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7)
2023(9014)
2022(7397)
2021(6950)
2020(5794)
2019(13142)
2018(12648)
2017(23936)
2016(12775)
2015(14331)
2014(13619)
2013(13829)
2012(12642)
2011(11445)
2010(11086)
2009(10250)
2008(10050)
2007(8454)
2006(7264)
2005(6409)
作者
(37882)
(31924)
(31707)
(30007)
(20076)
(15314)
(14098)
(12670)
(12128)
(11115)
(10892)
(10399)
(10091)
(10066)
(9925)
(9659)
(9504)
(9424)
(9206)
(8974)
(8018)
(7688)
(7684)
(7233)
(7196)
(7080)
(6827)
(6624)
(6342)
(6278)
学科
(58720)
经济(58659)
管理(35551)
(34920)
方法(29430)
数学(27225)
数学方法(27068)
(25822)
企业(25822)
中国(18511)
(15510)
(15118)
贸易(15113)
(14835)
(13523)
业经(10678)
农业(10678)
(10481)
(9583)
环境(8641)
(8627)
银行(8583)
(8274)
金融(8274)
(8244)
关系(8170)
(7985)
技术(7790)
(7709)
财务(7704)
机构
大学(190737)
学院(185986)
(88453)
经济(87351)
管理(70881)
研究(68739)
理学(62799)
理学院(62060)
管理学(61071)
管理学院(60760)
中国(52780)
科学(41505)
(39707)
(36629)
(36335)
(35124)
研究所(32577)
业大(30654)
财经(30605)
中心(29561)
经济学(29361)
农业(29301)
(28430)
经济学院(26652)
北京(25171)
(24210)
(23580)
财经大学(23241)
科学院(21881)
(21796)
基金
项目(131882)
科学(104815)
基金(101539)
(91936)
国家(91242)
研究(88556)
科学基金(77087)
社会(62100)
社会科(59152)
社会科学(59140)
基金项目(53630)
自然(50513)
自然科(49476)
自然科学(49456)
自然科学基金(48666)
(46448)
资助(41547)
(41306)
教育(39744)
(30965)
编号(30822)
重点(29833)
国家社会(27987)
(27585)
(27420)
中国(26535)
教育部(26509)
科研(26168)
创新(26005)
人文(24888)
期刊
(85774)
经济(85774)
研究(52871)
学报(35706)
中国(33975)
科学(32018)
(31838)
大学(26529)
(25939)
学学(25574)
管理(24494)
农业(21773)
经济研究(16604)
财经(15793)
(15209)
金融(15209)
(13660)
(12816)
(12809)
业经(12228)
问题(12090)
国际(12013)
技术(11871)
世界(11356)
教育(10554)
(9415)
统计(9340)
技术经济(9232)
业大(9181)
科技(8620)
共检索到263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丽雯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实施。该法是继《劳动法》颁布以来我国最重要的劳动法律,从该法实施的一年来看,它不仅关系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对我国劳动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车伟  
本文重点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认为实施《劳动合同法》从长期来看有利于调整我国目前被扭曲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同时,《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不会严重损害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会增加正规企业的劳动成本,也不会严重加剧失业。但《劳动合同法》对经济社会的最终影响还要靠时间来检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建武  高松茂  
文章通过静态模型、比较静态和动态模型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结果发现,《劳动合同法》在相当程度上有利于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维护市场公平交易,而且并不必然会导致失业率升高;它更加有利于遵纪守法的经营者、有利于促进落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工短缺"。事实上,《劳动合同法》起到了鞭策落后、鼓励先进的作用,最终维护了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姚先国  
本文对《劳动合同法》实施近三年的情况作了回顾总结,认为拥护者和反对者当初的预期均未得以实现,《劳动合同法》面临与《劳动法》一样被虚化的风险。而其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劳动合同法》某些规定与现实脱节,更在于《劳动合同法》权利调整所受到的社会经济关系制约,只有从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入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公民权利均等化,才有望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社会构建创造良好的宏观条件与体制基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世诚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应当说,这部法是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培育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部法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6月29日表决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经历了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四次审议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畅   刘学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韩桂君  
集体劳动关系是因劳动者自愿联合成独立主体与用人单位或其团体在平等、自主的前提下,就劳动待遇、劳动条件等进行谈判而形成的宏观劳动关系,而集体合同是劳资团体对等谈判达成协议的结果。劳动者联合组成工会的权利之法律依据是《宪法》中关于公民的结社权~①和《劳动法》上劳动者的团结权~②以及《工会法》所规定的职工自愿联合的权利。~③但仅有集体合同制度规定~④而无独立主体之间的利益实质博弈,只是形式上或者纸面上的集体劳动关系。通过建立工会独立性保障机制,落实劳动者的团结权、谈判权、行动权及正确发挥公共机构的平衡作用,引入工人代表制,切实保障实质集体劳动关系的运行,才能有效化解劳资矛盾,使劳、资、政三方各司其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俊  
事实劳动关系在我国的产生,与《劳动法》第19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的规定密切相关。尽管《劳动法》对此未明确规定,但随着学界将法条中的“应当”理解为“必须”、将书面形式理解为成立或生效要件,及原劳动部若干规范性文件对此概念的不断重复,事实劳动关系成为劳动法中常见概念之一。然而,迄今为止不仅没有任何劳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何为劳动者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否属于《劳动合同法》适用的劳动者的范围,不仅关系到当事人主体资格认定的问题,也关系到享有哪些实体权利义务,以及发生争议后通过何种渠道处理等。但我国的劳动就业统计相关指标与界定不能用于确定适用《劳动合同法》的劳动者,劳动立法也缺乏对适用对象的科学界定,导致了实践中对劳动者概念的模糊。因此,有必要对劳动者主体资格,对劳动者的内涵与边界界定进行统一规范,应尽可能从宽认定劳动者,加快劳动标准立法,并分层次、精细化地进行劳动法律规定的调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连刚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7年6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施行。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前,笔者尝试从一名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者的视角解读总则部分内容对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影响和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谢德成  
《劳动合同法》是否纳入民法典,既应是一个价值选择,也应是一个成本对比。西方民法典对雇佣合同的规定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代表劳动合同法本质的法要素恰恰在民法典之后。我国劳动关系具有许多特殊性,决定了干预的必要性和正常化。劳动法体系已经形成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劳动合同法不宜纳入民法典。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杰  巴菱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杰  唐付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杰  宋登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