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6)
2023(11336)
2022(9373)
2021(8571)
2020(7407)
2019(16184)
2018(16188)
2017(30771)
2016(16699)
2015(18508)
2014(17841)
2013(17837)
2012(15599)
2011(13455)
2010(13909)
2009(13451)
2008(13843)
2007(12601)
2006(11230)
2005(10498)
作者
(44968)
(37599)
(37164)
(35234)
(24169)
(17643)
(16941)
(14384)
(13988)
(13575)
(12721)
(12645)
(12132)
(11608)
(11470)
(11243)
(11139)
(11019)
(10981)
(10739)
(9309)
(9111)
(9104)
(8594)
(8587)
(8405)
(8277)
(8271)
(7383)
(7346)
学科
(87215)
(81201)
企业(81201)
管理(76727)
(67769)
经济(67688)
(29055)
方法(29003)
业经(27669)
(24660)
(23769)
财务(23731)
财务管理(23700)
企业财务(22441)
数学(20640)
数学方法(20435)
(18777)
农业(18383)
中国(16845)
技术(16255)
(15335)
(15029)
(14696)
理论(14686)
(13646)
经营(13584)
(12625)
银行(12615)
企业经济(12539)
体制(12219)
机构
学院(232486)
大学(223721)
管理(99302)
(95530)
经济(93518)
理学(82837)
理学院(82144)
管理学(81129)
管理学院(80665)
研究(65405)
中国(59360)
(50076)
(46824)
财经(38239)
(37704)
科学(37600)
(35626)
(34594)
(32361)
中心(32264)
业大(30466)
(30025)
北京(29144)
研究所(28357)
商学(28178)
财经大学(27974)
商学院(27902)
农业(27841)
经济学(27639)
经济管理(25539)
基金
项目(144074)
科学(115105)
研究(109058)
基金(104881)
(88796)
国家(87926)
科学基金(78713)
社会(70251)
社会科(66700)
社会科学(66682)
(58416)
基金项目(55355)
自然(50326)
教育(49321)
自然科(49119)
自然科学(49109)
自然科学基金(48282)
(46163)
编号(45577)
资助(42515)
成果(35378)
(34389)
(33219)
(31385)
重点(31266)
(30394)
创新(30094)
课题(29791)
(29632)
项目编号(28851)
期刊
(115778)
经济(115778)
研究(65187)
中国(49752)
(46496)
管理(44940)
(33879)
科学(28706)
学报(27942)
(25375)
金融(25375)
农业(23369)
技术(23014)
大学(21940)
业经(21904)
学学(20742)
财经(19672)
教育(19253)
经济研究(17079)
(16995)
(16465)
财会(15781)
会计(14176)
问题(13837)
技术经济(13785)
现代(12939)
商业(11931)
通讯(10703)
会通(10656)
资源(10655)
共检索到363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宏瑞  韩树杰  张静  
《劳动合同法》实施四年多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本文梳理了劳动合同法视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中仍然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管控要点,以期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规范相关管理提供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平  
对待《劳动合同法》,企业只有真正懂得了在合理、合法前提下趋利避害,而不是僵硬地执行或逃避,才能实现企业和劳动者的双赢。《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流程要求更细致和严密。本文从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和人力资源外包二方面阐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转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春晨  
劳动合同制度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既有稳定性又有流动性的劳动关系;另一方面,必将对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劳动合同法》中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几个方面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期用人单位能够提高法律意识,提升员工关系管理水平,避免劳资冲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绍平  
《劳动合同法》是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对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业同时受到外部社会遵从和内部雇用成本、雇用灵活性和雇用方式的多重压力。主动调整是《劳动合同法》下企业的最优策略。提高投资回报率的竞争策略、人力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构建相关利益者的价值评价与分享机制及制度化管理等是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动力模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龚文  
本文从流通企业的特点出发,探讨《劳动合同法》对流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管理策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谌新民  
本文认为,《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意义和后续效应从多层面理解,不仅要看其对企业的表面影响,还要深入分析在外部环境变化情况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深远影响。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秦伟平  王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对企业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劳动合同法》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角度出发,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同时也促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转变理念。企业的发展模式,应由以低劳动成本为基本竞争手段转变为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基本竞争手段,从而成功实现《劳动合同法》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软着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方方  
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具有倾向雇员、鼓励稳定、强调集体协商、与国际惯例接轨等特点,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企业惟有转变观念,树立劳动合同长期化、提高招聘谨慎性、企业承担举证责任、建立三方协商机制、运用柔性化管理方式保留雇员、人力资源外包等理念,才能从容应对潜在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学斌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衰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诞生,并已实施了一年。那么金融危机背景下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究竟对中国的企业人力资源带来哪些直接影响,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呢?本文针对我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劳动岗位流失、劳资纠纷增加等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研究金融危机和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双重影响,探索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出路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该如何提高企业生存能力来增强竞争优势。本文的观点是:通过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战略人力资源规划和配置、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明忠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然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新的法律环境。本文主要阐述了其中的五大变革:人力资源管理是所有管理者的使命将成为现实;人员招聘和解雇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成为留人的关键:主动管理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用工方式要因时因事加以调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延园  杨柳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全国近600家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调查,考察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企业在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合同期限、招聘、用人成本、解雇和经济补偿、用工灵活性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合同法》明显提高了劳动合同签订率,延长了劳动合同期限,增加了无固定期限合同数量;促使招聘和解雇决策更谨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人成本,限制了用工灵活性。这些影响因企业规模、所有制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史贵生  傅智文  
我国正在加紧制定《劳动合同法》。经过去年3至4月的公开征求意见,《劳动合同法(草案)》二审稿做出了大量的修改和调整,主要在以下方面: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书面劳动合同的订立、各类劳动合同的具体要求、试用期的期限和报酬、违约金的约定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伯足  
《劳动合同法》目前已经开始实施。作为用人单位,守法虽然要付出成本,但违法将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本文从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角度,谈谈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元庆  景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在理念和内容上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权利义务都做了调整。国有商业银行应当以此为契机,积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进行重新调整,实现用工制度改革的继续推进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综合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静  
由于员工离职直接关系到员工与企业双方的利益,离职管理的不规范则极易引发劳动争议。本文从《劳动合同法》的角度出发,归纳了员工主动离职与被动离职的两种形式,分析了员工离职对企业造成的影响,阐述了员工离职管理的一般程序及在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合法防范员工主动离职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