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66)
- 2023(3966)
- 2022(3161)
- 2021(2932)
- 2020(2381)
- 2019(5288)
- 2018(5455)
- 2017(9493)
- 2016(5478)
- 2015(6334)
- 2014(6722)
- 2013(6163)
- 2012(5838)
- 2011(5324)
- 2010(5422)
- 2009(4965)
- 2008(4894)
- 2007(4866)
- 2006(4312)
- 2005(3564)
- 学科
- 济(16654)
- 经济(16624)
- 管理(14612)
- 业(9670)
- 企(7762)
- 企业(7762)
- 中国(7460)
- 农(6593)
- 制(5912)
- 地方(5764)
- 学(5474)
- 体(5311)
- 理论(4876)
- 教育(4874)
- 财(4801)
- 业经(4542)
- 方法(4023)
- 银(4017)
- 银行(4004)
- 农业(3923)
- 融(3907)
- 金融(3900)
- 行(3884)
- 和(3485)
- 教学(3383)
- 体制(3074)
- 环境(2974)
- 策(2938)
- 发(2921)
- 制度(2849)
- 机构
- 学院(72856)
- 大学(71464)
- 研究(27694)
- 管理(23117)
- 济(23066)
- 经济(22218)
- 中国(20937)
- 理学(18513)
- 理学院(18238)
- 科学(17836)
- 管理学(17707)
- 管理学院(17570)
- 京(16836)
- 农(15626)
- 所(14382)
- 江(13593)
- 中心(12912)
- 研究所(12890)
- 财(12862)
- 农业(12221)
- 业大(12057)
- 技术(11767)
- 范(11345)
- 师范(11157)
- 省(10726)
- 北京(10629)
- 州(10612)
- 院(10590)
- 职业(9227)
- 财经(9002)
- 基金
- 项目(46653)
- 研究(36406)
- 科学(34896)
- 基金(29957)
- 家(26662)
- 国家(26389)
- 科学基金(21316)
- 省(20166)
- 社会(20154)
- 社会科(18750)
- 社会科学(18747)
- 教育(17717)
- 划(16646)
- 编号(16499)
- 基金项目(15332)
- 成果(14907)
- 课题(13081)
- 自然(13076)
- 自然科(12715)
- 自然科学(12709)
- 自然科学基金(12450)
- 资助(12101)
- 重点(10959)
- 年(10958)
- 体(10428)
- 发(10342)
- 项目编号(9679)
- 部(9546)
- 创(9390)
- 性(9198)
共检索到125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家海
综合叶燮《原诗》的研究资料发现,关于其本体的论述,形成了"胸襟"本体论、"气"本体论、"理"本体论、唯物主义本源论、主客体系统本体论等,这充分说明叶燮《原诗》的本体是不确定的,从而导致他的诗学体系不完备。由此反思中国文论的失语现状,可以从确立核心范畴、加强理论推阐、创新文论话语三个方面,来进行本土文论建设。
关键词:
原诗 本体 失语 话语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雷 曹永锋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整体信用情况严重缺失,企业与银行之间陷入信任危机,证券信用诚信意识淡薄,诚信度不高,保险信用不规范,金融租赁欠租现象普遍,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我国应建立健全金融评估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国家有关部委及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共同参与,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听证会制度、公示制度等;同时建立借款人资信评估机制,设立民办公助的信用调查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进行商业性的信用调查服务,制定银行对借款企业会计报告审核的常规性行为规范,及早发现借款人的不良信用行为,形成示警制度。
关键词:
信用体系 信用缺失 金融评估 评估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史官清 张先平 秦迪
围绕高铁站区的国土开发客观上能够形成高铁新城。随着我国高铁战略的推进,高铁站点猛增,所在城市一拥而上进行高铁新城规划,形成了独特的"高铁新城热"。但各规划偏重于高估高铁效应,新城建设出现大跃进与功能不调;偏重于对"高铁红利"的汲取,忽视了相应使命的承载。最终,高铁新城出现了"萧条者众、繁荣者寡"的不良态势。通过对已有规划的梳理,归纳出我国高铁新城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从多个维度给出了一系列建设建议,以期为处于高铁时代的地方政府给出"警示"与出路。
关键词:
高铁新城 新型城镇化 使命缺失 建设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军
鉴于目前政府信用缺失的多方面表现、严重危害及其产生的原因 ,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已刻不容缓。政府信用建设的主要措施是 :政府率先垂范 ,恪守信用与宏观指导 ,全力推进。政府信用的评价应该坚持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关键词:
政府信用 缺失 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阳 陈国华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就了乡村教师城市化的特征,使得他们在居住环境、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不断趋于城市,远离农村。在离土离农离乡化价值取向的驱使下,乡村教师本土化自觉的缺失表现为在传承本土文化中无担当、不自觉,教学使命感淡化。即"本土的根植自觉"的缺失和"化为本土的教育自觉"的缺失。长此以往,将会使乡村文化淹没在荒漠化的边缘。本研究通过对乡村教师本土化自觉进行透视,试图通过国家、学校特别是教师自身的支持路径唤醒乡村教师的本土化自觉,淡化乡村教师离土离农离乡化的价值取向,稳定和提升乡村教师队伍。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本土化自觉 支持路径 教师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玉照 李智
