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0)
2023(12490)
2022(10417)
2021(9525)
2020(8170)
2019(17985)
2018(17972)
2017(34598)
2016(18660)
2015(20833)
2014(20231)
2013(20072)
2012(18054)
2011(15944)
2010(16388)
2009(15732)
2008(16078)
2007(14901)
2006(13124)
2005(12056)
作者
(50838)
(42826)
(42701)
(40129)
(27169)
(20018)
(19098)
(16407)
(16080)
(15388)
(14520)
(14285)
(13859)
(13539)
(13308)
(12685)
(12560)
(12347)
(12345)
(12186)
(10657)
(10376)
(10245)
(9872)
(9563)
(9558)
(9505)
(9397)
(8432)
(8417)
学科
(89297)
(82624)
企业(82624)
(79859)
经济(79732)
管理(78151)
方法(33545)
(29902)
业经(29593)
(26626)
数学(24892)
数学方法(24651)
(21964)
财务(21943)
财务管理(21917)
(21490)
中国(20994)
企业财务(20738)
技术(20467)
农业(19060)
理论(16048)
(15969)
(15692)
(15563)
(14728)
体制(13972)
技术管理(13841)
经营(13058)
(13054)
银行(13030)
机构
学院(266734)
大学(260784)
(113886)
经济(111749)
管理(109627)
理学(93666)
理学院(92779)
管理学(91491)
管理学院(90992)
研究(80631)
中国(66480)
(57835)
(53531)
科学(45265)
财经(44632)
(42260)
(40443)
(40320)
(39210)
中心(37368)
业大(35420)
研究所(34473)
经济学(34143)
北京(33415)
(33009)
财经大学(32629)
商学(31722)
商学院(31420)
农业(31330)
经济学院(30566)
基金
项目(168634)
科学(135963)
研究(127688)
基金(123746)
(105034)
国家(104039)
科学基金(92557)
社会(84201)
社会科(79891)
社会科学(79872)
(67550)
基金项目(65505)
教育(58286)
自然(57867)
自然科(56612)
自然科学(56597)
自然科学基金(55687)
(54272)
编号(51119)
资助(49134)
(41522)
成果(41181)
(37819)
创新(37757)
(37743)
(37467)
重点(37055)
(35289)
课题(35071)
国家社会(34742)
期刊
(134023)
经济(134023)
研究(79540)
中国(58237)
(50502)
管理(48764)
(38973)
科学(34308)
学报(33256)
大学(27232)
(26733)
金融(26733)
教育(26195)
农业(26190)
学学(25932)
技术(25854)
业经(24000)
财经(23217)
经济研究(20511)
(20051)
问题(16826)
(16479)
技术经济(15765)
财会(14910)
现代(13782)
商业(13628)
科技(13400)
(13139)
会计(13089)
世界(12614)
共检索到412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景芳  
《劳动合同法》扩大了劳动者的保护范围;制约了劳动合同的短期化,鼓励企业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试用期、违约金和竞业限制的规定更加细化和明确;规范了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需要广义劳动关系主体各方在守法前提下的共同努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唐鑛  李彦君  徐景昀  
共享经济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将个人私有财产的使用权有偿、高效地分享给用户,形成了新的供求关系。共享经济企业以专车服务企业为代表,实行更为自由、灵活、高效的P2P用工模式。这种新形态的用工模式与工业文明下传统的用工关系有着本质区别。因此需要创新公共管理的制度规范,加强《劳动合同法》的制度包容性,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促进新经济下用工关系的和谐发展,释放共享经济带来的活力,让更多的人享受共享经济带来的便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倪骁然  朱玉杰  
本文发现,增强劳动保护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我们以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以研发投入衡量的创新投入显著增强。当以专利申请总量和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衡量企业创新产出时,《劳动合同法》实施的上述作用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本文的主要发现在创新需求较高的行业中,在竞争度较高的行业中,在行业内的后进企业中,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从促进企业创新进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角度出发,本文的发现提供了《劳动合同法》具有积极影响的证据,也揭示了一条中国背景下法的实施能够影响实体经济的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莉  陈绍珍  
《劳动合同法》从增加新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扩大适用范围、雇佣保护、稳定劳动关系、降低劳动者的维权成本等多个方面对劳动合同制度进行了完善,为实现劳动关系双方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促进劳动关系规范有序发展,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思嫣  
《劳动合同法》关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其出台和施行必将对企业用人机制带来全方位的深远影响。本文从企业对员工的招募录用、培训、薪酬、纪律管理、离职管理等方面探讨劳动合同法(草案)二审稿将对企业用人机制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问清泓  
