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19)
2023(3718)
2022(3118)
2021(2917)
2020(2424)
2019(5128)
2018(5103)
2017(9194)
2016(4552)
2015(4818)
2014(4058)
2013(3800)
2012(3407)
2011(2988)
2010(3081)
2009(2866)
2008(2744)
2007(2611)
2006(2178)
2005(1760)
作者
(10846)
(9181)
(9003)
(8303)
(5814)
(4284)
(3878)
(3383)
(3341)
(3145)
(3015)
(2998)
(2925)
(2840)
(2760)
(2686)
(2594)
(2590)
(2579)
(2449)
(2162)
(2110)
(2106)
(2071)
(2012)
(2004)
(1971)
(1954)
(1857)
(1727)
学科
(21351)
(20158)
企业(20158)
管理(20078)
(14166)
经济(14157)
技术(13343)
技术管理(11144)
中国(5347)
业经(5188)
方法(4625)
(3991)
理论(3696)
(3680)
(3528)
(3440)
(3432)
银行(3427)
产业(3324)
(3313)
数学(3277)
数学方法(3237)
(3076)
地方(3058)
(2990)
金融(2990)
农业(2610)
经营(2563)
(2510)
财务(2508)
机构
学院(57439)
大学(56168)
管理(26393)
(24475)
经济(24054)
理学(22945)
理学院(22747)
管理学(22524)
管理学院(22390)
研究(16873)
中国(13066)
(10944)
(10769)
(9161)
科学(9043)
财经(8351)
中心(8038)
商学(7784)
商学院(7692)
(7584)
(7299)
(7061)
经济学(7031)
北京(6745)
(6730)
师范(6680)
技术(6565)
业大(6508)
经济管理(6496)
(6451)
基金
项目(40172)
科学(33839)
研究(32017)
基金(29060)
(24639)
国家(24401)
科学基金(22589)
社会(21702)
社会科(20667)
社会科学(20663)
(17718)
(16189)
基金项目(15763)
教育(14663)
(13903)
创新(13860)
自然(13579)
自然科(13370)
自然科学(13368)
自然科学基金(13184)
编号(12060)
(10177)
(10123)
资助(9711)
成果(9277)
(9050)
国家社会(9010)
课题(8948)
(8919)
重点(8898)
期刊
(27220)
经济(27220)
研究(17893)
中国(15003)
管理(13370)
教育(9460)
(8446)
科学(6979)
技术(6797)
科技(6563)
(5469)
金融(5469)
学报(5203)
业经(5006)
(4875)
大学(4597)
经济研究(4515)
技术经济(4483)
学学(4163)
财经(3973)
(3829)
论坛(3829)
(3519)
(3458)
农业(3278)
商业(3038)
现代(2929)
职业(2817)
问题(2767)
软科学(2641)
共检索到87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成海清  
ISBN:978-7-5164-1315-9定价:78.00元出版日期:2016年7月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长期跟踪和研究华为及其友商的成果呈现。华为的持续成功创新之道可以归结为一个字"傻"!华为从零起步,数十年如一日地"傻干""傻投入""傻付出",最终成就了一家年营业收入近4000亿元的世界级企业。本书将华为创新历程分为艰难创业、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以及全球引领四大阶段。每个阶段读者可以从产品创新、经营理念、企业文化、战略思想、管理举措五个方面系统了解华为的创新实践。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兴杰  
以华为为代表的聚合化创新之路非常难走而又不得不走,否则永远只能当二流甚至三流企业。以海尔为代表的平台化道路比较好走而又不能轻易走,否则很可能成为有规模无高度的大而弱型企业。一、聚合化创新之路与平台化创新之路当今,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两条主要道路:聚合化创新之路(第一道路)与平台化创新之路(第二道路)。聚合化创新之路,指企业通过自我与他者构建命运共同体,最大程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卞秀坤  郑素丽  胡爽  
对于我国的高技术企业,如何把专利数量优势通过专利组合策略转化为创新绩效在研究方面存在理论缺失。本文基于知识观理论,从专利组合视角以华为时间序列数据为对象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可以通过调整专利组合的属性以支撑企业实现技术战略,在专利组合向创新绩效转化的过程中技术整合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田涛  
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民营公司,能够在28年内快速成长为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导者,主要依靠的是什么?本文作者通过对华为16年近距离的追踪、考察、研究,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创新驱动。"创新"促使华为从一个弱小的、没有任何背景支持的民营企业快速地成长、扩张成为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导者。华为的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其中最重要的是理念创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水莲  张瑶  
技术的更替是猝不及防的,公司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所研发的技术可能早已被其他公司申请专利或者早已被国外公司所淘汰。华为决定不再闭着眼睛做研发,而是组建专门的团队,时刻追踪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作为通信行业的代表性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余胜海  
