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0)
2023(6777)
2022(5777)
2021(5522)
2020(4605)
2019(10666)
2018(10374)
2017(20207)
2016(10350)
2015(11588)
2014(11493)
2013(11423)
2012(10193)
2011(9017)
2010(8829)
2009(8050)
2008(7933)
2007(6853)
2006(5860)
2005(5084)
作者
(26920)
(22295)
(22234)
(21355)
(14268)
(10703)
(10381)
(8736)
(8620)
(7831)
(7654)
(7428)
(7092)
(6773)
(6713)
(6713)
(6682)
(6651)
(6592)
(6468)
(5467)
(5336)
(5217)
(5199)
(4958)
(4935)
(4926)
(4924)
(4500)
(4358)
学科
(39818)
经济(39762)
管理(32632)
(32012)
(27029)
企业(27029)
方法(17885)
数学(14703)
数学方法(14529)
(11971)
(11719)
业经(10724)
中国(9329)
(8778)
贸易(8776)
地方(8565)
农业(8540)
(8486)
(8031)
(7921)
财务(7903)
财务管理(7890)
理论(7499)
企业财务(7372)
(6519)
(6505)
(6183)
银行(6181)
技术(6086)
(5975)
机构
学院(143056)
大学(142645)
管理(59507)
(56586)
经济(55370)
理学(51537)
理学院(51002)
管理学(50299)
管理学院(50012)
研究(40284)
中国(33593)
(29063)
(27788)
科学(23103)
财经(22462)
(20917)
中心(20844)
(20371)
(19750)
师范(19646)
业大(18011)
北京(17857)
(17831)
(17584)
(17246)
经济学(16932)
财经大学(16827)
商学(16579)
商学院(16417)
师范大学(15967)
基金
项目(97482)
科学(78602)
研究(74368)
基金(72190)
(61058)
国家(60507)
科学基金(54103)
社会(48750)
社会科(46181)
社会科学(46168)
基金项目(38944)
(37417)
自然(34375)
教育(34201)
自然科(33615)
自然科学(33610)
自然科学基金(33006)
编号(31233)
(30986)
资助(28161)
成果(24593)
(21771)
重点(20662)
(20523)
课题(20093)
国家社会(20082)
(19932)
人文(19583)
教育部(19491)
(19245)
期刊
(63319)
经济(63319)
研究(40908)
中国(26006)
(22868)
管理(20708)
学报(17144)
科学(17048)
(15240)
教育(15060)
(14466)
金融(14466)
大学(13920)
学学(12786)
业经(12220)
技术(11651)
财经(10692)
农业(10150)
经济研究(10104)
(9156)
图书(8853)
问题(8063)
商业(7944)
财会(7369)
理论(7143)
现代(6613)
实践(6601)
(6601)
(6569)
技术经济(6526)
共检索到207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铁薇  陈茂春  
"网络条款"作为修订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新增类型化条款,其司法实践中陷入适用困境的根源在于忽视了对消费者利益的独立考量。司法过程中,通过填充消费者利益标准并以之为核心对网络条款进行限缩解释既可以精细化认知模型,增强法律适用的确定性,又可以有效防止法律对竞争行为的过度干预,是破解适用困境的根本之道。而从证据法学向度理解网络条款的含义与适用规则,将限缩解释后的消费者利益标准转化为消费者选择自由受损要件,则对进一步优化网络条款司法适用,有效保护合理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樨平  
我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间接保护,并不特别关注经营者直接针对消费者的不正当经营行为,消费者也没有直接对经营者提起不正当竞争诉讼的权利。从国际上的立法趋势来看,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制止经营者针对消费者的不正当经营行为,直接保护消费者利益,已成为立法潮流。我国的现实情况也要求实现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消费者利益的直接保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应斌  
网络经济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生纷繁复杂的矛盾和纠纷,需要面对网络带来的各种消极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中出现且游离于现行法律规制范围之外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调整。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反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中华  邹雄智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市场经济竞争中已经出现越来越多法律列举之外的违反公认商业道德和诚信原则的不良竞争行为。基于上述原因,无论是从创设法律上分析,还是从司法实践审判的需要来看,诚实信用原则的科学运用均成为当下判断不良竞争的一个基本标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春华  付中强  
德国是现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发源地。 1 896年德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后经若干次修订 ,至今仍对促进德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993年中国颁布第一部专门的竞争法律《反不正当竞争法》 ,至今已运行近 1 0年。比较两国在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类型、适用除外制度、法律责任等方面的特点 ,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我国在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同时 ,应协调好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建农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朱建农(杭州商学院)不正当竞争的观念是十九世纪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是承认私有财产权,承认市场交易者的人格平等、营业自由和契约自由等。但对权利和自由的过份强调,常常使人忽视权利者以外的利益,行之弥久,必然弊端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爱忠  
