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9)
- 2023(9404)
- 2022(8354)
- 2021(7939)
- 2020(6684)
- 2019(15695)
- 2018(15577)
- 2017(30280)
- 2016(16475)
- 2015(18572)
- 2014(18400)
- 2013(18225)
- 2012(16521)
- 2011(14864)
- 2010(14515)
- 2009(13174)
- 2008(12663)
- 2007(10693)
- 2006(9187)
- 2005(7860)
- 学科
- 济(62858)
- 经济(62792)
- 管理(47473)
- 业(45141)
- 企(38811)
- 企业(38811)
- 方法(31154)
- 数学(26705)
- 数学方法(26414)
- 农(15721)
- 财(15518)
- 中国(15517)
- 学(14692)
- 业经(14239)
- 地方(12381)
- 理论(11559)
- 和(11274)
- 贸(11219)
- 贸易(11214)
- 易(10885)
- 务(10679)
- 财务(10622)
- 财务管理(10608)
- 农业(10556)
- 技术(10279)
- 环境(10183)
- 企业财务(10051)
- 制(9983)
- 教育(9902)
- 划(9103)
- 机构
- 大学(229605)
- 学院(226476)
- 管理(95213)
- 济(85971)
- 经济(84033)
- 理学(83655)
- 理学院(82770)
- 管理学(81408)
- 管理学院(81012)
- 研究(72461)
- 中国(51438)
- 京(48810)
- 科学(46294)
- 财(37621)
- 所(35446)
- 业大(34305)
- 农(33468)
- 研究所(32698)
- 中心(32332)
- 财经(31208)
- 范(30946)
- 北京(30723)
- 师范(30713)
- 江(30687)
- 经(28449)
- 院(26553)
- 农业(26190)
- 州(25542)
- 师范大学(25106)
- 经济学(24490)
- 基金
- 项目(161827)
- 科学(127116)
- 研究(119866)
- 基金(117170)
- 家(101206)
- 国家(100346)
- 科学基金(86761)
- 社会(73914)
- 社会科(69936)
- 社会科学(69915)
- 基金项目(63303)
- 省(62936)
- 自然(57207)
- 自然科(55841)
- 自然科学(55830)
- 教育(54903)
- 自然科学基金(54808)
- 划(53114)
- 编号(50005)
- 资助(47847)
- 成果(40045)
- 部(35612)
- 重点(35515)
- 创(33833)
- 发(33732)
- 课题(33421)
- 项目编号(31413)
- 创新(31350)
- 科研(30895)
- 教育部(30679)
共检索到315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罗威
《十国春秋》是记录五代时期十国史事的纪传体史书 ,对后人研究十国社会历史是很有帮助的。特别对研究湖南马楚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十国春秋 吴任臣 纪传体 马楚文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小丽
《十国春秋》是记录五代十国历史的重要史籍。但是对于其史料来源及特点,学界一直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十国春秋》南唐部分直接征引书目范围的考察及其与相关重要史籍之间关系的考析,初步推断该书在史学研究上有保存资料线索之功,但在史料原始性的保存与延续上价值不高,不宜作为第一手史料在学术研究中征引使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蒋鹏翔