服务期是现代劳动合同中的重要制度,我国《劳动合同法》只规定了能够约定服务期的一个条件,即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此规定约定性太强,法定性不足,放大了服务期的单向性,应当设置服务期的期限限制,明确专业技术培训的范围,增加约定服务期的条件,在劳动合同期满而服务期未满时有效均衡双方利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作为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用工很不规范而劳动执法监察又往往难以到位的现实环境下,劳动合同的立法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21至23日,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联等部门机构的专家和全国30多所院校的劳动法学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们就劳动合同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主要探讨了九个方面问题: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期限研究、解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静  林朝阳  
企业如何有效地防范和规避核心员工的流失,实现员工的有效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从选择培训对象、签订服务协议和服务期员工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员工进行有效培训的策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杭宇  
《劳动合同法》一方面规范了企业用工,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和用工的法律风险。本文通过调查来评价《劳动合同法》实施对企业及就业市场的影响,并从政策层面对如何扩大企业用工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红波  陈世来  
本文分析2008年《劳动合同法》是否会降低企业投资水平,并在宏观层面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对国有企业投资的影响较弱;但是会显著降低民营企业的投资水平,而且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这些效应对民营上市公司存在一个"阵痛"期。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劳动合同法》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民营经济投资占比高、民营经济提供就业多的区域。这表明,相对于具有雇员软约束的国有企业,以强化员工保护为目的的《劳动合同法》会降低民营企业的投资水平,进而拖累中国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吕景胜  
本文探讨并提出:劳动合同变更的合理性及合法性应在变更的可预测性、员工对岗位是否胜任、企业经营实际的必需性、变更岗位与原合同岗位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考量;企业规章制度构建应考量程序合法,内容合法,标准合理,条款可操作及充分公示公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静  
由于员工离职直接关系到员工与企业双方的利益,离职管理的不规范则极易引发劳动争议。本文从《劳动合同法》的角度出发,归纳了员工主动离职与被动离职的两种形式,分析了员工离职对企业造成的影响,阐述了员工离职管理的一般程序及在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合法防范员工主动离职的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平  
对待《劳动合同法》,企业只有真正懂得了在合理、合法前提下趋利避害,而不是僵硬地执行或逃避,才能实现企业和劳动者的双赢。《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流程要求更细致和严密。本文从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和人力资源外包二方面阐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转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春晨  
劳动合同制度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既有稳定性又有流动性的劳动关系;另一方面,必将对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劳动合同法》中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几个方面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期用人单位能够提高法律意识,提升员工关系管理水平,避免劳资冲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红波  陈世来  
本文分析2008年《劳动合同法》是否会降低企业投资水平,并在宏观层面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对国有企业投资的影响较弱;但是会显著降低民营企业的投资水平,而且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这些效应对民营上市公司存在一个"阵痛"期。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劳动合同法》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民营经济投资占比高、民营经济提供就业多的区域。这表明,相对于具有雇员软约束的国有企业,以强化员工保护为目的的《劳动合同法》会降低民营企业的投资水平,进而拖累中国经济增长。就政府政策而言,要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政府需要制定一些替代性的政策,以对冲《劳动合同法》给企业增加的雇员负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