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6)
2023(12870)
2022(11390)
2021(10856)
2020(9006)
2019(20608)
2018(20658)
2017(40028)
2016(21804)
2015(24303)
2014(24012)
2013(23361)
2012(21304)
2011(19101)
2010(19113)
2009(17599)
2008(16766)
2007(14503)
2006(12706)
2005(11003)
作者
(60601)
(50086)
(49691)
(47385)
(32069)
(23767)
(22616)
(19584)
(18987)
(17961)
(17074)
(16630)
(15734)
(15717)
(15414)
(15372)
(15148)
(14954)
(14264)
(14242)
(12431)
(12235)
(12023)
(11380)
(11270)
(11212)
(11121)
(11010)
(10017)
(9798)
学科
(78976)
经济(78886)
管理(62544)
(58351)
(48830)
企业(48830)
方法(35812)
数学(30622)
数学方法(30190)
(23230)
(21426)
中国(21268)
业经(18449)
(17641)
地方(16585)
(15881)
贸易(15873)
(15421)
农业(15215)
(14721)
理论(14593)
(13657)
(13650)
财务(13578)
财务管理(13555)
(13371)
环境(13283)
企业财务(12794)
技术(12723)
(12289)
机构
学院(297456)
大学(295440)
管理(119637)
(113886)
经济(111175)
理学(103667)
理学院(102570)
管理学(100770)
管理学院(100258)
研究(97694)
中国(72221)
(62427)
科学(61402)
(52930)
(48543)
(45830)
中心(44463)
研究所(44219)
业大(43945)
(43190)
财经(42123)
(40399)
师范(40072)
北京(39386)
(38242)
(36093)
农业(35808)
(35399)
经济学(32339)
技术(32156)
基金
项目(205124)
科学(160929)
研究(153167)
基金(147094)
(127056)
国家(125956)
科学基金(108466)
社会(93609)
社会科(88518)
社会科学(88497)
(80756)
基金项目(78236)
自然(71185)
教育(70679)
自然科(69458)
自然科学(69443)
自然科学基金(68137)
(68014)
编号(64896)
资助(60435)
成果(52710)
重点(45593)
(44670)
课题(44255)
(43787)
(42550)
项目编号(40058)
创新(39521)
科研(38996)
教育部(38341)
期刊
(126288)
经济(126288)
研究(87521)
中国(53049)
学报(44856)
管理(43028)
(42188)
科学(41637)
(38793)
教育(36524)
大学(33834)
学学(31738)
农业(29701)
(25685)
金融(25685)
技术(25626)
业经(22519)
经济研究(20106)
财经(19176)
图书(16737)
(16247)
问题(15878)
理论(14864)
科技(14667)
(14480)
实践(13868)
(13868)
现代(13862)
技术经济(13552)
(13136)
共检索到429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袁健  茆沐嘉  党坤  
人类通过船舶,特别是通过压载水运输传播外来水生物,此举会减少生物多样性、改变生态系统、影响人类健康并对某些区域造成经济损失,为此船舶压载水在近10年间引起了巨大关注。随着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已达到生效条件并即将生效,该文分析了公约现状并对船舶营运企业提出了相关履约策略。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费珊珊  朱小梅  
《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生效是2017年国际航运界的重要事件,被国际海事组织(IMO)称为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就我国即将加入并实施公约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履行《压载水公约》将面临的法律和制度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一是针对我国在生态入侵立法缺位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通过制定专门立法或修改现行法律的方式,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针对履行公约涉及的各项管理制度,建议主管部门整个各部门力量,建立和完善从源头管理、过程管理到应急管理的完整的压载水管理制度;三是针对研发活动与应用实践脱节的情况,建议相关领域的部门、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引导科研活动向应用领域发展;四是针对国内压载水管理系统生产企业大量使用国外核心元件的情况,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和推广。《压载水公约》的实施将带动国际航运业又一轮的产业调整和运力淘汰,船舶和配套产业的技术实力仍然是航运强国必备的条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航  张子龙  李深伟  杜鹃  李平  田桢干  