可持续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稳定的生态系统是直接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问题。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保证是西部大开发持续深入的关键所在。近二十年来由于环境法律体系的疲软,致使西部地区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文章从西部大开发中资源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为突破口,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提出了加强资源环境法律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资源环境 法制建设 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存
本文针对当前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出现的信用缺失现象进行了社会学分析,从体制转型中的信用机制缺陷和政府缺陷角度进行诠释,由此研究了信用缺失在区域经济发展、金融风险、国家产业竞争力、市场效率、中小企业融资和政府公信力等层次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 信用机制 政府行为 金融风险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朱国华
说来颇为汗颜,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本人忝为其中一分子的文艺理论界总体上来看成绩平平。简单粗暴地说,文艺理论学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研究古代文论的学者,给人们的印象是仿佛置身古代说着古代的事,与当代文化生活并不相干;其二,是研究西方文论的学者,给人们的印象是仿佛置身外国说着外国的事,与中国文学实践毫无关系,如果发生了一些什么关系,那总是显得生吞活剥、生搬硬套,总是会发生"强制阐释"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树青
对微型金融机构的专业化评级是最近十几年来的新兴事物。国际经验表明,我国新型小微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对其进行评级的有效体制和机制。微型金融机构评级对于我国小微金融机构发展,特别是潜在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中的独立外部评级具有独特作用。同时,评级数据库的建立是有效评级的基本核心问题,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
关键词:
微型金融机构 小额贷款公司 专业评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忠 李众敏
本文在分析我国 5个时期农田水利建设情况的基础上 ,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田水利建设相关利益主体在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上的不同态度 ,进而提出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主体应是政府和农民 ,而对于农民来说 ,可以根据水源特点分别采取股份制和参与者管理两种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颖伟 庞玉娴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的塑造,而新农民的塑造离不开农村教育。就目前情况看,阻碍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教育体制不合理,基础教育薄弱,农村、农业人才和农民素质与农村社会的持续发展不相适应。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完整教育体系的缺失,对农村教育体制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
新农村 教育体系 教育公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秦菊香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缺失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形势变化和农村金融改革"非农化"倾向,造成的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的价值取向模糊、服务功能缺损、市场供求失衡。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体系中各金融机构的作用,重新构造各金融机构的功能。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服务体系缺失 功能再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姚乐
外商的真正竞争力不在于业态,不在于规模,甚至不在于资金实力,而在于服务的意识和品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檀传宝
中国教育,到底缺什么?这恐怕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关心中国发展的有识之士常常追问的问题之一。猛一想,也许中国教育最缺的是德育。因为在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国民一星期之内可以在飞机上打两次架之类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足见国民所受德育的重大缺陷。个中原因之一,当然是我们"缺"某些"德"育——我们在德育虚胖(即占用大量课时强调形形色色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内容)的同时,基础道德教育却往往被有意无意地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