《尔雅注》的宋刻十行本,是该书传世诸版本中较好的一种,但此本板片曾经剜改,故先印本与后印本的文本有所不同。书成后在中国、日本两国又迭经覆刻、影钞,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版本系统。本文调查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宋刻十行本《尔雅注》的各种衍生版本,通过比较刻工姓名、行款字体及文字内容,参证相关文献,对这一系统中各种版本的先后顺序及传承关系进行了梳理。关于顾千里覆刻《尔雅》时是否利用了宋刻十行本的问题,也根据顾氏本人的题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尔雅注 宋本 翻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童飞
钱德洪等编刻《阳明先生诗录》存世仅见两本,均藏于日本,其中内阁文库藏本是初印本,残存三卷;九州大学藏本是后印本,且经过补刻,存四卷完帙。该书是王阳明诗歌的第一次系统性结集,上承诗文选本《居夷集》,下启诗文汇刊本《阳明先生文录》,最终被吸纳入通行本《王文成公全书》。《阳明先生诗录》中诗歌的面貌,在后续承袭的过程中多被改动,如诗歌题目被更换、诗序和附注被刊落、诗歌文字出现错讹。当下各种整理本“王阳明全集”均未将《阳明先生诗录》作为校本,导致部分讹误世代相沿,影响了王阳明诗歌的整理质量和相关研究。《阳明先生诗录》对整理王阳明诗歌具有重要校勘价值。
关键词:
王阳明 《阳明先生诗录》 校勘 版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沈秋燕
《天中记》是明代陈耀文所纂一部体量较大的类书,因其内容庞杂,故从初稿校订、初刻到增刻,卷数从五十卷增至六十卷,校者历经屠隆、陈龙光,成书时间跨度较长。屠隆先整理校订为五十卷刻印,接着,陈耀文之子陈龙光又整理出十卷,并对屠隆所整理的五十卷中的舛误进行改正,合为六十卷重新刊刻;而陈龙光所校十卷被翻刻,合入屠隆所校五十卷之中以六十卷全本的名义重刊印行。
关键词:
《天中记》 屠隆 陈龙光 版本源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睿才
《宋本杜工部集》是后来所刊行的各种杜集的祖本。可是它驳杂异常,是多个版本的合成体。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王洙搜集整理编辑成《杜工部集》二十卷,然未见刊行。嘉祐四年(1059),王琪覆刻王洙编定原本十五卷。嘉祐原刻本亦不见存,存者仅为绍兴初翻刻的二王本。南宋初年定型的吴若本,是合校二王本与二王本没有使用过的数种杜集而成的,其阙失部分又由毛扆补钞、张元济补足。嘉祐和绍兴是两个关键时间点,从未全避仁宗讳"禎"字看,其间掺入了嘉祐(即二王本)前后其他行世杜集的成分;从未全避高宗讳"構"字观之,又掺入了绍兴(即吴若本)前后其他杜集的成分,而问题出在毛钞本上。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高正伟
《孟子赵注》版本可考者实始于宋,其主要有三个系统:一是经注本系统,即《孟子》与赵岐注的合本,也可称单注本或章句本系统;二是与伪孙奭疏相结合的注疏本系统;三是晚起于清代焦循《孟子正义》的新注疏本系统。经注本系统宋元以刻本为主,包括蜀大字本、巾箱本、小字本、岳氏本、世彩堂本等;明清刻本、抄本皆有,包括吴抄校本、永怀堂本、毛抄校本、何氏兄弟抄校本、戴震抄校本、孔本、韩本等等。各版本之间有较为复杂的源流关系。
关键词:
《孟子赵注》 经注本 版本源流 考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朱仙林
《天中记》曾多次刊刻,据记载有五十卷本及六十卷本两种。五十卷本被认为刊刻于隆庆三年,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六十卷本先后有陈龙光校刻本及屠隆校刻本两种。屠隆校本因在陈耀文去世后的万历三十七年被翻刻,又因四库馆臣将其作为底本校勘后收入《四库全书》,以及道光间林则徐等人据其校刻,光绪间又据道光本翻刻,故为人熟知。但实际情况是,陈龙光校本不仅比屠隆校本早,且文字错讹更少,版本价值更高,更值得重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荣政
本文评述了从战国时期至本世纪90年代初期《孙子兵法》在国内流传与整理的简况,指出了今存的汉、宋、金、明、清各朝及当代《孙子兵法》主要版本的优点与不足。
关键词:
孙子兵法,版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檀晶
陆云作为西晋代表作家之一,其文集的版本流传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宋代徐民瞻搜集整理的《晋二俊文集》本《陆士龙文集》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宋版书之一。有明一代对陆云文集的流传作出了巨大贡献,清人和近现代人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其作品进一步整理,从而使其作品得以更好地流传于世。