在《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即将生效之际,作者综述了检疫部门多年来对压载水政策的发展,分析了近年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压载水检测中发现多批次船舶压载水超标的情况,分析了入境船舶压载水排放的风险。面对当前入境船舶压载水监管在立法、监管、技术、认识等的诸多问题,作者认为:应该尽快构建压载水管理信息系统,积极开展入境船舶压载水的风险评估;加快压载水检测实验室建设,加强入境压载水监管方面的技术研究标准建设和信息交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统一压载水管理的技术和排放标准;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多部门的协调管理机制;加强船舶检疫监管,提高压载水管理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法律意识。压载水的检疫监管不仅是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还关系到贸易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引起社会和相应部门的高度重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波  张乐  
船舶压载水公约已于2017年9月8日生效实施,规定了船舶压载水排放标准。目前,船舶需要通过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的方式满足公约的排放要求。但是,船用压载水处理设备性能的不稳定性及港口国监督检查的严苛,成为现阶段制约船舶有效履行公约的最大障碍。试从航运业的实际操作出发,结合压载水公约应急措施导则的要求,探讨使用压载水港口接收处理设施作为补充,来提升船舶履行公约能力的可行性。通过对压载水港口接收处理设施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对该技术与传统压载水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对其优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客观地探索和分析。可以预见,压载水港口接收处理设施作为一种新型的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和港口应急技术,有着更为绿色、经济和高效的特点,在为船舶提供新的选择方案的同时,也为进一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体现了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的高效统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渊媛  薛达元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性事件。作为多边框架,UNFCCC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拥有195个缔约方。期间,为推动履约工作,共召开了18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包括《京都议定书》在内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与决定。本文全面阐述了《公约》产生的背景、履约进展与缔约方之间主要分歧的根源。此外,有鉴于当前新的国际政经版图与形势,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并藉此提出了"合而不同"的履约策略。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亦  边佳胤  王晓媛  王琼  
选取9艘停泊于洋山深水港、在太平洋公海海域进行压载水交换的到港船舶,分析其压载水中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共检测出浮游植物4门18属29种(包括变种或变型),其中硅藻门占主要优势地位,共计13属21种,占总种类数72.4%,包括未定种8种;甲藻门3属6种,占总种类数20.7%,其中未定种1种;绿藻门1属1种,占总种类数3.5%,其中未定种1种;蓝藻门1属1种,占总种类数3.5%。所有船舶压载水样品中均发现有赤潮藻,存在潜在外来种入侵风险。在公海海域进行压载水交换后浮游植物丰度远小于在国内沿岸海域交换压载水的丰度,显示公海换水可有效降低压载水内浮游植物的密度,但仍有适应港口环境的种类存在,未能完全消除外来藻类入侵的潜在生态风险。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驰  薛俊增  邵于豪  沈辰  吴惠仙  
通过模拟实验,比较了夏季和冬季2个季节条件下4种采样方法(采水器法、隔膜泵法、潜水泵法和管道法)和4种采样体积(1 L、10 L、100 L和1 000 L)对船舶压载水浮游植物采样效果的影响。夏季4种采样方法采集到的浮游植物密度分别为1 180.00±20、971.00±20、964.00±20和676.00±20 cells/L,冬季为152.00±20、120.00±20、80.00±20和200.00±20 cells/L。夏季4种采样体积下采集到的浮游植物密度为1 000.00±50、288.40±20、45.24±10和0.05±0.01 cells/L,冬季为168.00±20、25.20±10、3.32±1和0.05±0.01 cells/L。结果显示不论夏季还是冬季,不同的采样方法和采样体积下采集到的船舶压载水浮游植物数量差异显著,因而采样方法和采样体积影响着船舶压载水浮游植物的采样效果,亟需在国际层面推动通过系统的科学研究,建立起统一准确的船舶压载水采样方法,为压载水港口国检测提供技术支撑,保护港口和海洋生态环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议  苏舒  
船舶压载水携带大量生物到地理隔绝水域可能引起严重的生态问题,成为引入海洋外来入侵生物的主要途径之一。2004年IMO通过了《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国际公约》,制定了压载水管理的国际规则。尽管该公约尚未达到生效条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开始通过国内立法单方面实施船舶压载水管理。我国现有涉及船舶压载水管理的立法主要限于防止污染和卫生防疫,尚未有从防止生物入侵的角度的专门或具体的法律规定,未能实施相应的管理。建议:(1)尽快完善船舶压载水管理立法;(2)先行要求入境船舶压载水深海置换;(3)加强港口和近岸水域本地生物本底调查;(4)加强压载水管理技术研究;(5)建立管理部门多方协调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红梅  皇甫超河  杨殿林  
文章介绍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湿地公约》履约的信息、对策,我国履约的状况,分析了我国《湿地公约》履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湿地公约》履约的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琳璐  武曙红  车琛  张轲  
