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427)
2022(1184)
2021(1103)
2020(972)
2019(2176)
2018(2267)
2017(4383)
2016(2605)
2015(3017)
2014(2962)
2013(3210)
2012(3130)
2011(2752)
2010(2825)
2009(2617)
2008(2683)
2007(2592)
2006(2332)
2005(2364)
2004(2099)
作者
(8125)
(6743)
(6546)
(6528)
(4211)
(3147)
(3003)
(2627)
(2523)
(2513)
(2366)
(2308)
(2263)
(2163)
(2151)
(2122)
(2116)
(2077)
(2024)
(1920)
(1793)
(1663)
(1659)
(1592)
(1561)
(1529)
(1503)
(1425)
(1383)
(1376)
学科
(12868)
经济(12851)
(7386)
管理(6928)
方法(6361)
数学(5749)
数学方法(5657)
(4917)
劳动(4899)
中国(4634)
(4628)
企业(4628)
(4560)
(3628)
农业(3325)
(3028)
(2869)
(2426)
人口(2364)
动力(2355)
劳动力(2331)
(2235)
农业劳动(2148)
业经(2130)
农业人口(2099)
(2054)
贸易(2053)
(2001)
理论(1965)
(1861)
机构
大学(40583)
学院(39209)
(17598)
经济(17228)
研究(13693)
管理(13352)
中国(11453)
理学(10923)
理学院(10785)
管理学(10448)
管理学院(10379)
(8995)
(8988)
科学(8207)
(7594)
(7387)
财经(6771)
(6580)
研究所(6580)
(6106)
中心(6076)
北京(5969)
经济学(5935)
农业(5730)
业大(5689)
(5304)
经济学院(5273)
(5052)
财经大学(5002)
师范(4993)
基金
项目(22091)
科学(16955)
基金(16154)
研究(15521)
(14181)
国家(14069)
科学基金(11653)
社会(10093)
社会科(9580)
社会科学(9577)
基金项目(8098)
(7999)
资助(7581)
教育(7452)
自然(7390)
自然科(7233)
自然科学(7230)
自然科学基金(7082)
(7029)
编号(6142)
成果(5545)
(5102)
重点(4758)
教育部(4447)
国家社会(4306)
大学(4260)
科研(4258)
课题(4230)
人文(4173)
(4167)
期刊
(20694)
经济(20694)
研究(13859)
中国(10669)
(7214)
学报(7202)
(7027)
科学(5919)
大学(5503)
管理(5318)
学学(5117)
(4794)
金融(4794)
农业(4311)
教育(4066)
财经(3887)
技术(3444)
(3344)
经济研究(3223)
问题(2954)
统计(2925)
业经(2786)
图书(2709)
理论(2431)
(2317)
技术经济(2301)
国际(2299)
(2259)
决策(2204)
实践(2156)
共检索到68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文龙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海峰  徐以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印德祥  庄志南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学友  
问:今年6月中旬,王某与一家食品加工公司签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并约定了3个月试用期。劳动合同中还载明:"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公司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到2个月的时候,王某因男友与她分手而感情受挫,一度情绪不好、有时精神恍惚,虽未明显影响工作,但也因去医院看病请假两次(各半天时间)。据此,单位怀疑其可能患有精神病,便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决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该公司的作法有法律依据吗?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爱春  
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组成部分,劳动合同自试用期开始第一天就是有效成立的,当事人在整个劳动合同期限内(包括试用期)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动立法规定当事人在试用期内符合一定条件或履行一定程序的情况下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但当事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给予赔偿,对于其没有遵守相应的条件、程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则因其行为违法更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不能因为《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就简单地认为,在试用期内,当事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不承担违约责任,不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郭文龙  
用人单位依据发布的招聘广告公布的录用条件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了试用期。试用期新员工培训期间劳动者查出患有重病,在没有证据证明劳动者入职前已患病的情形下,此劳动合同应视为有效合同。那么,用人单位是否能以劳动者试用期内患病作为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理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秋红  冉艳  
试用期制度是劳动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人单位重要的人才筛选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筛选机制作用的发挥。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试用期筛选机制的原理,并结合合同法中对试用期长度、试用期待遇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提出了正式录用后的工资率的制定标准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试用期的筛选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建议。同时指出,要想试用期筛选机制更好的运行,用人单位应该采取多种激励考核手段、同时劳动者也应该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通过雇佣双方的共同努力来保证试用期筛选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大卫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试用期的规定较《劳动法》更为详尽和具体,但是部分规定在立法中没有考虑到实施过程中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同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已经比较完善的做法背道而驰,这将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有待今后修订完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晓如  
《劳动法》第31条对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作出了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理解不一导致产生了不少争议。本文通过对第31条法律理解的研究和法律适用的探讨,对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提出了几点思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再平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为了进行相互了解、考察和选择而在合同中所约定的一定的期限。实际中,由于有的企业未能正确理解有关劳动法规对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和要求,导致经常发生这方面劳动争议。因此有必要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以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的管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姜颖  
《劳动合同法(草案)》对我国已有的试用期规定作了修改,规定以岗位性质确定试用期,但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将使试用期的确定更加困难,且不具有可操作性。以合同期限确定试用期,并在整体上缩短试用期限,应是试用期制度改革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