回顾华为的发展历程,发现华为几乎捕捉到了通信产业20多年来每一次发展大势和机遇。抓客户的"痛点"而不是竞争对手的"痛点",抓客户价值而不是抓产品成本,这就是华为国际化成功的经验。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大多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是逃脱不了"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宿命,我们也听到和看到太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崛起、衰落、倒闭的悲伤故事。但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却成功了。华为从2万元起家,用25年时间,从名不见经传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成为世界500强和全球最大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三良  陈芮  
企业创新演变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累积过程,具有循序渐进的跃升特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协同驱动,能增强企业竞争力。本文基于华为各阶段创新特点与产品升级等关键性事件,考察和分析华为公司创新模式形成及演化,发现华为存在"自主-连续-开放"的创新成长框架。从供给侧视角分析企业成长过程中,创新与企业成长、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市场与政府、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企业家精神与创新、阶段性成长与持续创新等各方面具有互动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三良  陈芮  
企业创新演变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累积过程,具有循序渐进的跃升特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协同驱动,能增强企业竞争力。本文基于华为各阶段创新特点与产品升级等关键性事件,考察和分析华为公司创新模式形成及演化,发现华为存在"自主-连续-开放"的创新成长框架。从供给侧视角分析企业成长过程中,创新与企业成长、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市场与政府、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企业家精神与创新、阶段性成长与持续创新等各方面具有互动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玉珏  
文章首先介绍了熵和耗散结构理论;其次总结熵和耗散结构理论在管理学研究中的作用;最后以案例的形式介绍华为公司在建立企业组织耗散结构的做法,以期对国内企业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磊  刘海兵  
本文以组织外部情境和内部能力基础为主要切入视角,以如何实施开放式创新为问题导向,选择华为、海尔、宝洁进行跨案例研究,将吸收能力作为重要的参与变量,试图探索创新情境与开放式创新的共演路径。研究发现:①开放式创新路径随创新情境的动态变化呈现内部依赖—主导参与—社群共创的演化规律;②开放式创新模式与创新情境有高度匹配性;③开放式创新开放方向可能的影响因素是行业属性、技术生命周期及企业文化;④吸收能力既是开放式创新实施的前提也是开放式创新的目标,吸收能力的演化对开放式创新的变迁起到了推动作用,与创新情境构成三者的共演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三林  刘桂林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彭剑锋  
我认为,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优化产权结构,实行混合所有制,淡化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界限,使国有企业真正回归现代企业本位;二是通过人才机制与制度创新,引入市场化人才配置机制,为国企引入市场化动力,激活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价值创造的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纯竞争性领域,将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而只有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或社会资本构成的现代公司治理体。因此,国有企业要与一流企业对标,不仅要将眼光投向国外世界500强,同时也要研究国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丹丽  赵丹  简萧婕  
为探究后发企业在经济与技术发展不均衡的情境下如何成为行业领导者,本文以华为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整合式创新范式下华为公司在组织警觉的支撑下从追赶到超越的全过程。基于华为公司1990—2019年的发展历程,通过纵向案例研究发现:在整合式创新范式下,后发企业以战略驱动全面创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有机联系,凭借敏锐的环境感知能力、精准的信息洞见能力、求索不止的创新理念,充分发挥其组织警觉能力以支撑企业内外部知识和资源的协调与整合,实现初始追赶至行业前沿的跨越。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高艳  师雅洁  毕蒙蒙  
目前理论上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细致解释以及实践上企业经验难以普遍化,本文在文献探讨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知识共享推动创新的理论框架,并以典型高新技术企业华为作为案例,采用扎根理论的三步编码法研究分析知识共享和创新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如何进行实践的,以期为其它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琦  万磊  
通过对华为终端项目入驻东莞对区域整体经济增长、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产生多方面辐射效应的实证分析,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产业创新与融合的路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产业创新与融合目标是企业基于市场机制的选择;创新最先发生在领先型城市中,区位距离、产业配套能力是周边城市接受创新辐射的基础;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公共服务能力对创新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流动有显著影响。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应立足优势,发挥核心城市在技术创新上的引领作用,推动核心区与外围区无缝嵌套、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密切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