《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湿地公约》都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为主旨的国际环境公约,中国自加入公约以来,便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履约工作,随着公约对合作需求的日益增加,中国也开始尝试建立协同履约机制。通过对我国机构及其协调、立法及国家战略计划、公约共同保护领域下的联合履约行动、信息共享的协同领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合作现状的不足,并围绕协同领域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惠仙  边佳胤  王飞飞  马金  袁长春  薛俊增  
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加快了沿海港口的建设。港口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世界各地大量的船舶压载水到达中国沿海港口,提高了压载水生物入侵的风险。有关中国大陆港口到港船舶压载水的研究,早期从卫生防疫的角度关注病原菌的入侵,从赤潮防控的角度关注有害藻类的入侵,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展到压载水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但主要是在压载水生物种类调查的层面。随着《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生效,必将推动船舶压载水生物的研究逐步深入到压载水生物适应机制和入侵机制方面,并推动船舶压载水检测技术的研发创新,为公约履约和港口国监督检测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倩  王晓媛  吴惠仙  
利用Illumina HiS 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微生物进行测序,共获得67 255条有效序列,736个OTU,通过生物信息分析,研究了压载舱中沉积物和压载水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显示:船舶压载舱沉积物中可培细菌总数较压载水中可培细菌总数高3个数量级。压载水中优势类群是变形菌(Proteobacteria 70.20%)、拟杆菌(Bacteroidetes 13.38%)、放线菌(Actinobacteria 10.33%)和Marinimicrobia_SAR406_clade 2.81%。压载舱中沉积物的优势类群为变形菌(Proteobacteria 95.45%)、厚壁菌(Firmicutes 2.23%)。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秀莲  
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船舶贸易主要围绕着进出口情况、贸易结构等情况作了分析,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形势下,结合"海上丝绸之路"中贸易的要求,探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船舶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诸如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新助力开展船舶贸易、优化船舶贸易方式、进一步调整造船产业结构、首要考虑海洋工程装备的合作、进一步优化对东盟国家出口的市场结构、发展船舶产业内贸易、提供融资扶持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涛  文嘉鹏  田玉军  张波  
2017年实行的《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以下简称《压载水公约》)要求400总吨及以上国际航线船舶需安装压载水处理系统。为了免除部分短途航线船舶的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安装责任,《压载水公约》A-4条款针对在指定港口间航行的船舶免除安装压载水处理系统提出了要求。为了满足《压载水公约》的要求、降低黄海水域航行的中韩航线船舶投入,近年来中韩双方通过学术交流和技术评估来分析压载水排放对黄海水域造成的生物入侵风险。本研究采用丹麦和Interferry首先提出的相似风险区评价方法进行生物入侵风险的评估。本研究建立了相似风险区模型:通过建立黄海二维水动力模型和基于介质的模型(Agent Based Modelling),模拟中肋骨条藻在投放港投放的自然生物扩散过程,并在扩散过程中叠加水温和盐度对生物行为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中韩港口水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生物自然扩散连通性;但从中肋骨条藻的扩散结果来看,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不能确定测试港口之间的连接性。目前的研究成果尚不能支持中韩大黄海水域为一个相似的风险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子龙  李深伟  张晓航  李晓虹  贾巍  吴惠仙  田桢干  
据国际海事组织统计,每年在全球运输的压载水超过100亿吨,每天约有超过7 000种生物随船舶压载水在全球范围内迁移,这些迁移的生物极易造成生物入侵。为了评估上海及附近海域受外来生物"侵袭"的风险,尤其是上海口岸入境的国际航行船舶压载水中致病微生物携带情况,我们采用自制采样器采集洋山、崇明及外高桥等港口入境船舶压载水样,参照国标GB/T5750.12—2006和生活饮用水规范(2001),对样品进行实验室培养和检测。结果显示在调查的20艘来自国外船舶的压载水中,检测到了肠致病性的气单胞菌和肠球菌,在某些船的压载水中还检测到了铅黄肠球菌。在3艘外来船舶的4个样本中检测到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检测在10~3~10~4cfu/m L,霍乱弧菌未检出。研究结果说明当前上海口岸入境船舶压载水中存在风险,也警示我们应该加强压载水的管理。对于新发现的单胞菌,也应加强检测方法及标准的建立。为更好地应对实施的国际压载水海洋公约,我们应该针对入境的船舶压载水,展开更广泛地调查,采集更多的数据,对外来微生物进行更详细的风险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