有持续性;以反倾销作为贸易平衡手段并不会改变中美贸易的长期失衡,由于美国对华反倾销降低了美国市场在中国出口产品全球市场中的地位,从这种意义上说,美国对华贸易反倾销实际上也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
关键词:
反倾销 福利 反事实估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与双重救济问题研究——基于WTO对中国诉美双反措施案的裁决报告
商务部就WTO发布中国诉欧盟紧固件反倾销措施案裁决报告发表谈话
基于Granger检验的倾销与产业损害因果关系研究
评述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来自中国高炉焦炭产品反倾销案裁决的司法审查
评述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中国木质卧室家具反倾销裁决的司法审查
美ITC在反倾销中对地区性工业及其损害的认定
论韩国反倾销法实质性损害之认定
评述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中国罐装蘑菇反倾销裁决的司法审查
欧盟对华反倾销反补贴裁决结果的影响因素考察——基于Probit模型的分析
透视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中“实质性损害威胁”标准的适用——以美国对华相关反倾销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