关键词:
陆云 文集 版本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邹建锋
笔者近三年在对北京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多次申请阅读的基础上,以及对《中国古籍总目》、CALIS(高校古籍文献检索系统)、《中国地方志集成》、《北平国立图书馆甲库善本》、《阳明文献汇刊》、《王阳明全集》(旧本、新编本)、《王文成公全书》、《阳明后学文献丛书》等大型丛书的指引下,通过对数十种嘉靖、万历年间《阳明先生文录》查阅,大致对《阳明先生文录》版本源流主要划分为黄绾、钱德洪、佚名、董聪四种版本体系,黄绾、佚名、董聪本均为28卷本,钱德洪本为精心选编黄绾序本基础之上的重编24卷本,均发源于黄绾序刻《阳明先生存稿》本。黄绾序本保存不少王阳明轶文,其中王阳明公移散佚最为严重,多至数百篇。由于钱德洪多年不懈的努力,最终掌握阳明文集的编辑权,其精简版与续编版汇合体系获得大规模的流通,并在当时浙江巡抚胡宗宪的支持下,嘉靖三十七年24卷本《阳明先生文录》(文录5卷、外集9卷、别录10卷)获得广泛流通,并最终吸收在隆庆二年的《王文成公全书》中。阳明全书收录22卷本《阳明先生文录》(原四卷外集诗歌整合为2卷,别录次序提前至外集之前,为文录5卷、别录10卷、外集7卷),增加《语录》3卷(原11卷本《传习录》整合为3卷),《阳明先生文录续编》6卷(原本8卷,其中3卷公移),《阳明先生年谱》5卷,《世德记》(《阳明先生家乘》)2卷,总计38卷。目前学术界多采用的四部丛刊影印隆庆本,就源于隆庆38卷本,而其前身为苏州闻人邦正本与杭州胡宗宪本,均为钱德洪编辑。
关键词:
王阳明 阳明先生文录 版本源流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萌筱
僧智达所撰佛教戏曲《归元镜》自清初至今流传甚广,为考察中国戏剧与佛教的多元互动关系提供了重要个案。《归元镜》版本非常丰富,学界对其研究尚不够充分。本文通过实地访书,发现了数种以往未见著录的《归元镜》版本,梳理了清刊本的两种系统;考证杭州昭庆寺本为晚清刊印本,反映了当时浙江各地佛寺合作刊刻经籍的现象;并考订出乾隆四十九年北京龙王庙本有宫廷大戏化的改编痕迹。以版本考辨为基础,本文探讨了《归元镜》宗教性与世俗性兼具的双重文体特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关勇
山东省图书馆藏李文藻批校题跋本《周易辨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四库底本”,业界确信无疑,且有文章论证。经研究发现,此本与翁方纲所作提要有矛盾,继而与文渊阁、文津阁等四库本比对,内容差别甚大,基本认定此本非四库底本。遍查海内外藏本,发现中科院图书馆藏吴玉墀进呈本与四库本同,此本即为四库底本。此重要发现使之得以正本清源,为研究者提供巨大帮助。在遍览海内外藏本的基础上,将《周易辨录》版本源流进行了梳理,通过比对,对藏于中科院图书馆及日本京都大学所藏版本进行更正。山东省图书馆藏本虽然不是四库底本,但作为三大进呈本之一,经藏书家李文藻、周永年先后收藏,李文藻批校题跋,清初南洙源点阅,加之金彩集参,具有独特的价值。经考证,确定了其准确版本,更正了山东省图书馆著录错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明杰 陈梦石
《梦溪笔谈》是北宋时期一部极为重要的笔记,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自成书之日起就有各种版本流传,明代后又刊有《补笔谈》《续笔谈》。《梦溪笔谈》的刻本可分为两大版本系统:一是以二十六卷《笔谈》附《补笔谈》《续笔谈》的版本,多以明马元调刻本为底本,再经校刻;二是只有二十六卷《笔谈》的版本。这两大版本系统中的《笔谈》部分均以南宋乾道二年(1166)扬州州学刊本为祖本。此外,还有三十卷《笔谈》附《补笔谈》《续谈》的写本流传。文章根据传世序跋、各家书目和校勘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梦溪笔谈》的各家版本进行系统梳理,并以图示的形式揭示了该书众多版本之间的源流关系。
关键词:
沈括 《梦溪笔谈》 版本源流 版本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