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难点及建议陈爱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咱199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厂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社会执法环境的影响和法律本身与现实经济生活存在着差距,使执法工作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耿华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仅以经营者利益为中心的法益结构面临变革。域外反不正当竞争法从"经营者一元中心"到"经营者与消费者二元平衡"法益结构的演变值得借鉴。本文鉴于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主体地位革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社会法品格不断增强以及立法目的条款的表达,证立反不正当竞争法应构筑"经营者保护"与"消费者保护"二元中心法益结构体系。由此也引发如何衡平经营者利益与消费者利益的路径选择问题,鉴于这两者长期利益一致、呈共生共存关系,故长期衡平逻辑上不矛盾;两者短期利益冲突问题的化解,需要回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权益配置观,以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基准,综合适用利益衡量方法、法律论证方法与经济分析方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国瀚文  
互联网背景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科技时代的特征,其呈现出的多样性、传播快、隐蔽性强和危害大等特征冲击着传统的法律规制。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针对互联网市场中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新修订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并做出了原则性条款与列举式条款并存的规定。对于一般条款是否具有原则性性质,适用时是否存在主观性、不确定性,"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否应当进行专门规制,当前的法律规定是否足够完善或者仍需要查漏补缺,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互联网时代应呈现何种模样等问题仍有深入探讨的余地。通过对互联网条款的条文内容、结构的逻辑理论和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化分析,结合互联网市场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论证互联网条款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的正当性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美玲  熊彬  
网络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运用法律对该虚拟市场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适用更为复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尚不完善在规范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实务中造成严重阻碍。为了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为维护网络经营者的利益,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修改与完善,加强对网络不正当行为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耿华  
互联网消费者主导经济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的经济特性一方面强化了消费者作为裁判官的角色,而另一方面也必须直面消费者位于互联网竞争生态链最末端的事实。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消费者的保护不应局限于一种“反射式”的间接保护,而应当是直接保护甚至是侧重保护。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特殊地位也决定其特殊功能。论证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应以保障经营者合法利益为基础,重点关注消费者的整体、长期利益是否受损对行为做出定性。该法中消费者权益的内涵表现为不受误导和欺诈的知情权以及不受技术强迫和间接干扰的选择权。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缪慧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市场竞争秩序、经营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合法权益三元法益之间的关系有必要深入厘清。在理论层面,应探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属性及其内在机理;在规范层面,应厘清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其他相关部门法的界限;在实践层面,应消弭不正当竞争行为司法认定的分歧。对此,需要在明确“消费者权益”与“市场竞争秩序”的规范意涵、明晰三元法益的利益属性以及引入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的前提下,系统构建三元法益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反不正当竞争法三元法益的内在关系是以“市场竞争秩序”为中心、以“经营者权益”和“消费者权益”为支点的双层异构模式,在以横向竞争关系为中心的法益结构模型和以纵向交易关系为中心的法益结构模型之间进行转换和自我调整,最终共同服务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所能实现的创新驱动发展的动态效率目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传凯  
1993年颁布实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仅在司法裁判中发挥了有限的一般条款功能,其与表述科学、结构清晰的一般条款之间尚有差距。一方面,结合司法经验,充分发挥诚实信用在一般条款构建中的作用,对现行法第二条的立法表述和适用理论进行完善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仅通过司法适用"单腿走路"尚不足够,完善后的一般条款仍应探寻行政执法的合理路径,以最大限度实现一般条款的兜底作用,行政执法的功能发挥亦有赖于对诚实信用概念的深刻把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晔  
反不正当竞争法有自己特殊的调整对象,即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然而,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很多其他的法律制度也可以调整市场竞争行为,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其他很多法律制度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与反垄断法、民法和知识产权法则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同属于竞争法范畴,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互为补充。但另一方面,二者又有很多不同之处,在维护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